导图社区 政治
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4-09-07 09:39:31政治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于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阶级社会中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有: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3.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4.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2.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首要的就是有合理的社会制度保障科学技术的正确运用,始终坚持使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让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
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指引。 2.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3.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量。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唯物史观有时又被称为“群众史观”。把人民群众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无私无我地服务和奉献于人民群众,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和马克思主义者的情怀和境界;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杰出人物是历史人物中对推动历史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或起重要作用的人;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2.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3.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1.实事求是 2.群众路线 3.独立自主
1.实事求是: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2.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法 3.独立自主:就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本国革命力量和人民群众的努力,走出适合本国特点的革命建设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
定义: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领导权: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 革命,最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革命动力:实现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任务所依靠的革命力量,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 “人民大众”,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立一个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这种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过渡期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过渡期定义: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总路线定义: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 2.过渡时期的中国国情
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把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二,坚持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并举的方针。 第三,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反对强迫命令。 第四,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逐步实现过渡。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和政府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从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到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逐步前进的步骤和方式,走生产合作化的道路。
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从理论上,严格区别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界限,采取不同措施。 第二,创造了在工业中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在商业中经销代销等初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再发展 到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进行,促进 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实现了消灭剥削制度、剥削阶级和团结、改造、教育资本 家,使其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双重目的。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道路,采取和平赎买的方式进行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世界观
人们对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
人生观
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是一定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表现
哲学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
人们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系统理论
哲学与世界观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含义不同 世界观是自然形成的,人人都会有,是零散的、但缺乏理论论证; 哲学是把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具有严密的逻辑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联系: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和哲学都是把世界当成研究对象,都是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总的观点
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人们用一定的世界观观察问题、处理问题,同时运用哲学来分析、思考和解决各种问题;哲学既是理论化、系统话的世界观,更是一种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种方法,所以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原因在于: 1、它是任何哲学派别都必须做出明确回答的问题 2、它是解哲学研究对象的集中体现 3、它是人们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最普遍的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问题,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哲学派别。 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认识存在,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在认识论上产生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