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宁作我:汪曾祺文学自传》思维导图
本书从汪曾祺的大量散文中,撷取与其人生经历相关的记录与见闻,将散落于记事、抒情、论文、写实等各类文字的生活片段,以时间为线索,去其重复枝蔓而存其补遗增华,略加提点,精心编排,让人在汪曾祺的“自报家门”的平易中又能体会“宁作我”的矫然不群。在汪曾祺笔下,文士名家与寻常百姓 各有动人处,昔日风物与各地风俗皆意趣盎然。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详解版
《35岁之前成功的12个黄金法则》读书笔记
《干法》读书笔记
《靠自己成功》读书笔记
成功人生必备“十商”!一张思维导图让你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随机漫步的傻瓜读书笔记
《你的自律,给你自由》读书笔记
35岁以前成功的12条黄金法则
【101】《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笔记
综合基础知识
《宁作我:汪曾祺文学自传》思维导图
尝遍人间五味,不失赤子之心
引入:《宁作我》题解
出自《世说新语》
桓温挑衅殷浩:“卿何如我”(你跟我比怎么样呢?)
殷浩作答:“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意即:我和我过了一辈子,我还是宁愿做我自己
辛弃疾化用
“翁比渠侬人谁好,是我常、与我周旋久。宁作我,一杯酒”
表明了自己独立不阿、绝不屈志附人的志向
汪曾祺化用
“我和我过了一辈子,我还做我”
展现了不随人俯仰,也无需自我吹嘘的成熟人性
童年:被高邮温暖的家庭氛围滋养
祖父开明浪漫
艰辛创业,置办了很多田产和药店,但生活简朴,常一边品味简单的酒菜,一边吟诵李白的诗
学养博杂,是旧式文人出身,但心态开放,订阅时兴的新闻评论刊物,主动接受新知
祖母勤劳手巧
厨艺精湛,擅长手工制作特色菜,可以将普通的食材烹制成美味佳肴
启发汪曾祺就地取材、创造美食,改良和发明了不少创意菜,如回锅油条
父亲多才善教
极具艺术才能,给孩子带来文艺熏陶,并用一双巧手给汪曾祺制作了许多手工玩具,耐心伴小汪曾祺成长
教育方式以鼓励为主,注重引导而不约束,充满人情味的家庭氛围给了汪曾祺自由成长的空间
青年:去西南联大寻找潇洒
为什么是西南联大
受战乱影响,北大、清华、南开等在长沙组成临时大学西迁昆明,保存了抗战时期的科研力量,诞生了诸多大师
汪曾祺选择报考西南联大,在其中受到自由的学风和富于个性的教授们的影响,为其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联大特色之一:写报告
联大教授们鼓励创见,不怕新、不怕怪,就怕学生平庸,所以常用读书报告来考察学生
汪曾祺的报告见解独特、常有新论,闻一多十分欣赏他的读书报告,经常给他高分
联大特色之二:泡茶馆
泡茶馆对联大学生的影响
可让学生养浩然之气,在污浊与穷困中有安身之地
可让学生待在图书馆和宿舍之外的地方,自在读书
可让学生接触社会,见识到各种各样的人和生活
联大特色之三:跑警报
从跑警报中见大格局
躲空袭是联大师生的必修课,师生们在艰难的战火中仍保持潜心学问的定力和临危不惧的风范
从跑警报中见真性情
战火岁月中物质条件艰苦,教授们却痴迷于学问,为人坦荡率真,这种教育深刻影响了汪曾祺
毕业之后:在风晴雨雪中成熟
中年颠沛
被划为“右派分子”下放劳动
起猪圈、刨冻粪、扛重物,汪曾祺干活之余,在烤蝈蝈和马铃薯中自得其乐
生命的成熟,要靠不同风晴雨雪照顾。困难、逆境也可以变成生命的营养
半生沉寂
六十多岁才一作成名
以《受戒》《大淖纪事》等小说名作冲入主流文坛,又以充满意趣的散文为人所知
坚持用平实的语言平实传达悠长的韵味,汪曾祺也迎来了自己的晚翠,显示出阅尽干帆的从容
汪曾祺为人为文
“写作颇勤快,人间送小温”
不盲目追求宏图大业,在自己的道路上不断精进
怀着最大的善意,用写作来增添美好、创造价值
“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不屈从于流俗,不妥协于外物,不埋没本心,不拗折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