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妇产科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妇产科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妇产科疾病的中医诊断与辨证要点、治法概要等内容,需要可收藏。
方剂学笔记分享。该思维导图合集系统梳理了中医的方剂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方剂分类、组成原则、煎药方法、功效应用等多个方面。
中药学笔记分享。该合集系统整理了中医的中药学的核心知识点,从药材分类到功效应用,再到配伍禁忌,一应俱全。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siweidaotu思维导图分享,该指南结合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证据和医学进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与治疗规范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增补。
该系列学习笔记来源于近期指南,知识梳理清楚,非常实用,值得收藏。适用于各科临床应用,不定时更新中。
在世界万物中,精神现象最为复杂。精神病学不仅与各医学学科关系密切,还涉及神经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相关问题。精神病学的诊断主要是症状学诊断。所以在各医学学科诊疗过程中,有必要将精神病学运用其中,该系列导图根据《精神病学Psychiatry》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整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7.妇产科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妇产科疾病的中医诊断与辨证要点、治法概要(免费)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西医常见病因
生物、精神、营养、理化、免疫、先天及遗传因素
中医常见病因
(一)淫邪致病——寒、热、湿
(二)情志因素——怒、思、恐(肝脾肾)
(三)生活失调
(四)体质因素
发病机制
妇产科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
包括自稳调节功能紊乱、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疾病过程中局部与全身的关系
中医对妇产科疾病发病机理的认识
(一)脏腑功能失常——肾、肝、脾
(二)气血失调
(三)冲、任、督、带损伤
(四)胞宫、胞脉、胞络受损
中医诊断与辨证要点
月经病的诊断与辨证要点
诊断
辨证要点
主要以月经的期、量、色、质、气味及伴随主要以月经的期、量、色、质、气味及伴随与舌脉征象进行辨证。
1.以期而论
2.以量而论
3.以色而论 色鲜红或紫红者——热 暗红者——寒 淡红者——虚 暗淡者——虚寒
4.以质地和气味而论 黏稠者——实热,清稀者——虚寒,有血块者——血瘀。兼气味臭秽者——热(毒) 气味血腥者——寒 恶臭难闻者——瘀血败浊成毒为患
5.以经期伴随症状而论
产后病的诊断与辨证要点
(一)产后病的诊断
东汉《伤寒杂病论》提出了“新产三病”,即“痉”、“郁冒”、“大便难”;
《张氏医通》提出产后败血上冲有“冲心”、“冲肺”、“冲胃”三种危重症;
产后发生呕吐、盗汗、泄泻三种伤津耗液的病证称为“产后三急”。
(二)产后病的辨证要点
“产后三审” 一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辨恶露有无停滞; 二审大便通与不通,以验津液之盛衰; 三审乳汁与饮食多少,以察胃气的强弱。
治法概要
内治法
中医内治法:滋肾补肾,疏肝养肝,健脾和胃,调理气血,清热解毒,利湿除痰,调理奇经, 调节肾-天癸-冲任-胞官生殖轴
外治法
熏洗坐浴法:药物煮沸20-30分钟,煎汤至1000-2000ml。消炎杀菌,清洁外阴、阴道。 冲洗法:冲洗外阴、阴道,清除菌虫。 保留灌肠:浓煎至100-150ml。 宫腔注药法:适用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阻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