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交换技术
交换技术与通信网思维导图,包含电信交换技术概述、电路互换、分组交换、交换机分类等详细知识点,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下哟。
无线通信的引入,介绍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技术。概述了现代无线通信系统,包括ZigBee、蓝牙、WiMax等,并讨论了无线广域网、无线局域网和无线个人局域网的区别。
电磁波与电磁波理论(学通信都懂的痛),介绍了宏观电磁现象的基本定理,包含基本电磁物理量、电磁场基本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组等,总结全面细致,适合做为复习资料。
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学通信都懂的痛),本脑图有助于帮助您熟悉知识要点,加强记忆。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下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电费水费思维导图
D服务费结算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交换技术
电信交换技术概述
节点技术
互连:在指令控制下建立起指定入端口和出端口之间的链接,作为呼叫媒体信息流的通路
接口:交换节点适配各类用户线和中继线的接口
信令
用户信令:在用户与交换节点之间传递的信令
监视信令:用于传输用户的状态信息
地址信令:用于传输通信的目的地址
局间信令:在交换节点之间传输的信令;传输中继线状态和通信目的地址信息
随路信令:信令和话音是在同一条通路上传输
共路信令:信令通路与用户信息道路分离
控制:交换节点要自动完成大量的连接接续,并保证良好的服务质量,其内部必须具有有效的控制系统
网络技术:控制涉及交换网的众多网元,还有可能涉及和交换网交互的外部网元
典型的交换网络和交换结构
数字交换网络(STD)
定义:传统的数字程控交换机,物理连接
时间交换单元T接线器
组成:话音存储器(SM暂存话音脉冲信息)、控制存储器(CM控制话音PCM码如何写入话音存储器)
顺序写入、控制读出:CPU的时钟脉冲控制将输入线的内容写入到SM,CM的内容作为SM地址输出对应内容到输出线
控制写入、顺序读出:CPU的时钟脉冲输出SM中内容到输出线,将CM中的内容作为地址,将输入线的内容输入到该地址中
空间交换单元S接线器
组成:交叉接点矩阵和控制存储器
输入控制方式:选择同一个输入PCM线上的某个节点导通
输出控制方式:选择同一个输出PCM线上的某个节点导通
TST数字交换网:将上面俩种结合起来;相当于在S接线器的每个输入输出的PCM线上在都接上T接线器
电路交换
电话交换网及其支撑技术
我国的电话网结构
我国早期电话网的等级结构
一级交换中心C1局(国际网)
二级交换中心C2局(国际网)
三级交换中心C3局(长途网)
四级交换中心C4局(长途网)
端局C5局(其中有本地汇接局Tm)
我国现在的电话网结构
长途电话网的二级结构
一级交换中心为C1+C2=DC1
二级交换中心为C3+C4=DC2
本地网的二级结构
一级为汇接局DTm(Tm)
二级为端局DL(C5)
信令支撑技术
信令:是终端与交换系统之间,以及交换系统与交换系统之间对话的“语言”
我国在电话网中采用No.7信令方式
同步支撑技术:同步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信号之间在频率和相位上保持某种特定的关系(互联网上,收端和发端的时钟要保持同步,才能保证信息传递正确)
管理支撑技术:传统通信网的管理主要是通过电信管理网来完成管理的
移动交换(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通信双方或至少一方是处于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通信
PLMN(公共陆地移动网)
网络功能单元
MCS(移动交换中心):完成移动呼叫连续(每个片区的中心);PLMN网络与其他网络的接口设备
HMSC:家乡移动交换中心
GMSC:关口局
VMSC:访问交换
TMSC:汇接交换
MS(移动台):是移动网的用户终端设备
BS(基站):负责接收和发送信号,将MS与MSC连接起来
HLR(原籍位置登记器):存储移动用户开户登记的电话局所属位置
VLR(访问用户位置登记器):存储进入本地区所有访问用户的相关数据
网络区域划分:蜂窝小区;基站区
移动通信中的编号计划
MSDN(移动台号簿号码):其他用户呼叫该用户所用号码
IMSI(国际移动台标识号):移动网络中唯一一个识别移动用户的国际通用号码【存在SIM卡、HLR、VLR中】
IMEI(国际移动台设备标识号):唯一标识移动台设备的号码
MSRN(移动台漫游号):是系统赋予来访用户的一个临时号码,供交换机路(VMSC)由选择使用
移动交换基本技术
移动呼叫一般过程
移动台初始化
移动台呼叫固定网络用户
固定位用户呼叫移动台
呼叫释放
漫游
位置登记
定义:移动台通过接入信道向网络报告它的当前位置(通过VLR通知HLR登录)
方式:始呼登记、定期登记、强迫登记
路由重选:漫游用户已经离开原来所属交换局,必须根据其MSDN号查询HLR获得MSRN,然后重选路由
切换
硬切换:不同小区,先断开后连接
软切换:CDMA(码分多址)的一个重要特点;所有移动用户共用一个公共的信道;先切换后断开
分组交换
IP地址
有类编址:可参见笔记-->网络层的IP地址
子网划分和子网掩码:可参见笔记-->网络层的传统编码
CIDR(无类别域间路由):VLSM(变长子网掩码);可参见笔记-->网络层的无分类编址
IP数据报格式及其分组转发原理
IP协议
定义:提供点到点无连接的数据报传输机制
功能:寻址、路由选择、分组和重新组装
分组转发原理:可参见笔记-->网络层的IP分组的转发
交换机分类
盒式交换机
框式交换机
选择一个汇接局作为端口局(连接其他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