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全书五十五篇,其中涉及人才管理的篇章颇多,诸如:《知人》、《荐贤》、《因显》、《心隐》、《通塞》、《遇不遇》.《妄瑕》、《适才》、《文武》,《均任》、《大质》、《观量》、《正赏》、《崇学》、《专学》等篇章,都专门讨论了人才的地位与作用、人才的考察与选拔、人才的使用和流动,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等问题。因此,《刘子》中的人才管理思想是颇为丰富的,不少见解也很精辟,至今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国之需贤,譬车之恃轮,犹舟之倚楫也。车摧轮,则无以行;舟无楫,则无以济;国乏贤,则无以理。”
国家需要有才能的人,就像车轮对于车辆、船桨对于船只一样重要。如果车子缺少轮子,就无法行走;如果船只没有船桨,就无法渡河;如果国家缺乏有才能的人,就无法治理。强调了人才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立政致治、折冲厌难者,举贤之效也。”
“立政致治”指的是建立良好的政治制度,实现国家的安定和繁荣;“折冲厌难”则是指克服困难,抵抗外敌,取得胜利。贤才是国家治理和军事斗争中的关键因素,他们的智慧和才能是国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峻极之山,非一石所成;凌云之榭,非一木所构;狐白之裘,非一腋之毳;宇宙为宅,非一贤所治。”
通过描述高山和楼榭的建造过程,形象地表达了这样一个道理:无论多么宏伟的成就,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积累。这启示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有耐心和毅力,不断积累经验和资源,才能最终实现目标。狐白之裘的价值不仅仅取决于一只狐狸腋下的白毛,而是需要众多狐狸的贡献;同样,宇宙如此浩瀚,也需要众多的贤才共同来治理。这告诉我们,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实现更大的目标。
“招贤聘隐”、“献士举知”分别是“人君”和“人臣”的首要责任,而“竟举认知,争引其类”为国荐才是流芳青史的。
人才发现的两大困难
有才能的人(士)在被遮蔽(翳,可理解为才能被掩盖、不被发现)的时候,因为知己没有来关照(顾),也会和普通的佣人之类的人混杂相处。
第二,人的思想感情比较隐蔽多变:“心有刚而色柔,容强而质弱,貌愿而行慢,性懁事缓,假饰于外以明其情,喜不必爱,怒不必憎,笑不必乐,泣不必哀,其藏情隐行未易测也。”
有些人的内心刚强而外表柔和,容貌看似坚强而实质脆弱,表面温和而行动缓慢,天性急躁而行事迟缓,在外假装一副模样以表明他们的真实情感。高兴不一定是因为喜爱,愤怒不一定是因为憎恨,欢笑不一定是因为快乐,哭泣不一定是因为悲伤。他们的真实情感和隐藏的行为不容易被察觉。
考察和选拔人才的思想
不仅要树立“进贤为美逾身之贤”和“为国荐贤灭身无悔”的道德规范,而且要在国家立法上建立“献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的制度。
就是说,国家选拔人才不但要鼓励社会明哲争当伯乐举荐贤才,而且还要建立重赏重罚的制度。
树立“才苟适治,不问世胄;智苟能谋,奚妨秕行”的选才标准。
才能如果适合于治理国家,就不必计较这个人是否出身于王公贵族;智慧如果能够运筹帷幄,就不妨任用那些虽然有些小缺点但有能力的人
考察人才要遵循“课言以寻理,不遗理而著言;执名以责实,不弃实而存名”的认识路线,特别是要在“处患蹈难”的关键时刻考察人才。
通过详细分析言论来寻求其中蕴含的道理,而不应该忽视这些道理而只是简单地记录言论;根据名称来追求实际的内容,而不应该放弃实际内容而去单纯地保留名称。
要注意克服四种偏向,防止在考察和选拔人才中产生失误。
第三是“忌人之细短,忘人之所长”,“以小妨大“以小掩大。”脱离实际,求全责备。
第四是“失在于贫,求恩惠之迹。” 以贵贱贫富、仁施亲敬、俭吝疏慢论人。
提出均任的用人原则
重视“通塞”和“遇不遇”问题
“遇”则“容彩光烜,神气开发,”人的积极性和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不遇”则“容色黧黑,神情沮忸”,人的积极性和才能受到了压抑。所以他主张要象水一样,“决之使通”,这样让人才从“不遇”流转到“遇”,达到“适才”、“均任”,“各尽其分而立功”的目的。同时,人才在流通中,也易于扬长避短:“德如寒泉,假有沙尘弗能污也。”
主张“恬和养神、清虚楼心、因学而鉴道、假学以光身”
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通过淡泊宁静的生活方式来养护精神;在清静无为的心态下生活,不被外物所诱惑,保持心灵的纯洁和高尚;通过学习来领悟和体验道家的思想,将所学应用到自身的修养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借助学习来发扬和彰显自己的品德和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同时还提出“崇学”的主张和“专学”的要求,要人们在学习中“必精勤专心以入于神”。提出了“清神”、“防欲”“去情”、“韬光”的养性要求,在学习内容上,《刘子》基本上没有脱离儒家的轨道,以“忠孝仁义”为德育;以“六艺”为智育。在方法上,强调由浅及深,顺序渐进,反对道听途说,泛而不专。此外也重视“远祈明师以攻正术”的师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