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五代十国皇帝谱系
涵盖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与十国(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南汉、南平、北汉)共 15 个主要政权、70 余位皇帝 / 君主,包含在位时间、关键事件、家族关系及历史评价。
编辑于2025-06-04 17:40:31本思维导图以 “知识型员工的创新激励体系” 为核心,构建 “认知 — 理论 — 体系 — 路径 — 案例 — 挑战 — 趋势 — 指标 — 工具” 九维体系,采用七级以上深度层级设计,系统覆盖知识型员工创新激励的全流程管理。通过解构内在激励、外在激励与环境激励三大系统,结合需求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等经典理论,配套四阶段实施路径与多行业案例,形成完整的创新激励解决方案。
本思维导图以 “人才盘点与职业发展通道设计” 为核心,构建 “认知 — 体系 — 路径 — 案例 — 挑战 — 趋势 — 指标 — 模板” 八维体系,采用七级以上深度层级设计,系统覆盖人才管理从盘点到发展的全流程。通过解构人才盘点的规划、数据收集、分析与应用,以及职业发展通道的模式、设计、评估与实施,配套四阶段实施路径与多行业案例,形成完整的人才管理解决方案。
该思维导图围绕远程办公模式下的团队效能管理展开,全面覆盖基础认知、影响因素、管理策略等多个维度。先界定远程办公模式分类与发展历程,明确团队效能定义及战略价值;接着剖析沟通、协作、监控等环节的挑战;随后提出针对性管理策略,涵盖沟通优化、流程重构等;还介绍技术工具、实施路径、典型案例,分析挑战对策与未来趋势,并给出评估指标体系和实施工具包。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本思维导图以 “知识型员工的创新激励体系” 为核心,构建 “认知 — 理论 — 体系 — 路径 — 案例 — 挑战 — 趋势 — 指标 — 工具” 九维体系,采用七级以上深度层级设计,系统覆盖知识型员工创新激励的全流程管理。通过解构内在激励、外在激励与环境激励三大系统,结合需求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等经典理论,配套四阶段实施路径与多行业案例,形成完整的创新激励解决方案。
本思维导图以 “人才盘点与职业发展通道设计” 为核心,构建 “认知 — 体系 — 路径 — 案例 — 挑战 — 趋势 — 指标 — 模板” 八维体系,采用七级以上深度层级设计,系统覆盖人才管理从盘点到发展的全流程。通过解构人才盘点的规划、数据收集、分析与应用,以及职业发展通道的模式、设计、评估与实施,配套四阶段实施路径与多行业案例,形成完整的人才管理解决方案。
该思维导图围绕远程办公模式下的团队效能管理展开,全面覆盖基础认知、影响因素、管理策略等多个维度。先界定远程办公模式分类与发展历程,明确团队效能定义及战略价值;接着剖析沟通、协作、监控等环节的挑战;随后提出针对性管理策略,涵盖沟通优化、流程重构等;还介绍技术工具、实施路径、典型案例,分析挑战对策与未来趋势,并给出评估指标体系和实施工具包。
五代十国皇帝谱系
五代十国皇帝谱系
一、五代(中原政权,907-960年)
1. 后梁(907-923年,朱温建,定都开封)
朱温(梁太祖)
在位:907-912年(开平元年-乾化二年)
关键事件:代唐建梁,白马之祸,与李克用争霸
家族关系:子朱友珪、朱友贞
评价:残暴多疑,开启五代乱世
朱友珪(梁废帝)
在位:912-913年(凤历元年)
关键事件:弑父篡位,被朱友贞诛杀
评价:统治残暴,政权短命
朱友贞(梁末帝)
在位:913-923年(乾化三年-龙德三年)
关键事件:魏州兵变,李存勖灭后梁
评价:优柔寡断,后梁灭亡
2. 后唐(923-936年,李存勖建,定都洛阳)
李存勖(唐庄宗)
在位:923-926年(同光元年-四年)
关键事件:灭后梁,建立后唐,伶人干政
家族关系:父李克用(晋王)
评价:善战却治国无方,死于兵变
李嗣源(唐明宗)
在位:926-933年(天成元年-长兴四年)
关键事件:邺都兵变继位,休养生息,史称“明宗之治”
家族关系:养子李从珂、子李从厚
评价:五代少有的明君
李从厚(唐闵帝)
在位:933-934年(应顺元年)
关键事件:被李从珂废杀
评价:在位仅半年,政权动荡
李从珂(唐末帝)
在位:934-936年(清泰元年-三年)
关键事件:石敬瑭献燕云十六州,引契丹灭后唐
评价:兵败自焚,后唐灭亡
3. 后晋(936-947年,石敬瑭建,定都开封)
石敬瑭(晋高祖)
在位:936-942年(天福元年-七年)
关键事件:称“儿皇帝”,割燕云十六州,契丹扶持称帝
家族关系:侄石重贵(晋出帝)
评价:卖国求荣,中原门户洞开
石重贵(晋出帝)
在位:942-947年(天福七年-开运四年)
关键事件:与契丹反目,契丹灭后晋,被俘北迁
评价:试图振作,无奈国力衰微
4. 后汉(947-951年,刘知远建,定都开封)
刘知远(汉高祖)
在位:947-948年(天福十二年-乾祐元年)
关键事件:契丹灭晋后建后汉,未及治国病逝
家族关系:子刘承祐(汉隐帝)
评价:短暂建国,奠定刘崇北汉根基
刘承祐(汉隐帝)
在位:948-951年(乾祐元年-三年)
关键事件:诛杀郭威家族,郭威兵变建后周
评价:猜忌嗜杀,后汉仅存4年
5. 后周(951-960年,郭威建,定都开封)
郭威(周太祖)
在位:951-954年(广顺元年-显德元年)
关键事件:改革弊政,节俭治国,传位养子柴荣
评价:五代明君,为周世宗改革奠基
柴荣(周世宗)
在位:954-959年(显德元年-六年)
关键政绩:高平之战,北伐契丹,西征后蜀,南伐南唐
家族关系:养父郭威
评价:五代第一英主,奠定北宋统一基础
柴宗训(周恭帝)
在位:959-960年(显德六年-七年)
关键事件:陈桥兵变,赵匡胤代周建宋
评价:幼帝禅位,后周灭亡
二、十国(南方及山西政权,902-979年)
1. 前蜀(907-925年,王建建,定都成都)
王建(前蜀高祖)
在位:907-918年(天复七年-光天元年)
关键事件:据蜀称帝,发展农桑,优待士人
评价:治蜀有方,前蜀鼎盛
王衍(前蜀后主)
在位:918-925年(光天元年-咸康元年)
关键事件:奢侈淫逸,后唐庄宗灭前蜀
评价:亡国之君,蜀地繁华尽毁
2. 后蜀(934-965年,孟知祥建,定都成都)
孟知祥(后蜀高祖)
在位:934年(明德元年)
关键事件:趁后唐乱局称帝,未及治国病逝
家族关系:子孟昶(后蜀后主)
孟昶(后蜀后主)
在位:934-965年(明德元年-广政二十八年)
关键事件:劝农兴教,成都经济繁荣,北宋灭后蜀
评价:前期勤政,后期怠政,史称“花蕊夫人”典故
3. 南吴(902-937年,杨行密建,定都扬州)
杨行密(吴太祖)
在位:902-905年(天复二年-天祐二年)
关键事件:割据江淮,阻止朱温南下
评价:南吴奠基人,人称“十国第一人”
杨渥(吴烈祖)
在位:905-908年(天祐二年-五年)
关键事件:被徐温弑杀,南吴政权旁落
评价:昏庸失政,权臣崛起
杨隆演(吴高祖)
在位:908-920年(天祐五年-武义二年)
关键事件:徐温专权,南吴名存实亡
评价:傀儡君主,政权过渡
杨溥(吴睿帝)
在位:920-937年(武义二年-天祚三年)
关键事件:徐知诰(李昪)代吴建南唐
评价:禅位亡国,南吴终结
4. 南唐(937-974年,李昪建,定都南京)
李昪(南唐烈祖)
在位:937-943年(升元元年-七年)
关键事件:代吴建唐,保境安民,发展文化
评价:南唐开国明君
李璟(南唐元宗)
在位:943-961年(升元七年-建隆二年)
关键事件:灭闽国、南楚,与后周交战丧地
家族关系:子李煜(南唐后主)
评价:文学见长,政治无能
李煜(南唐后主)
在位:961-974年(建隆二年-开宝七年)
关键事件:向宋称臣,国破被俘,词成就极高
评价:“千古词帝”,亡国悲剧象征
5. 吴越(907-978年,钱镠建,定都杭州)
钱镠(吴越太祖)
在位:907-932年(开平元年-长兴三年)
关键事件:修筑钱塘江海塘,发展海外贸易,“保境安民”政策
评价:十国最长寿政权开创者
钱元瓘(吴越世宗)
在位:932-941年(长兴三年-天福六年)
关键事件:继承钱镠政策,扩建杭州城
评价:守成之君
钱弘佐(吴越成宗)
在位:941-947年(天福六年-开运四年)
关键事件:年少继位,稳定政局
评价:维持吴越繁荣
钱弘倧(吴越废王)
在位:947年(开运四年-天福十二年)
关键事件:被钱弘俶废黜
评价:短暂执政,政权平稳过渡
钱弘俶(吴越忠懿王)
在位:947-978年(天福十二年-太平兴国三年)
关键事件:纳土归宋,吴越和平统一
评价:识时务者,保全吴越民生
6. 闽国(909-945年,王审知建,定都福州)
王审知(闽太祖)
在位:909-925年(开平三年-同光三年)
关键事件:治闽期间轻徭薄赋,发展海上贸易
评价:“开闽圣王”,奠定福建发展基础
王延翰(闽废帝)
在位:925-926年(同光三年-天成元年)
关键事件:自称“大闽国王”,被王延钧弑杀
评价:统治残暴,闽国内乱开端
王延钧(闽太宗)
在位:926-935年(天成元年-长兴四年)
关键事件:称帝建元,改名王鏻,大兴佛教
评价:开启闽国帝王年号,后期昏庸
王继鹏(闽康宗)
在位:935-939年(长兴四年-闽永隆元年)
关键事件:弑父继位,被王延羲诛杀
评价:荒淫无道,闽国衰落
王延羲(闽景宗)
在位:939-943年(闽永隆元年-通文四年)
关键事件:滥杀宗室,朱文进兵变弑杀
评价:暴君统治,闽国分崩离析
王延政(闽末帝)
在位:943-945年(天德元年-三年)
关键事件:建殷国,后复国号闽,被南唐攻灭
评价:末代君主,闽国灭亡
7. 南楚(907-951年,马殷建,定都长沙)
马殷(楚武穆王)
在位:907-930年(开平元年-长兴元年)
关键事件:“以茶易天下”,发展茶叶贸易,归附中原
评价:南楚鼎盛时期,人称“马楚政权”
马希声(楚衡阳王)
在位:930-932年(长兴元年-三年)
关键事件:继承马殷政策,无显著作为
评价:过渡君主
马希范(楚文昭王)
在位:932-947年(长兴三年-开运四年)
关键事件:大兴土木,南楚由盛转衰
评价:奢侈浪费,埋下内乱隐患
马希广(楚废王)
在位:947-950年(开运四年-乾祐三年)
关键事件:与马希萼争位,南唐灭南楚
评价:内战失败,南楚灭亡
8. 南汉(917-971年,刘䶮建,定都广州)
刘䶮(南汉高祖)
在位:917-942年(乾亨元年-光天元年)
关键事件:称帝建汉,创设“人厨”酷刑,发展海外贸易
评价:残暴却善用士人,南汉强盛
刘玢(南汉殇帝)
在位:942-943年(光天元年-应乾元年)
关键事件:被刘晟弑杀
评价:荒淫无道,统治短暂
刘晟(南汉中宗)
在位:943-958年(应乾元年-乾和十六年)
关键事件:诛杀兄弟15人,南汉政局动荡
评价:暴君代表,南汉由盛转衰
刘䶮(南汉后主)
在位:958-971年(大宝元年-十四年)
关键事件:宠信宦官,北宋灭南汉
评价:昏庸至极,南汉亡国
9. 南平(924-963年,高季兴建,定都江陵)
高季兴(南平武信王)
在位:924-929年(天成元年-四年)
关键事件:割据江陵,劫掠商队,史称“高赖子”
评价:十国最小政权,以无赖外交著称
高从诲(南平文献王)
在位:929-948年(天成四年-乾祐元年)
关键事件:向各国称臣,获取赏赐
评价:延续“墙头草”政策,南平存续
高保融(南平贞懿王)
在位:948-960年(乾祐元年-显德七年)
关键事件:向周世宗称臣,政权平稳
评价:守成之主
高保勖(南平侍中)
在位:960-962年(显德七年-建隆三年)
关键事件:荒淫无度,南平衰落
评价:短暂统治,政局混乱
高继冲(南平节度使)
在位:962-963年(建隆三年-乾德元年)
关键事件:纳土归宋,南平灭亡
评价:和平归附,保全江陵
10. 北汉(951-979年,刘崇建,定都太原)
刘崇(北汉世祖)
在位:951-954年(乾祐四年-天会十二年)
关键事件:依附契丹,与后周、北宋对抗
评价:后汉残余,十国唯一北方政权
刘钧(北汉睿宗)
在位:954-968年(天会十二年-天会二十六年)
关键事件:继续联辽抗周,政权稳定
评价:守成之主,依赖契丹
刘继恩(北汉景宗)
在位:968年(天会二十六年)
关键事件:被郭无为弑杀
评价:在位仅60日,政权动荡
刘继元(北汉英武帝)
在位:968-979年(天会二十六年-广运六年)
关键事件:宋太宗亲征,北汉灭亡
评价:十国最后灭亡政权,五代十国终结
三、五代十国政权对比表
| 类型 | 政权 | 开国君主 | 存续时间 | 都城 | 灭亡原因 | 特色 |
|--------|--------|----------|----------|------------|-------------------------|-----------------------|
| 五代 | 后梁 | 朱温 | 16年 | 开封 | 后唐李存勖攻灭 | 首个五代政权 |
| | 后唐 | 李存勖 | 13年 | 洛阳 | 后晋石敬瑭引契丹灭唐 | 沙陀族政权,版图最大 |
| | 后晋 | 石敬瑭 | 11年 | 开封 | 契丹耶律德光灭晋 | 儿皇帝,割燕云十六州 |
| | 后汉 | 刘知远 | 4年 | 开封 | 后周郭威兵变 | 最短命五代政权 |
| | 后周 | 郭威 | 9年 | 开封 | 北宋赵匡胤陈桥兵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