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九章 全面依法治国
这是一个关于第九章 全面依法治国的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整理,涵盖所有核心内容,非常方便大家学习。适用于考试复习、预习,提高学习效率。赶紧收藏一起学习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第九章 全面依法治国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总:***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为“十一个坚持”:
1)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4)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5)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7)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8)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9)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10)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 11)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第一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一、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
二、全面依法治国的唯一正确道路(5原则)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区别于西方>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场问题>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三、统筹助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关系(4关系)
1)政治处理政治和法治的关系。 <政治和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密不可分。>
2)正确处理改革和法治的关系。 <对实践证明已经比较成熟的改革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要尽快上升为法律。对实践条件还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试的,要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权,既不允许随意突破法律红线,也不允许简单以现行法律没有依据为由迟滞改革。>
3)正确处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
4)正确处理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关系。
第二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抓手 <***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很多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这个总抓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
二、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各种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1)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和我国国体、政体不动摇。
2)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必须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三、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5个) <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必须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1)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①法律规范体是以宪法为核心,由部门齐全、结构严谨、内部协调、体例科学、调整有效的法律规范所构成的有机整体。②要抓住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统筹立改废释纂,提高立法效率,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和时效性。>
2)加快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法治实施体系包括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的协调高效运转。>
3)加快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以上是体制内部)、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体制外部)有机贯通、互相协调。
4)加快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保质保障体系包括政治、思想、组织、制度、队伍、科技等保障条件。>
5)加快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把党内法规体系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我国法治区别于其他国家法治的鲜明特征。>
第三节 加快建设法治中国
一、法治中国建设的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 建设法治中国的总体目标,就是实现法律规范科学完备统一,执法司法公正高效权威,权力运行收到有效制约监督,人民合法权益得到充分尊重保障,法治信仰普遍确立,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全面建成。
二、法治中国建设的工作布局(3方面)
1)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必须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使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②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党通过法定程序将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确保宪法法律实施。 ③依法行政是法治状态下政府行为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式,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是合法行政,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2)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①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 ②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和主体工程。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 ③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信仰法治、公平正义、保障权利、守法诚信、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 3)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三、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要求——4维度)
1)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补齐立法短板,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2)扎实推进依法行政。 <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各级行政机关必须依法履行职责,实现政府各项工作法治化。> 3)严格公正司法。 4)加快建设法治社会。 <5方面: ①加快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统筹研究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调解、仲裁等工作改革方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法律服务更加便捷。 ②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更好运用法治手段解决平安建设、社会治理的重点难点问题,努力把重大矛盾隐患防范化解在基层。 ③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发掘和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树立法治观念。 ④深化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 ⑤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