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这是一篇关于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犯罪中止形态,犯罪未遂形态,犯罪预备形态,犯罪既遂形态,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概述。
这是一篇关于犯罪客观方面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犯罪客观方面的其他要件,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危害行为,特征,概念。
这是一篇关于刑法的基本原则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概念,其他基本原则,三项基本原则。帮助法学的小伙伴快速掌握刑法的重要知识点。助力您通关法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概述
概念与特征
指部分故意犯罪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原因停止后所呈现的各种具体状态,包括完成形态与未完成形态两种类型
具体包括四种形式: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与犯罪既遂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只能存在于部分直接故意犯罪中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只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中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是一种结局性的状态
犯罪既遂形态
概念
犯罪既遂形态是故意犯罪的完成形态
法定结果说
认为犯罪既遂就是指犯罪实行之后出现了法律规定的犯罪结果情况
目的说/目的得逞说
认为犯罪既遂是指犯罪行为实行之后出现了犯罪行为人所追求的那种危害结果,即犯罪行为达到了行为人所追求的目的
构成要件齐备说
认为犯罪既遂是指犯罪实行之后具备了具体犯罪构成全部要件的情况,即认为既遂于未遂的区分标志,就是犯罪实行行为是否具备了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犯罪既遂形态的类型
结果犯
行为犯
危险犯
举动犯
既遂犯的处罚原则
可结合刑法总则的有关规定,直接按照刑法分则具体条文规定的法定刑幅度量刑
犯罪预备形态
概念特征
指为了实行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基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止在犯罪预备阶段的形态
行为人主观上是为了实行犯罪
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
为犯罪准备工具
为犯罪制造条件
行为停止在犯罪预备阶段
这是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的主要区别
行为系基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止下来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的,属于犯罪中止
预备犯的处罚原则
原则上是应予以处罚,如果从当时的实际情况看属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也可以例外地不认为是犯罪
在对预备犯裁量刑罚时,”可以“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对于预备犯的刑罚处罚应当”比照既遂犯“来裁量
对于预备犯,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犯罪未遂形态
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基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况
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在主观层面,行为人决意实施犯罪实行行为
在客观层面,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时具备现实构成要件所要求的结果可能性的行为
在后果层面,行为人着手实行犯罪后,其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客体具有现实的危害和威胁
犯罪未得逞
犯罪未得逞是基于犯罪人意志之外的原因
行为人自身以外的原因
行为人本身能力的原因
行为人主观认识错误的原因
犯罪未遂形态的种类
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实行终了的未遂:行为人已将自认为达到既遂所必须的全部行为实行终了,但基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
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
对象不能犯未遂
工具不能犯未遂
迷信犯
未遂犯的处罚原则
在其他情节相同的情况下,犯罪未遂的社会危害性较犯罪既遂要轻一些,因而在处罚时要充分考虑两者的区别,对未遂犯适当从宽掌握
对犯罪未遂在处罚时是”可以“从宽而不是必须从宽
未遂犯的从宽幅度为”从轻或减轻处罚“
对未遂犯,在把握从宽的尺度时应比预备犯严
犯罪中止形态
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故意犯罪停止形态
自动停止犯罪的犯罪中止形态的特征
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
客观上存在放弃犯罪的中止行为
行为人放弃犯罪是基于自己的意愿的自动为之
中止行为具有彻底性
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形态的特征
行为发生在实行阶段并有发生既遂之危害结果的可能性
实施了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中止行为
中止行为的自动性
中止行为的有效性
中止犯的处罚原则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对于中止犯,在处罚时必须从宽
中止犯的法定从宽标准为免除处罚和减轻处罚两种
对具体中止犯究竟是免除处罚还是减轻处罚,应以犯罪中止形态是否造成损害为根据
自动放弃:中止 被迫放弃:预备
谋划
着手
结果发生 既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