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力衰竭
这是一个关于心力衰竭的思维导图,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失常引起的疾病,导致心脏不能满足全身的基础代谢需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马克思主义原理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消化系统常见病
数据结构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心力衰竭
定义
1个原因:心排血量不足
2个特点:肺、体循环瘀血 器官组织灌流不足
3大表现:呼吸困难 体力活动受限 体液潴留
病因
1.心肌收缩力降低(缺血性心肌病)
2.心室舒张和充盈受限(房室收缩不同步)
3.心脏负荷过重:压力负荷过重(后负荷) 容量负荷过重(前负荷):慢性贫血,甲亢,动静脉瘘,心脏瓣膜关闭不全
机制
1.Frank-Starling 机制(前负荷增加,回心血量增多,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
2.神经体液机制(NE去甲肾上腺素,RAAS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钠尿肽,AVP精氨酸加压素)
3.心室重塑(后负荷增加,心室扩张,心肌肥厚)
慢性心力衰竭(CHF)
左心衰(肺循环淤血,心排血量降低)
症状
1.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苦难,最早;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急性肺水肿)
2.咳嗽咳痰咯血
3.乏力头晕心悸
4.少尿及肾功损害
体征
肺部湿啰音,两肺底闻及,可伴哮鸣音
心脏扩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舒张早期奔马律
发绀
右心衰
消化道症状
劳力性呼吸困难
乏力头晕心悸(乏)
水肿(对称性凹陷)
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
肝大
浆膜腔积液
心率加快,舒张期奔马律
分级与分期
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法(NYHA)
一级:日常活动不受限制,一般活动不引起乏力、呼吸困难等
二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一般活动下出现心衰症状
三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低于平时一般活动引起心衰症状
四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存在心衰症状,活动后加剧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脑钠肽(BNP):正常可基本排除急性心衰
2.肌钙蛋白: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
3.常规检查
2.心电图
超声心电图:评估各心腔大小及瓣膜结构功能
X线检查:可反映肺瘀血,eg.Kerley B线:慢性肺淤血;肺门呈蝴蝶状:急性肺泡性肺水肿
心脏磁共振
有创性血流动力检查
六分钟步行试验
尽快行走,6min内行走距离
重度心衰 <150m
中度心衰 150-450m
轻度心衰 >450m
诊断(病史+症状+检查)
左心衰:心脏病+呼吸困难/粉红色泡沫样痰/舒张期奔马律/哮鸣音+BNP上升
右心衰:基础心脏病+水肿/颈静脉征阳性/肝大+BNP上升
治疗
目标: 防止和延缓心衰的发生发展 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改善长期预后,降低病死率与再住院率
一般治疗: 病人教育,饮食体重管理 限制体力活动,降低心脏负荷
病因治疗: 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先心病、糖尿病 消除诱因 eg.感染,控制心室率
药物治疗: 1.利尿药:降低前负荷,与ACEI、β受体阻滞剂联用(呋塞米,氢氯噻嗪,托伐普坦) 2.RAAS抑制剂:降低心衰发病率,死亡率,改善心室重塑(首选ACEI,不耐受ARB,ARNI 沙库巴曲缬沙坦,增加BNP、抑心室重构、利尿) 3.β受体拮抗剂:尽早,联合服用,终身服用(美托洛尔)严禁突然停用,会导致临床症状恶化 4.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保钾利尿(螺内酯) 5.洋地黄类药物:强心药,过量易制洋地黄中毒 6.伊伐布雷定:减慢窦性心率,支哮,支痉
非药物治疗: 1.心脏再同步治疗(CRT) 2.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
临床表现
突发呼吸困难(三凹征)
急性肺水肿
心源性休克(心脏泵衰竭的终末表现)
诊断:粉红色泡沫样痰
治疗: 1.镇静:吗啡3-5mg静脉注射 2.利尿:血管扩张剂(注意血压):硝普钠 3.强心:β受体激动剂:巴酚丁胺,多巴胺,洋地黄类药物(主适应症为房颤伴快速心室率 >110次/分,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损伤禁用) 4.非药物治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改善心脑血流),体外膜肺氧合(ECMO),左心室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