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1章 造血及造血调控
课本: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人卫出版社 第一版)主要介绍了造血的基本概念、造血器官、血细胞的生长发育、造血调控机制以及相关的生理病理过程。
编辑于2024-09-22 16:14:15《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思维导图》作品集,系统梳理了血液细胞分析、形态学识别、流式细胞术、凝血功能检测等核心知识点。通过直观的思维导图形式,助力医学学习者与从业者快速掌握临床血液检验精髓,提升诊断效率与准确性。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思维导图》作品集,全面覆盖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精髓。该作品集以思维导图形式,深度解析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检验流程、鉴定方法、药敏试验等关键词,助力医学检验人员快速掌握核心技能。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思维导图》作品集,系统整合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核心知识与技能。该作品集以思维导图形式,精准覆盖检验方法、质量控制、疾病诊断、实验室管理等关键词,助力医学检验人员快速掌握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精髓。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思维导图》作品集,系统梳理了血液细胞分析、形态学识别、流式细胞术、凝血功能检测等核心知识点。通过直观的思维导图形式,助力医学学习者与从业者快速掌握临床血液检验精髓,提升诊断效率与准确性。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思维导图》作品集,全面覆盖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精髓。该作品集以思维导图形式,深度解析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检验流程、鉴定方法、药敏试验等关键词,助力医学检验人员快速掌握核心技能。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思维导图》作品集,系统整合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核心知识与技能。该作品集以思维导图形式,精准覆盖检验方法、质量控制、疾病诊断、实验室管理等关键词,助力医学检验人员快速掌握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精髓。
1章 造血及造血调控
造血器官
胚胎期
中胚叶造血
肝脏造血
脾脏
胸腺
淋巴结
骨髓造血
出生后
骨髓造血
红骨髓
造血主要部位
向心性黄变
具有一定的区域分布性
红细胞造血岛
靠近血窦
粒细胞造血岛
建立血窦
黄骨髓
仍有造血潜能
淋巴器官造血
髓外造血
常常由于骨髓正常的造血系统紊乱,导致其他造血器官重新造血
一般有相应器官的肿大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病理因素下,正常的肝、脾、淋巴结都不在造血,但此时会重新造血
伴有相应器官的肿大
由于没有骨髓-血屏障结构,会释放较多的幼稚细胞至外周血中
骨髓-血屏障:用于筛选成熟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可以顺利通过微孔,而幼稚细胞有细胞核不能通过屏障;没有屏障时幼稚细胞释放到外周血较多
造血微环境
骨髓基质细胞及细胞因子
骨髓基质细胞
粘附造血干细胞并支持和调控造血细胞定居、分化、增殖和成熟的内环境
骨髓基质细胞通过与造血细胞的密切接触而营养造血细胞,并支持增殖和分化
基质细胞表面的粘附结构是调节造血干细胞、组细胞回髓定位和信息传递的分子学基础
定位和增殖环境
细胞外基质
基质细胞分泌
细胞外基质是构成骨髓微环境的重要成分,给造血细胞以支持、保护和营养作用,使聚集于特定的区域进行生理活动
特别是细胞外基质的粘附作用
支持和营养
细胞因子
骨髓基质细胞分泌
正调节和负调节作用,诱导其他细胞因子的组成
细胞因子调控
骨髓微血管系统
红细胞系只有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进入血循环
幼稚红细胞核坚固
白细胞系要重排成线状才能进入血窦
巨核细胞只有胞质穿过血窦内才能释放血小板
骨髓神经
调节血管收缩舒张
造血干/祖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
全能干细胞
多能干细胞
专能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
多向分化能力
表面标志物
阳性干细胞表面标志
cd34、133、c-kit等
阴性标志
cd38、lin、hla-DR
造血祖细胞
部分或全部失去了自我更新能力的过渡性、增殖性细胞群
早期的造血祖细胞保留了部分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和一定的分化能力
但与造血干细胞相比分化方向较局限,向一个或几个方向分化和增殖
T细胞、B细胞、红细胞、粒-单核、单核、巨核、嗜酸、嗜碱性粒细胞祖细胞
胚胎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体干细胞(在成熟的体内形成的干细胞,根据发育阶段不同对应胚胎干细胞)
多向分化潜能
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
在不同的环境和诱导下,可以培养成特定的细胞
成体干细胞
血细胞的发育和命名
增殖、分化、成熟、释放
红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核细胞系
巨核细胞细胞质不分裂,越涨越大,最后细胞质变成很多血小板
发育成熟的规律
核逐渐变小
体积逐渐变小
除了巨核细胞,在祖细胞阶段开始不断的复制而不分裂,最后生成血小板
核质比变小
⚠️染色质逐渐固缩、块状或团块状
血细胞生理、结构和功能
红细胞系统
组成
蛋白质
脂质
无机离子
红细胞膜表面有网状结构支撑着整个红细胞——膜骨架
主要有收缩蛋白、肌动蛋白等膜骨架蛋白
很多的酶剪切都是以红细胞膜骨架为目标
血红蛋白
HbA
α2β2
HbA2
a2σ2
成人
HbF
α2γ2
作为主要的蛋白质,珠蛋白肽链和亚铁血红素构成。和氧原子结合,作为运输氧气的主要运输载体
铁
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血红蛋白中占比最大
机体内多余的铁可以以铁蛋白、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存在与肝脾
在机体需要时可以动员释放
粒细胞系统
嗜苯胺蓝颗粒
从高尔基复合体中发育而来
含有髓过氧化物酶、溶菌酶、阴离子抗菌蛋白质等
吞噬和杀菌能力
溶解和消化能力
酸性水解酶等吞噬杀菌的物质
中性颗粒
溶菌酶、乳铁蛋白、胶原酶等
参与中性粒细胞的杀菌作用
和粒细胞的杀菌、趋化、调理、粘附作用有关
嗜酸性颗粒
含碱性蛋白
酸性磷酸酶、阳离子蛋白、组胺酶、胶原酶等
和嗜酸性粒细胞杀灭寄生虫有关
嗜碱性颗粒
含组胺、肝素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可以改变血管通透性,肝素和抗凝血有关
和I型超敏反应有关
重要的防御细胞
粘附作用
趋化功能
吞噬作用
杀菌作用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前体细胞组成
有很强的吞噬和防御能力
淋巴系统
T细胞
B细胞
通过SmIg接受抗原刺激,在Th2细胞下分化为浆细胞,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
NK细胞
不依赖抗原刺激,自发的发挥细胞毒效应,杀伤把细胞的作用主要受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的限制
还能发挥抗体依赖性的细胞毒作用
抗体的介导,导致杀伤靶细胞
巨核细胞系统
在原始阶段不再进行细胞的分裂,增殖主要在祖细胞阶段完成
DNA不断的复制,形成多倍体细胞,体积变大
最后有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
每个巨核细胞可以产生2k-5k个血小板
造血调控
基因调控
原癌基因调控
正常时原癌基因不表达或低表达
原癌基因的产物可以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细胞内蛋白激酶、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 以及转录分子等产物,以不同的方式参与DNA的复制和特定基因的表达
最终导致基因产物的改变,eg:生成特定的酶能破坏靶细胞
抑癌基因调控
正常时表达
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终末分化、维持基因稳定、调节生长及负性生长
抑制不正常基因的表达,例如合成sRNA抑制某些基因的产物生成
信号转导的调控
转录因子将各种胞外信号向细胞内传递并引起细胞内的反应就是信号转导
细胞外的信号传达到细胞内,产生效应:分泌蛋白、抑制生成等
编码的转录因子参与细胞信号内的转导
miRNA的造血调控
miRNA
广泛存在的单链小分子RNA,不能编码蛋白质
但是可以在转录后和翻译水平上,对基因进行修饰和表达的调整
miRNA可能通过参与编码细胞因子、转录因子、信号转导途径、细胞周期调节因子等一个或一系列靶向基因,实现对造血干细胞/祖细胞的自我更新、定向分化、增殖和凋亡的调控
其实就是参与修饰和调整基因产物,从而对造血的过程进行干预,产生酶、剪掉基因不表达、产生细胞因子抑制或促进某个通路,而影响造血系统
例如盖住某个基因导致不能编码,编码蛋白质缺失
基因转录-信号转导-基因调控-基因修饰
体液调控
造血正向调控因子
干细胞因子
Flt-3配体
集落刺激因子
促红细胞生成素
白介素
白血病抑制因子
巨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血小板生成素
造血负向调控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干扰素
趋化因子
TNF
其他:乳酸铁蛋白、前列环素等
血细胞凋亡和自噬
凋亡
细胞的程序性死亡
产生多层膜结构的凋亡小体
保持膜的完整性,DNA出现片段化
细胞膜完整,染色质致密、溶酶体增多、DNA片段化
自噬
真核细胞利用溶酶体对细胞器和蛋白质进行降解
胞质中出现大量双膜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
细胞质内出现游离双层膜结构
形态学检查是“金标准”,超微结构检查
细胞内出现自噬前体
细胞膜不完整、染色质分解、溶酶体阶梯、DNA弥散降解
和自噬相关的基因调控
Beclin-1信号通路
mTOR信号通路
p53信号通路
LC3信号通路
蛋白质水平
分化潜能分类
基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