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消化道出血
这是一个关于消化道出血的思维导图,消化道出血:从食管到肛门之间的消化道出血,按照出血部位可分为上( UGIB )、中( MGIB )、下( LGIB )消化道出血,其中,60%~70%的消化道出血源于上消化道。
这是一个关于41胰腺疾病的思维导图,急性胰腺炎( AP ):是多种病因引起的胰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变的疾病。临床上大多数患者为轻型,预后良好。10%-20%为重型,临床经过凶险,死亡率高。
这是一个关于35小肠疾病的思维导图,小肠疾病是指发生在小肠的各种疾病,包括小肠损伤出血性疾病、小肠血管相关性疾病、小肠炎性疾病、肠梗阻、小肠肿瘤等。这些疾病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腹部外伤、感染、粘连等。
这是一个关于33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思维导图,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累及整个腹腔,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腹膜炎,介绍了概述、病理、分类、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消化道出血
概念
消化道出血:从食管到肛门之间的消化道出血,按照出血部位可分为上( UGIB )、中( MGIB )、下( LGIB )消化道出血,其中,60%~70%的消化道出血源于上消化道。 临床表现为呕血、黑粪、便血、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贫血、发热及氮质血症等,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危及生命。 大出血:大量出血短期内失血量>1000ml或失去循环血容量的20%
病因与部位
诊断思路
1.上消化道大量出血诊断的确立
呕血、黑粪、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 呕吐物或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Hb 、 RBC 、血红细胞比容下降
注意鉴别诊断
排除消化道以外的出血因素:呼吸道出血(咯血),口、鼻、咽喉部出血,进食引起的黑粪
判断上消化道还是下消化道出血
2.出血严重程度的估计和周围循环状态的判断
每日出血5~10ml OB (+) 50~100ml黑粪 胃内储积血量在250~300ml可引起呕血 一次出血量<400 ml ,可不引起全身症状 >400~500ml可出现心、血管反应 短期出血>1000ml,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表现
3.出血是否停止的判断
考虑消化道有活动性出血
①反复呕血,黑粪次数增多或转为暗红色,伴肠鸣音亢进 ②周围循环衰竭经足量输液输血无明显改善或暂时稳定后再次出现 ③Hb 、 RBC 、 Hct 持续下降,网织红细胞持续增高 ④在补液和尿量足够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再次增高
4.出血的病因诊断
胃镜、结肠镜检查:首选,病变部位、病因、出血情况;出血后24~48h内进行 X 线钡餐检查 胶囊内镜(中消化道) 选择性动脉造影、腹部CT、超声、吞线试验及小肠镜检查一小肠出血
5.预后估计
死亡率高: 高龄患者(>60岁) 严重伴随病(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脑血管意外等) 本次出血量大或短期内反复出血 特殊病因和部位出血(如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消化性溃疡伴内镜下活动性出血或近期内出血征象
治疗
一般急救措施
体位与禁食: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血时吸入窒息;活动性出血期间禁食;
吸氧:导管、面罩给氧,力争使动脉氧饱和度>95%;
监测:心率、呼吸、血压、尿量、血气分析及 pH 、血尿素氮、肌酐等;
液体复苏
输液量以维持组织灌注为目标,注意补充乳酸林格氏平衡液,避免氯离子堆;积极补充碳酸氢钠;补白蛋白。
输浓缩红细胞的指征:1)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础收缩幅03)血红蛋白<70gL或血细胞比容25。输血量以使血红蛋白达到70g/ L 左右为宜。
活动性出血的判断:
1)呕血、黑便或便血次数增多,或伴有肠鸣音活跃; 2)经快速输液输血,周围循环衰竭表现未见明显改善,或虽暂时好转而又恶化,中心静脉压仍有波动,稍稳定又再下降; 3)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与红细胞比容继续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增高; 4)补液与尿量足够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再次增高; 5)胃管抽出物有较多新鲜血。紧急胃、肠镜检查(出血后24h-48h)是判断活动性出血的重要依据之一
UGIB止血
非静脉曲张性出血
抑制胃酸分泌: PPI 或H2受体拮抗剂,大出血时应选用前者,并应早期静脉给药;
内镜治疗:钳夹、热凝固术、出血部位注射1:10000肾上腺素、溃疡表面喷洒蛋白胶等;
介入治疗:血管介入超选栓塞胃十二指肠动脉等分支;
手术治疗:开腹手术止血、胃部分切除
MGIB止血
缩血管药物:生长抑素、奥曲肽
糖皮质激素及5﹣氨基水杨酸类:用于过敏性紫癜、克罗恩病等小肠出血
内镜治疗
血管介入,手术治疗
LGIB 止血
痔疮予以直肠栓剂抗炎治疗、注射硬化剂及结扎疗法
息肉内镜下切除
重型溃疡性结肠炎治疗
过敏性紫癜:糖皮质激素如甲强龙40~60mg/ d 静脉滴注。病情缓解后改口服强的松20~60mg/ d 。血管病变内镜下止血,同前;止血效果差时,可行血管介入栓塞治疗
各种肿瘤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