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025年中级会计实务 第四章 无形资产
这是一篇关于第四章 无形资产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确认,初始计量,内部研究开发费用,摊销,处置,总结全面细致,适合做为复习资料。
编辑于2025-03-29 18:02:01第四章 无形资产
确认
初始计量
内部研究开发费用
摊销
处置
五、无形资产的处置
出售时(所有权)
借:银行存款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损失(亏损时) 贷: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资产减值损失(盈利时)
土地使用权的增值税税率9%,其他6% (其中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免征增值税)
出租时(使用权)
①取得租金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②摊销无形资产的价值时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累计摊销 ③报废时 借:营业外支出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
四、无形资产摊销
使用寿命需考虑的因素(7个)
产品的寿命周期、未来发展、市场需求、竞争者预期采取的行动、维护支出(经济)、法律控制限制、其他资产的关联性
使用寿命的确定
1、使用寿命不应超过合同性权利或法定期限; 2、预计使用筹命短于合同或法定期限,按预期使用寿命期限任其使用寿命; (预计使用筹命、合同、法定期限,三者取最短时间任其使用寿命) 3、如合同或法定能够到期时延续(商标续住),而且此延续不需要付出重大成本时,续约期应作为使用寿命的一部分; 4、没有明确合同或法定期限的,应合理推定。当推定无法实现时,应界定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摊销。
摊销额的计算
当月增加当月摊销,当月减少当月不摊销
残值的界定: 除下列情况外,无形资产的残值一般为零 ①若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无形资产,则其出售价款即为残值; ②合理推定的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终了时的交易价; ③无形资产摊销的计算,主要采用直接法,产量法等。 【拓展】 ①受技术陈旧因素影响较大的专利权或专利技术,可采用类似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方法进行摊销; ②有特定产量限定的特许经营权或专利权,采用产量法 ③无法可靠确定其消耗方式,采用直接法 ④与收入挂钩的,特殊情况下可按收入进度确认摊销标准。
无形资产 减:累计摊销 摊余价值 减: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账面价值(资产负债表口径)
无形资产减值后不得恢复 持有待售无形资产不进行摊销
借:制造费用(用于特定产品生产的列入该产品的成本) 管理费用(自用的) 其他业务成本(出租的) 贷: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摊销期、摊销方法、残值的复核,如发生调整应按会计估计变更处理—未来适用法
三、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
1、研究阶段(费用化,入管理费用)具有计划性和探索性
2、开发阶段(成功:资本化;失败:费用化,入管理费用) 特征:具有针对性和形成成果的可能性很大
开发阶段资本化条件
需同时满足,才能确认无形资产: 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的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营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 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的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的计量。
会计处理
1、研究阶段:计入管理费用; 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入管理费用, 符合资本化条件,入无形资产。(未成形的无形资产,截止期末,未完工的无形资产累计发生允许资本化的借方开发支出的合计,资产负债表中的“开发支出”项,至少每年年末进行检测是否减值。 2、如果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3、内部开发无形资产 a、成本的构成因素: 耗用的材料、劳务成本、注册费、开发过程中使用其他专利权和特许权的摊销、借款费用符合资本化的利息费用。 b、不构成的因素: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可辨认无效和初始运作损失、为运行发生的培训支出。 4、会计分录: ①发生研发费用时: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资本化支出 贷: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摊销等 ②研究费用和不符合资本化的开发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③符合资本化的开发支出: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每年年末进行检测是否减值(3个)
商誉
无期限的无形资产
研发支出的借方余额(资本化未成形的)
二、初始计量
购入方式
成本=买价+相关税费+其他支出(专业服务费用,测试是否正常发挥的费用“试车”等)
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一般2年起),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认。实际支付的价款(终值)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地17号-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以外,应当在信用期内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
甲2024年初购入商标权,总价1000万元,分三次付款。 2024/2025/2026年末分别支付400万/300万/300万。 税法规定,增值税按约定的付款额计算缴纳,增值税税率13%, 假定资本市场利率10%。 1、现值P=400/(1+10%)+300/(1+10%)^2+300/(1+10)^3=836.96万元 应负担的利息=1000-836.96=163.04万元 说明:会计观点:2024年初借入836.86万元,将来需要归还利息163.04万元; 税法观点:按约定的结算点确认交易发生,并开具相应的增值税。 借:无形资产-XX商标权 836.96(现购价或分期付款额的现值) 未确认融资费用 163.04(未来的利息费用) 贷:长期应付款 1000(未来付款的总额,即终值) ※※ 长期应付款 1000 减:未确认融资费用 163.04 长期应付款现值 836.86(资产负债表口径:需扣掉下一年到期的部分;即,2024年末的长期应付款的账面价值为2025年末的金额272.73万元。) (因为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应付款的金额在报表中应列为流动项目—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2、每年利息费用(财务费用=每年期初长期应付款的本金*实际利率) 借:财务费用 83.7/52.07/27.27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83.7/52.07/27.27 3、每年归还金额 借:长期应付款 400/300/300 贷:银行存款 400/300/3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4/18/18 贷:银行存款 24/18/18
下列费用不构成无形资产的取得成本: 1、为引入新产品进行宣传发生的广告费、管理费用及其他间接费用 2、达到预定用途之后发生的费用——后续支出,一般计入管理费用
投资者投入
按合同或协议约定协议价值,但不公允的除外
政府补助
通过政府补助取得的无形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不能取得公允价值的,按名义金额(1元)计量
一般处理: 借:无形资产 贷:递延收益 每年分摊: 借:延期收益 贷:其他收益
不公允,按名义金额 借:无形资产 贷:其他收益
土地使用权
自用
地皮—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土地上建筑物—固定资产
出租
投资性房地产
用于开发房产
开发产品(存货)
注意
①企业应按实际支出的价款加上相关税费认定土地使用权的成本。 如果此土地使用权用于自行建造厂房、办公楼,则与建筑物分开核算。 ②下列情况下,土地使用权必须与房产合并反映: a、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用于开发对外出售的房产,相应的土地使用权并入房产的成本—开发产品(存货); b、企业外购房屋建筑物,如果能够合理的分割土地和建筑物,则分开核算;否则,应当全部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债务重组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一、无形资产的确认
定义
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特征
1、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并能为其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没有实物形态; 3、具有可辨认性;(专利、商标可单独交易,商誉不可辨认性) 4、属于非货币性资产。(未来的货币量提前无法预知的)
1、商誉不可单独辨认的; 2、自创商誉不入账,只有合并才会认定商誉; (吸收合并:被投资方注销;控股合并:被投资方不注销) 3、商誉=合并成本-享有被购买方公允可辨认净资产的份额; 4、商誉不是无形资产。
内容
条件
1、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成本能够可靠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