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注会会计备考:第一章 总论
本篇思维导图根据2024年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大纲总结了会计科目的第一章总论,适用准备2025年考试的备考人群,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早日成为一名CPA.
编辑于2024-11-06 10:34:11第一章 总论
一、财务报告目标
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二、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和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个假设。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的概念及界定
会计主体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比如,华为公司的会计所要描述的资金运动是华为公司这个空间范围内的资金运动,而且是站在华为公司角度进行反映和描述的,则华为公司就是一个会计主体。
一般来说,只要是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都可成为会计主体。比如:一个经济上独立核算的车间可以确认为一个会计主体,设置会计核算体系描述属于该空间范围的资金运动。除此之外,可成为会计主体的经济组织还包括:企业、企业集团(即由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联合体)、事业单位等。
会计主体与法人的区别
法人是一种享有民事主体资格的组织,法律赋予它等同于自然人一样的人格,以便于其独立地行使权利并承担自身的义务。成为一个法人首先在经济上是独立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法人肯定是会计主体,但仅仅独立核算是不足以支撑其享有法人资格的,所以,是法人的一定是会计主体,是会计主体的不一定是法人。比如:企业集团、企业独立核算的车间均是会计主体而非法人。
会计主体假设的内涵
简言之,就是会计应当仅为特定的会计主体服务。会计主体假设要求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
会计主体假设的目的
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事项的空间范围
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区分开来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假设的内涵
假设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破产被清算。即假设企业的经营活动处于一个正常运行状态。
持续经营假设的目的
持续经营假设为会计核算的开展提供了正常的业务背景。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假设的内涵
会计分期是将企业持续不断的资金运动人为地分割为若干期间,以分期提供会计信息。
具体划分方法
会计期间通常有四种口径:即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按年度口径所编报表为年报,其他期间所对应的报表为中期报告。
会计分期假设的目的
会计分期假设目的在于分段提供会计信息,以达到实时反映和监督企业资金运动的目的。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假设的内涵
会计仅反映那些能以货币表达的信息,如果一个信息本应纳入会计核算体系,但苦于无法用货币来表达的,则只能无奈地排除在会计核算范围之外。比如,人力资源就应该作为企业的一个关键资产进行账务反映,但人力资源的货币计量尚无法广泛地达到实践的可操作性,因此大部分企业是不反映人力资源的。
币值稳定假设,为了会计信息的稳定性,货币计量假设还包含一个假定币值不变的含义。
货币计量假设的目的
在诸多的计量手段中,只有货币标准是具有最大限度的无差别性和统一性的,货币计量假设为会计活动的开展选定了主要核算手段。
货币计量假设的要求
我国规定,企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外商投资企业可以选用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进行核算,但应提供以人民币反映的报表,境外企业向国内报送报表时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五)会计基础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收付实现制,是权责发生制的反面,即以现金的收付作为收入和费用归属期间的认定标准,当业务不重要时,可简化采用收付实现制,因此,收付实现制的应用体现了重要性要求。
第一章 总论
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此原则提出三个要求: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其所应反映的交易或者事项
企业应当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包括在财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应当是中立的,无偏的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相关性应以可靠性为基础,即会计信息应在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相关性,以满足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此可比性要求企业达到如下标准:
同一企业不同会计期间的可比,即纵向可比;为达到此要求,企业在选择会计方法时,应保证前后期一致,即使发生了会计政策的变更,也应当按规定方法进行会计口径的调整,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前后期一致。
同一会计期内,不同企业之间的可比,即横向可比。为达到此要求,企业应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
实务应用
减资造成的成本法转权益法
基于会计政策变更的追溯调整处理
基于会计差错更正的追溯重述法处理
将子公司会计政策、会计期间调到母公司标准的合并报表准备工作
权益法下被投资方的净利润应调整至投资方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标准后再据以认定投资收益
同一控制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成本应基于被合并方调整至投资方会计政策、会计期间后的账面净资产认定
(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指的是经济实质(会计观点),形式指的是法律形式(法律观点)。为达到此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应当以经济实质为准,而不受法律形式的制约。
实务中的应用案例
合并报表的编制
售后回购的会计处理
分期收款销售商品的会计处理
使用权资产的界定
(六)重要性
对于会计业务的处理要抓住重点
重要程度的判断,具备如下条件之一,即可认定为重要事项:
金额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应界定为重要信息
指标本质上属于重要信息,比如净利润
实务中的应用案例
合并报表中的抵销内容的选择
中期报告没有必要像年报那样披露详细的附注信息
存货盘盈与固定资产盘盈的差异处理
(七)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实务中的应用案例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加速折旧法
或有事项的处理
(八)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四、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及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一)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具备以下特征
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成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资产的确认条件
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
(二)负债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负债具备以下特征
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负债的确认条件
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的计量
(三)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构成
投入资本——对应:股本或实收资本、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资本溢价)科目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对应: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留存收益——对应: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补充内容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利得包括两种:
一是形成当期损益的利得,比如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收益
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比如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增值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损失包括两种:
一是形成当期损益的损失,比如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损失
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比如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下降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的确认。
(四)收入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收入的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的特征
收入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收入的确认条件
企业应当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
第一章 总论
五、费用、利润的确认、会计要素计量属性、财务报告、会计职业道德及可持续信息披露
(一)费用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费用的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的特征
费用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费用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该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
费用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费用确认的条件
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二)利润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利润的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利润的构成
利润=收入-费用+资产处置损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利润的确认条件
利润的确认依赖于上述公式中诸要素的确认。
收入与利得的区分
利得主要分为两个类别:
影响损益的利得
贷记:资产处置损益
出售固定资产形成收益
出售无形资产所有权形成的收益
贷记:营业外收入
罚款收入
政府补助摊入的非日常活动利得
现金盘盈
权益法下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当日所占的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
贷记:其他综合收益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增值——处置资产时转入留存收益
其他债权投资的增值——处置资产时转入投资收益
权益法下被投资方其他综合收益造成的投资价值增值
源于被投资方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的,其他综合收益将来转留存收益
源于被投资方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净负债形成的价值变动,其他综合收益将来不转损益
源于其他原因的,其他综合收益将来转投资收益
债权投资重分类为其他债权投资形成的增值——处置资产时转入投资收益
自用房地产、存货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形成的增值——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时转入其他业务成本
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净负债形成的价值差额——将来不得转入损益
收入为纳入营业利润范畴的主要经济利益的流入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财务收益、其他收益
损失与费用的区分
损失主要分为两个类别:
影响损益的损失
借记:资产处置损益
出售固定资产形成损失
出售无形资产所有权形成的损失
借记:营业外支出
罚没支出
盘亏固定资产的净损失
盘亏存货时的非常损失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报废损失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
借记:其他综合收益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暂时下跌——资产处置时转入留存收益
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暂时下跌——资产处置时转入投资收益
权益法下被投资方其他综合收益造成的投资价值贬值
源于被投资方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的,其他综合收益将来转留存收益
源于被投资方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净负债形成的价值变动,其他综合收益将来不转损益
源于其他原因的,其他综合收益将来转投资收益
债权投资重分类为其他债权投资形成的贬值——将来转入投资收益
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净负债形成的价值差额——将来不得转入损益
费用为纳入营业利润范畴的主要经济利益的流出
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损失
(三)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
会计要素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重置成本
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可变现净值
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现值
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即脱手价格。
各种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
历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过去的价值,而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值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的现时成本或者现时价值,是与历史成本相对应的计量属性。
计量属性的适用范围
历史成本——一般在会计要素计量时均采用历史成本
重置成本——盘盈存货、盘盈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均采用重置成本
可变现净值
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进行期末计量,可变现净值作为存货期末计价口径的一种选择
资产减值准则所规范的资产在认定其可收回金额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是备选口径之一
现值
当固定资产以分期付款方式取得时,其入账成本选择未来付款总额的现值口径
当无形资产以分期付款方式取得时,其入账成本选择未来付款总额的现值口径
以分期收款方式实现的销售收入,以未来收款额的现值作为收入的计量口径
弃置费在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时采取现值口径
资产减值准则所规范的资产在认定其可收回金额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是备选口径之一
公允价值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口径选择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口径选择之一
其他债权投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期末计量口径选择
交易性金融负债的期末计量口径选择
(四)财务报告
财务报告的概念
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财务报告的组成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
附注
(五)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坚持诚信,守法奉公
坚持准则,守责敬业
坚持学习,守正创新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
诚信、客观公正、独立性
专业胜任能力和勤勉尽责、保密、良好职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