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法学概念和法学特征
法理学部分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这是一个关于第二章第一节法的概念与本质的思维导图,广义法是指法律的整体,是以国家名义制定、认可和解释的用以调整各类社会关系,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规范和准则。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法学与法理学
法学概念及特征
概念
研究社会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人文社会科学
特征
人文性。
法律是确认人的尊严与价值保障人的权利和自由的手段。
社会性。
法学从社会全局性角度研究人们的良好生活的实现,社会共同认可的评价标准应当为法律所认可。
实践性。
法学重点探讨的是有关正义的法律规定,并将研究结果付诸实现的问题。 何为正义? 正义分为实质正义,形式正义和程序正义。 实质正义是指符合社会主流的价值观,道德观,合理性,人道主义,任何人不能从自己的错误行为中获利。 形式正义是指内容清楚公正而一贯的执行权利平等保障类似案件类似处理,公开原则规则公开审判公开。(审判公开,包括审理公开判决公开理由公开。) 程序正义三个标准: 1.自己不能做自己案件的法官。 2.未经质证不能定案。 3.作出不利决定前平等给予当事人申辩机会,并平等地听取申辩。 正义与法律的关系: (1)正义是法律的价值目标,是衡量法律优劣的标准; (2)法律是实现正义的有效手段 三个方面确定:1.立法确立正义;2.司法、执法贯彻正义
科学性
符合科学的发展规律,拥有法学自己的学科体系和专门的法学研究方法。 特征: (1)整体化趋势。从整体上对各法学分支学科进行概括,形成法学的共同性理论和独立的研究方法。 (2)专门化趋势。运用不同的分支理论和方法对同一法律现象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研究。比如同一个违法行为可以从刑法也可以从行政法的角度来分析;侵权和违约之竞合。
法理学的发展
西方
古希腊
无法学专著,无职业法学家
子主题
以习惯法为主体
所有有关法学的研究都融入到了其他的学科中,比如历史学,宗教学
古罗马
出现了职业法学家集团,法律学校和法学流派、法学专著和法典
中世纪(经院主义)
特点是教会的统治
神权高于世俗权
宗教法高于世俗法
上帝制定的法的效力高于人定法
私法领域传承罗马法,但公法领域以宗教为高等级的统治
12-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
形成了两个重要的法学流派
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注释法学派
又称“博洛尼亚学派”
前注释法学派
注释罗马法
后注释法学派
致力于使罗马法与城市法、日耳曼习惯法等相结合
以法国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法学派
以传播和介绍古罗马法为核心
17-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
古典自然法学派的代表:卢梭,贝卡利亚
文艺复习
主张人性和人权,反对神性和神权
自然法学派
主张平等和自由,的、反对专制和等级制度
18世纪末-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已经建立统治阶级)
历史法学派
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强调民族精神或历史传统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
形成了法学自身的学科体系,与自然法学派不同,该派研究的是法律的规则和现有的制度
哲理法学派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国家资本主义/帝国资本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为折中的思想,兼顾个人和社会
强调社会利益大于个人利益,个人应该服从社会需要
法典结构完整、体例完整,内容清晰,包罗万象
中国
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
墨家
兼相爱,交相利 兼爱非攻 平等思想
道家
倡导无为而治
儒家
人性善,重视道德礼教的作用,主张德主刑辅,综合为治
法家
代表人物:韩非子、商鞅 崇尚法治,提出“缘法而治”“以法治国”(和现在的依法治国有差别)
秦朝
统一法律,完善法律
天下之大,皆有法式,事皆决于法
以法为本
以法为本,法术势相结合。本质上还是人治,强调帝王的威势。 法治国家:法律至上;将法律视作最高权威,排除专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汉代
唐宋
清末至五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