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这是一篇关于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概述,适用情形,后果。介绍详细,描述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是一篇关于效力未定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概述,适用情形,法律后果。结构清晰,对效力未定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相关要点进行了系统梳理。
这是一篇关于犯罪主体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概述,自然人犯罪,单位犯罪。帮助您熟悉知识要点,加强记忆。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下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宪法知识总结思维导图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刑法笔记之刑法总则知识架构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概述
已成立,且在被撤销前有效
意思表示不真实
由撤销人主动行使撤销权
适用情形
重大误解
认定
误解
对“行为的性质”(内容)
对“对方当事人”(主体)
对“标的物”(客体)
包括:品种、质量、规格、价格和数量
重大
不发生误解就不会作出相应意思表示
注意
意思表示存在第三人转达错误的,适用重大误解规定
根据交易习惯等认定行为人无权请求撤销的,不适用撤销权
欺诈
欺诈的类型
积极欺诈
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
如:回调车辆公里数、伪造原产地证明书
消极欺诈
有告知义务单故意隐瞒真实情况
如:隐瞒车辆发生过重大交通事故、隐瞒房屋层发生非自然死亡的事实
撤销情形
当事人欺诈
第三人欺诈
受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欺诈事实时,受欺诈方才有权撤销
胁迫
要挟
不法:如以发裸照来威胁
合法:如以举报受贿来威胁
迫使其基于恐怖心理而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
当事人胁迫
第三人胁迫
即使相对人不知情,受胁迫一方仍有权撤销
相对人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损失的赔偿
显失公平
客观
成立时显失公平
主观
利用地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
要求当事人一方是自然人
后果
撤销权人
意思表示有瑕疵的一方
注意:不是合同交易中“吃亏”的一方
撤销权的行使
本质
形成诉权
行使方式
诉讼
仲裁
行使期间(除斥期间)
原则上: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是有之日起1年
重大误解:90天
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1年
最长: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
撤销权消灭
除斥期间经过
放弃撤销权
撤销的后果
民事法律行为开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