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VDA6. 3
This is a mind map about VDA6. 3,Main content: 审核流程,SOP后,SOP前。VDA6.3是一种对质量能力进行评定的方法,旨在使过程能达到受控和有能力,能在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下稳定受控。
编辑于2025-01-25 16:20:45This is a mind map about VDA6. 3,Main content: 审核流程,SOP后,SOP前。VDA6.3是一种对质量能力进行评定的方法,旨在使过程能达到受控和有能力,能在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下稳定受控。
This is a mind map about 08 控制,Main content: 控制,8.5 六西格玛项目总结和成果评审,8.4 精益控制工具,8.3 特殊的控制图,8.2 常规控制图,8.1 控制阶段概述。
This is a mind map about 5.4 测量系统分析(MSA),Main content: 5.4.7测量仪器的校准和检定,5.4.6属性值数据的测量系统分析,5.4.5破坏性试验的测量系统分析,5.4.4测量系统的重复性与再现性,5.4.3测量系统的偏倚、线性和稳定性,5.4.2测量系统的分辨力,5.4.1基本概念。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This is a mind map about VDA6. 3,Main content: 审核流程,SOP后,SOP前。VDA6.3是一种对质量能力进行评定的方法,旨在使过程能达到受控和有能力,能在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下稳定受控。
This is a mind map about 08 控制,Main content: 控制,8.5 六西格玛项目总结和成果评审,8.4 精益控制工具,8.3 特殊的控制图,8.2 常规控制图,8.1 控制阶段概述。
This is a mind map about 5.4 测量系统分析(MSA),Main content: 5.4.7测量仪器的校准和检定,5.4.6属性值数据的测量系统分析,5.4.5破坏性试验的测量系统分析,5.4.4测量系统的重复性与再现性,5.4.3测量系统的偏倚、线性和稳定性,5.4.2测量系统的分辨力,5.4.1基本概念。
VDA6. 3
SOP前
P2 项目管理
2.1 战略
2.2* 资源
2.3 计划
2.4 质量
2.5 采购
2.6* 变更
P3 产品和生产过程开发的策划
3.1明确要求
1. 客户
2. 法规
3. 竞品
4. 内部
5. 供应商-市场
3.2*可行性评估
1. 技术
外观
尺寸
功能-性能
成分
包装
2. 产能
3. 质量
良率
Cpk
4. 时间
5. 成本
投资
利润
3.3开发策划
3.4*采购策划
选择
准入
调查
风险评估
现场审核
定点
评估
P1 潜在供方分析
报价
定点
认可
3.5资源策划
资源
量产后
样件制造
搬运设备
信息安全设施
3.6 服务策划
备件
量产期间
停止生产后
应急计划
失效分析
P4 产品和生产过程开发的实现
4.1* 开发落实
4.2 人力资源
4.3 物质/非物质资源落实
4.4* PPAP
4.5 采购落实
4.6 CP+SOP
4.7 试生产
PPAP已经OK
4.8 服务落实
4.9 转量产
SOP后
P5 供方管理
5.1 合格供方管理
没有在合格供方清单中采购
能力维持和提升
1. 二方审核
2. 绩效考核
3. 体系提升
4. 改进
主动
被动
5.2 客户要求传递
1. 规范要求
特殊特性
2. 交期
3. 交付数量
4. 协议
5. 法规要求
6. 传递错误
可追溯
接口
5.3 供方绩效
签订目标
P
监控目标
C
改进目标
A
5. 4* 供方PPAP
5.5* 约定质量
5.6交付和存储
5.7 具体任务-职责资质
IQC/SQE/采购
P6 生产过程分析
6.1 输入
6.1.1* 量产移交
6.1.2 领料
正确的物料
正确的质量
正确的包装
正确的时间
正确的地点
正确的文件
6.1.3 存料
防护
包装
文件
照着做?
有效
搬运
规范
设备
环境
包装
照着做?
储存
储存区域
有效期
储存环境
FIFO/FEFO(First Expired, First Out;先到期先出)
不合格品/可疑品
数量准确
工位
清洁周期
监控
清洁整洁
安全
6.1.4 标识追溯
不同产品
混批次
合格不合格混
已加工未加工混
其他
变更前后
样品
6.1.5* 变更
6.2 过程受控
P6.2.1 受控
P6.2.2 变化点
P6.2.3* 特殊特性
P6.2.4* 不合格品
P6.2.5. 混料管理
6.3 人力资源
P6.3.1 能力
P6.3.2 职责意识
P6.3.3 配置
6.4 物质资源
P6.4.1* 设备能力
Cmk
Ppk
良率
参数控制
P6.4.2 设备维护保养
维修
产品是否合格
预防措施
数据分析
预防
基于时间周期
预测
基于状态
P6.4.3* 量具管理
能力
分辨率
校准
MSA
维持
维护保养
定期
MSA
校准
P6.4.4 工位管理
人机工程
环境
P6.4.5 工装模具库
出入库
储存位置
维护保养
6.5 绩效-有效性和效率
P6.5.1 目标
P
P6.5.2 数据分析
C
P6.5.3* 改进
A
P6.5.4 内部审核-定期过程和产品审核
6.6 输出
P6.6.1* 转运
P6.6.2 物料的暂存
P6.6.3 追溯
P6.6.4* 交付要求满足
P7 顾客服务
P7.1 顾客要求满足
P7.2 顾客服务保障
P7.3* 应急计划-零件保障
P7.4* 顾客投诉
P7.5 人员能力
审核流程
1. 方案
基于风险建立评估模型
年度审核计划
特殊审核
2. 准备
任命组长
成立小组
收集资料
建立计划
编写检查表
3. 实施
首次会议
发挥领导作用
现场审核
审核组会议
末次会议
4. 报告
5. 追踪验证
VDA6.3 P5 供方管理
P5.1 是否确保了只和获得批准的供方开展合作
最低要求 1.在批量生产中,确保仅使用经过批准的供方。相关的批准标准已经确定。 2.在选择供方以及评价其质量能力时,根据部件的风险分级计划并落实了过程审核。 3.已考虑对现有供方的质量绩效进行评价。 4.使用适当的措施识别、评价并降低了供应链(内部/外部)中的风险。 5.如果是顾客指定的供方(指向性供方),则应考虑接口协议。
执行的示例 1.确定的供方选择标准 2.质量管理协议 3.在未达到标准的情况下:为降低风险而采取的措施的证据 4.评价供方的质量能力,例如:通过KPI(ppm、交付绩效)、升级水平 5.供方的自我评价、审核结果 6.ASPICE评估结果 7.VDA6.3过程审核 8.VDA6.3潜在供方分析
P5.2 是否在供应链中考虑了顾客的要求
最低要求 1.顾客需求的沟通是规范和可追溯的。 2.在批量生产过程中,变更管理也被考虑在内。 3.如果是顾客指定的供方(指向性供方),则应考虑接口协议。
执行的示例 1.要求来自:图纸、部件、软件或部件规范、里程碑计划、质量管理体系协议或其他有效标准 2.特殊特性 3.再评定的要求 4.有关投诉处理的要求 5.法律法规的要求
P5.3 是否与供方就供货绩效约定了目标,并定期评价目标的达成情况?
最低要求 1.与所有供方签订了有关交付绩效的目的协议并加以落实。 2.在规定的期限内,根据定义的标准检查和评价了供方绩效。 3.如果未达到约定的目标,则应定义措施并监视包括期限在内的执行情况。 4.如果是顾客指定的供方(指向性供方),则应考虑接口协议。
执行的示例 1.可测量的目标:交货数量、准时率、故障率、PPM、特殊交货、拒收、投诉的处理时间 2.基于质量管理(QM)协议的升级标准 3.在供方未达到要求的交付绩效情况下的原因和措施的证据(开发计划)
P5.4* 针对采购的产品和服务,是否获得了必要的批准/放行?
最低要求 1.在批量生产中使用新的或更改的产品/生产过程之前,与顾客商定的所有采购的产品和服务都已放行。 2.如果是顾客指定的供方(指向性供方),则应考虑接口协议。
执行的示例 1.关于PPAP程序协调的报告 2.PPA报告 3.PPA程序的参考部件 4.极限样件 5.供应链中的产品和生产过程变更 6.针对小批量和单个需求的放行协议
P5.5* 针对采购的产品和服务,是否确保了约定的质量?
最低要求 1.为了监视采购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根据检验计划进行检验、记录和评价。 2.如果出现偏差,将遵循标准的投诉过程。 3.检验和测量设备适用于采购的产品和服务,充足可用且存储适当。检验工位布局合理(例如:环境控制、照明条件、清洁度和防止损坏和污染)
执行的示例 1.批准的检验程序 2.样本量(例如跳批) 3.极限样件 4.PPM评价,8D报告 5.改进项目 6.符合DINEN10204的材料证书 7.量具/夹具 8.图纸/规范 9.订购和包装规范
P5.6 是否对进货产品进行了适当的交付和存储?
最低要求 1.材料和运载器具根据其使用状态进行交付和存储,以避免损坏或混淆。 2.对于可能因温度、湿度、振动等损坏并影响最终产品质量的材料,定义了运输和存储条件并提供了证据。 3.可疑/隔离材料有清晰的标识并防止未经授权的使用 4.FIFO/FEFO(有效要求)和批次可追溯性在材料进一步加工时得到保证。该要求同样适用于剩余料。
执行的示例 1.包装 2.标识(可追溯性/检验状态/使用状态) 3.隔离存储;隔离区 4.批次相关的使用 5.环境条件 6.防止损坏/污染/腐蚀 7.有序和清洁 8.防止混料/错误的预防措施
P5.7 针对具体的任务,相关人员是否定义了职责并具备了资质?
最低要求 1.规定了员工在其他相关工作领域的职责、任务和权限。 2.员工根据其岗位要求进行资质认证。 3.根据任务确定资质要求,并相应的计划和落实资格。 4.要理解之前发生的针对采购的产品和服务的投诉(包括纠正措施)
执行示例 1.了解规范、产品特性、顾客要求和生产工艺 2.标准 3.法律法规要求 4.质量程序 5.职位描述/任务和职能描述 6.资质矩阵 7.供方审核员的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