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0.异常分娩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异常分娩。异常分娩是产力、产道、胎儿任意一个出现异常都可能引起。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与膈肌收缩力及肛提肌收缩力,产力以子宫收缩力为主,贯穿于分娩全过程。
编辑于2021-08-24 10:26:4710.异常分娩
产力、产道、胎儿任意一个出现异常都可能引起。
产力异常
概念与分类
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与膈肌收缩力及肛提肌收缩力;产力以子宫收缩力为主,贯穿于分娩全过程。
临床上分为子宫收缩乏力和子宫收缩过强两类,每类又分为协调性和不协调性。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一、子宫收缩乏力
(一)症状及体征
1.协调性宫缩乏力 子宫收缩节律性、对称性、极性正常,但收缩功能低下,收缩强度弱,官腔内压力低(<15mmHg),宫缩持续时间短、间歇时间长且无规律(<2次/10分钟)。
2.不协调性宫缩乏力 子宫收缩极性倒置,宫缩时宫底部收缩不强,而是子宫下段强,间歇时子宫不能完全放松,宫口扩张及胎先露下降缓慢或停滞,呈无效宫缩。
(二)产程图曲线异常
1.潜伏期延长 临产规律宫缩开始至活跃期起点(4~6cm)称为潜伏期 。正常初产妇>20小时,经产妇>14小时潜伏期延长。
2.活跃期延长 从活跃期起点(4-6cm)至宫口开全称活跃期。活跃期宫颈口扩张速度<0.5cm/h称活跃期延长。
3.活跃期停滞 当破膜且宫颈口扩张≥6cm后,若宫缩正常,宫颈口停止扩张≥4小时,或宫缩欠佳,宫颈口停止扩张≥6小时称为活跃期停滞。
4.第二产程延长 初产妇>3小时,经产妇>2小时(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时,初产妇>4小时,经产妇>3小时),产程无进展(胎头下降和旋转),称第二产程延长。
5.滞产 总产程超过24小时,称为滞产。
二、子宫收缩过强
(一)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产道无阻力时,宫口开全迅速,短时间分娩结束。
若总产程<3h结束分娩,称急产。若伴头盆不称,胎位异常,可见病理性缩复环,或发生子宫破裂。
(二)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1.强直性子宫收缩 宫缩间歇期缩短或无间歇。产妇持续性腹痛,烦躁不安,拒按,胎位、胎心不清,有时有肉眼血尿、病理缩复环等先兆子宫破裂征象。
2.子宫痉挛性狭窄环
对母儿的影响
一、子宫收缩乏力
(一)对产妇影响 1.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 2.泌尿生殖道瘘 膀胱被压迫、缺血、坏死 3.产后出血 影响胎盘剥离、娩出及子宫血窦关闭 4.产褥感染 胎膜早破,或产程延长
(二)对胎儿影响 产程延长,影响胎盘血液循环,致胎儿宫内缺氧,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
二、子宫收缩过强
1.对产妇影响 急产可致软产道撕裂伤甚至子宫破裂,产褥感染。胎儿娩出后子宫肌纤维缩复不良导致胎盘滞留或产后出血。
2.对胎儿及新生儿影响 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胎儿娩出过快,可致新生儿颅内出血。急产易致新生儿感染及坠地骨折等。
西医处理原则
一、子宫收缩乏力
1.协调性宫缩乏力 估计不能经阴道分娩者,应及时行剖宫产术;若无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估计能从阴道分娩,则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加强宫缩。
2.不协调性宫缩乏力 原则:调节子宫收缩,恢复正常节律性和极性。 可用哌替啶、吗啡或地西泮使产妇充分休息,不协调性多能恢复为协调性宫缩。 仍不能纠正,行剖宫产术。 未恢复为协调性之前,禁用宫缩剂。
二、子宫收缩过强
停止粗暴的宫腔操作及阴道检查,及时给予宫缩抑制剂,如哌替啶、硫酸沙丁胺醇、硫酸镁。
胎儿窘迫、梗阻性原因,则实施剖宫
急产,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肌注维生素K1预防颅内出血。
软产道有撕裂,及时缝合。
如胎死宫内,宫口开全,可用乙醚麻醉经阴道分娩。
小结
产道异常
分类
产道异常包括骨产道异常及软产道异常。
诊断
一、骨产道异常——扁平骨盆、漏斗骨盆
1.骨盆入口平面狭窄:跨耻征阳性
2.中骨盆及出口平面狭窄:胎头衔接正常,胎头到达中骨盆因狭窄导致内旋转受阻,出现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产程进展受阻出现继发性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或停滞。 胎头受阻于中骨盆:颅内出血及胎儿宫内窘迫,可发生先兆子宫破裂及子宫破裂。
3.单纯骨盆出口平面狭窄:胎头到达盆底受阻,出现第二产程停滞,继发性宫缩乏力。
二、软产道异常
外阴异常、阴道异常、宫颈异常、子宫异常
对母儿的影响
(一)对产妇影响
1.骨盆入口平面狭窄 引起继发性宫缩乏力,产程延长,甚至停滞。
2.中骨盆、出口平面狭窄 长时间压迫局部软组织,引起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导致生殖道瘘;产程延长易致宫内感染。
(二)对胎儿、新生儿影响
易发生脐带脱垂、胎儿宫内窘迫、胎膜早破,胎儿宫内感染;胎头受压致胎儿颅内出血;因难产增加手术助产,易发生新生儿产伤及感染。
西医处理原则
(一)一般处理
(二)骨盆入口平面狭窄处理
1.绝对性骨盆狭窄,足月活胎不能入盆,临产后剖宫产结束分娩。
2.相对性骨盆狭窄,足月活胎体重<3000g,胎心率及产力正常,应在严密监护下试产。试产过程中宫缩乏力,静脉滴注缩宫素加强宫缩,试产4-6小时,胎头仍不入盆,宫口扩张缓慢,或伴见胎儿窘迫,应及时行剖宫产术。
(三)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狭窄处理
宮口开全胎头双顶径达坐骨棘水平或以下,可经阴道徒手旋转胎头为枕前位,待其自然分娩,或行产钳或胎头吸引术助产。
胎头双顶径未达坐骨棘水平,出现胎儿宫内窘迫,需行剖宫产。
骨盆出口狭窄,不能试产。(因为多伴中骨盆狭窄,内旋转后难以复位)
出口横径加后矢状径<15cm,足月胎儿不能经阴道分娩,需行剖宫产。
(四)骨盆三个平面狭窄处理
主要指均小骨盆。如胎儿较小,宮缩好,胎位正常,可以试产。如胎儿较大,头盆不称,应尽早行剖宫产术。
胎位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