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025CPA综合-价值评估与投资决策
这是一篇关于价值评估与投资决策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债券价值评估,股票价值评估,补充,企业价值评估,现金流量折现模型,相对价值评估模型 (非目标企业的内在价值) 主要用于非上市企业价值评估,投资项目,投资项目评价和决策。
编辑于2025-08-06 14:11:34价值评估与投资决策
债券价值评估
债券估值模型
现金流量折现模型
债券价值影响因素
同向变动
票面利率、付息频率、面值
反向变动
折现率(有效年利率)
分情况讨论
债券到期时间,因为债券价值逐渐向面值回归
债券期望收益率
通常用到期收益率/内涵收益率衡量
债务资本成本
特征(简答题)
未来成本(非历史成本)、债权人的期望收益(非承诺收益)、长期债务成本(非短期债务成本)
税前债务成本
到期收益率法(非债券利率):公司有上市发行上市的长期债券
可比公司法:具有相同的经营风险(同行业、类似商业模式)和财务风险
风险调整法:企业信用风险补偿率(信用评级相同,参考财务比率)+政府债券市场收益率(到期日相同)
财务比率法:无上市债券+无可比公司+无信用评级材料。用关键财务比率判断公司信用评级。
股票价值评估
股票估值模型
基本模型(无限期持股)
股利增长模型(g恒定)
Vs=D1/(Rs-g),注:D1是尚未支付的股利,股利支付时间比估值晚一期。
零增长模型
Vs=D/Rs
股票期望收益率
Rs=D1/P0+g
股票资本成本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Rs=Rf+β×(Rm-Rf)
注:Rf为上市交易的政府长期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使用含通胀的名义无风险利率,只有A存在恶性通货膨胀,B预测周期特别长,才用实际利率。
注:β并非预测时间越长越好,通常选择每周/每月报酬率。
注:Rm市场平均收益率的跨度越长越好。几何平均法。
股利增长模型 Rs=D1/[P0×(1-F)]+g
注:g最好选取证券分析师的预测(历史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
债券收益率风险调整模型 Rs=rdt+RPc
注:rdt为税后债务成本;RPc为风险溢价,约3%-5%。
补充
留存收益(2024)
典型的机会成本。留存收益资本成本的估计与不考虑发行费用的普通股资本成本相同
优先股(2024)
Rp=D1/[P0×(1-F)]
永续年金,考虑股息和发行费用。
永续债
清偿顺序优先于优先股和普通股。永续债资本成本估计与优先股类似。
企业价值评估
概念(2021)
整体价值:是所有资产联合起来运作的结果,不是单项资产分别出售获得的现金流量的总和
经济价值(公平市场价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改进管理和经营战略),不是现时市场价值/账面价值
企业整体经济价值类别
实体价值 vs 股权价值
企业实体价值(资产收购)=股权价值(股权收购)+净债务价值
持续经营价值 vs 清算价值
公平市场价值是 max{ 持续经营价值,清算价值 }
少数股东价值 vs 控股价值
企业股权价值≠少数股权价值+控股权价值(控股权溢价)
现金流量折现模型
基本原则
增量现金流量原则、时间价值原则
价值= ∑现金流量/(1+资本成本)t
注:折现率和现金流量要匹配,如实体现金流对应WACC。
注:预测期价值(每年单独算)+后续期价值(稳定增长率)
种类
股利现金流量模型
股利现金流量(实际分配)=净利润×股利支付率(股利分配政策变动较大,实务中少用)
股权现金流量模型
股权现金流量(可供分配)=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增加=实体现金流量-债务现金流量
永续增长模型下的永续状态指企业有永续的增长率和净投资资本报酬率(2016)
实体现金流量模型
实物中大多使用实体现金流量模型的原因(默写):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对资本结构变化不敏感,债务比重增加使WACC下降; 同时,债务增加使风险增加,股权成本上升,WACC上升。(2024)
实体现金流量(可提供给所有投资人的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资产增加
相对价值评估模型 (非目标企业的内在价值) 主要用于非上市企业价值评估
市盈率PE模型
关键驱动因素:增长率。适用于连续盈利的企业。
本期市盈率
每股市价0/每股收益0=[股利支付率×(1+g)]/(Rs-g)
预期市盈率
每股市价0/每股收益1=股利支付率/(Rs-g)
评价(默写)
优点
A 数据易取得,计算简单
C 指标综合性较高
D 价格和收益相联系,可以反映收入产出关系
缺点
B 收益是负值,市盈率失去意义
市净率PB模型
关键驱动因素:权益净利率。适用于拥有大量资产且净资产为正值的企业。
本期市净率
每股市价0/每股净资产0=[权益净利率×股利支付率×(1+g)]/(Rs-g)
预期市净率
每股市价0/每股净资产1=[权益净利率×股利支付率]/(Rs-g)
评价(默写)
优点
A 数据易取得
B 市净率极少为负
C 相比净利润,净资产账面价值稳定
D 可以反映企业价值变化
缺点
C 账面价值受会计政策选择影响
固定资产较少的企业(高科技企业)失去实际意义
市销率PS模型
关键驱动因素:营业净利率。适用于销售成本率较低的服务企业。
本期市销率
每股市价0/每股营业收入0=[营业净利率×股利支付率×(1+g)]/(Rs-g)
预期市销率
每股市价0/每股营业收入1=[营业净利率×股利支付率]/(Rs-g)
评价(默写)
优点
B 不会出现负值,适用于亏损和资不抵债的企业
C 稳定、可靠、不易被操控
D 可以反映价格政策和企业战略变化
缺点
D 不能反映成本的变化
修正
修正的市价比率=可比公司市价比率/核心驱动因素
股价平均法(先修后平)
修正平均比率法(先平后修)(优先选择)
评价-缺点
理论上循环论证。资本市场对其他公司估值正确的假设未必正确。
可比公司未必可比。目标公司估值会因指标选择不同而不同。
投资项目
投资项目现金流量构成
建设期
设备购置及安装支出、垫支营运资本
经营期
营业现金毛流量=营业收入-付现营业费用-所得税=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
终结期
变现净收入、变现净损益对现金流量的影响=(账面价值-变现净收入)×T、垫支营运资本的收回
投资项目现金流量影响因素
只有增量现金流量才是项目相关的现金流量
相关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重置成本
投资项目折现率
使用企业当前WACC
假设:项目风险与企业平均经营风险相同,项目筹资结构与公司资本结构相同
可比公司法(经营业务类似)
卸载杠杆再加载杠杆:β÷[1+(净负债/权益)×(1-T)],再计算WACC
投资项目评价和决策
投资项目评价指标 (优缺点)
净现值NPV 反映投资收益
NPV=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0表示股东财富增加
优点:具有广泛适用性
缺点:需事先估计资本成本,绝对值不易比较;比较投资额不同的项目有局限性
净现值指数PI 反映投资效率
PI=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1
优点:消除投资额差异,便于比较
缺点:需要实现估计资本成本,未消除项目期限差异
内含报酬率IRR
NPV=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0时的折现率
优点:无需实现估计资本成本,便于比较。揭示项目本身报酬率
缺点:可能出现无解或多解的情况;再投资报酬率无法等于内含报酬率
回收期PP
优点:可以大体上衡量项目的流动性和风险,动态回收期考虑了时间价值
缺点:未考虑盈利性,容易接受短期项目
会计报酬率ARR
ARR=年平均税后经营净利润/原始投资额
优点:可衡量项目盈利,数据易取得
缺点:账面利润非现金流量,忽视折旧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投资项目决策
独立项目决策
视同多个单一项目决策
互斥项目决策
项目寿命期相同(净现值法NPV)、项目寿命期不同(共同年限法/等额年金法)
对于预计项目年限差别不大的项目直接比较净现值,不需要做重置现金流分析
总量有限的资本分配
按现值指数对全部项目进行排序,在资本总量下找净现值最大的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用税后口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