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传染病学—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艾滋病重点内容,全面且系统地梳理了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内容详实、条理清晰、易于理解,是你不可或缺的学习助手。
角膜病重点内容,对角膜病的不同类型、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有助于对角膜病相关知识的系统学习和理解。
狂犬病重点内容,整理了定义、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鉴别诊断以及预防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定义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侵犯和破坏CD4+T细胞,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乃至缺陷,最终并发各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特点
传播迅速,发病缓慢,病死率高
乙类传染病
病原学
单链RNA病毒,反转录病毒科
对外界抵抗力低,对热、消毒剂敏感
甲醛、r射线、紫外线—无用
gp120—吸附结合CD4+T细胞,gp41—感染性
流行病学
传染源
艾滋病患者
HIV感染者
窗口期患者:血清HIV-RNA阳性,抗HIV抗体阴性
传播途径
性接触、血液接触(医源性、吸毒)、母婴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高危人群—男性同性恋患者、静脉药物依赖者、多次接触输血和血液制品者
发病机制
主要感染—CD4+T细胞、B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小神经胶质细胞、骨髓干细胞
临床表现
潜伏期平均8~9年
急性期(初次感染的2~4周)
临床症状轻微,发热最常见
血清检出HIV-RNA、P24抗原,HIV抗体可不出现
无症状期(初次感染的6~8年)
临床症状轻微
HIV在患者体内不断复制,具有传染性
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
艾滋病期(感染HIV终末期)
HIV相关症状
体重减轻10%以上
持续发热、盗汗、腹泻1个月以上,体温>38℃
全身淋巴结肿大
神经精神症状
机会感染、肿瘤
呼吸系统—肺孢子菌肺炎(PCP)—最常见
治疗—复方新诺明
中枢神经系统—新隐球菌脑膜炎,弓形虫脑病
消化系统—鹅口疮、口腔食道炎、肛周炎、直肠炎
眼—视网膜炎、眼底絮状白斑
皮肤—带状疱疹
肿瘤—卡波西肉瘤(最常见肿瘤)、Burkitt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三系↓,血红蛋白↓
尿常规—尿蛋白阳性
免疫学—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例降低/倒置
血生化—血清转氨酶↓,肾功能异常
抗原检测
抗体检测—确诊(ELISA初筛试验+蛋白印迹试验阳性)
病毒分离
治疗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
核苷酸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
非核苷酸反转录酶抑制剂(NNRIs)
蛋白酶抑制剂(PIs)
整合酶抑制剂(FIs)
融合酶抑制剂
CCR5抑制剂
免疫重建
免疫重建炎症反应综合征
HIV感染者免疫重建过程中可能出现一组临床综合征:发热、潜伏感染、原有症状加重/恶化
治疗机会感染、肿瘤
对症支持治疗
预防
控制传染源
疫情监测,高危人群普查
城镇6h,农村12h上报
隔离治疗患者,随访无症状患者
加强国境检疫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评价HIV感染治疗有效指标
病毒载量
CD4+T淋巴细胞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