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植物学
这是一张关于植物学的思维导图,系统梳理了植物学中植物细胞和组织、种子和果实、植物营养、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根及茎的形态、叶的形态等核心知识。
编辑于2025-08-28 16:47:45植物学
植物细胞和组织
细胞
原生质、原生质体
细胞壁-细胞壁特化
细胞膜
细胞基质:细胞器和后含物
细胞器
质体、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圆球体、微体、液泡
细胞骨架系统
植物细胞核:核膜、核仁、核质
植物细胞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细胞分化
细胞脱分化
细胞全能性
植物组织
分生组织
顶端分生组织
包括原生、初生分生组织
侧生分生组织
属于次生分生组织
居间分生组织
属于初生分生组织
成熟组织
保护组织
初生-表皮
次生-周皮
木栓形成层形成后,平周分裂。向外分裂数层-木栓层,内层-栓内层,加上向内分裂产生木栓形成层本身,三者合称为周皮
薄壁组织
机械组织
输导组织
木质部-水分(导管,管胞) 韧皮部-有机物质运输(筛管分子,筛胞)
木质部:管胞,导管分子,纤维,薄壁细胞 韧皮部:筛胞(筛管分子),伴胞,纤维,薄壁细胞
分泌结构
外分泌结构,内分泌结构
种子和幼苗
种子结构
种子
胚珠发育形成
种皮
胚
子叶,胚芽,胚轴,胚根组成
胚乳
种子类型
有胚乳种子
裸子植物都是有胚乳种子
双子叶(蓖麻) 单子叶(小麦)
无胚乳种子
双子叶(蚕豆) 单子叶(慈姑)
种子萌发
种子休眠
种皮限制,胚未成熟,抑制物质的存在
种子寿命
种子萌发
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足够的氧气
过程
吸水膨胀;储存的营养物质的分解和利用;胚的生长;胚根突出种皮;胚轴生长; 幼苗形成(胚:异养-自养)
幼苗类型
子叶出土幼苗
子叶留土植物
后熟作用
根及根的变态
根的类型
主根,侧根;定根,不定根
根系:直根系,须根系
根尖分区
根冠
分生区
伸长区
成熟区
概要
根的初生结构
双子叶根的初生结构
表皮-表皮上有根毛
皮层
外皮层
皮层薄壁细胞
内皮层
凯式带
维管柱
中柱鞘
具潜在分生能力-侧根,不定根,不定芽,部分维管形成层,初期木栓形成层
初生木质部-外始式发育
初生韧皮部-外始式发育
相间排列
薄壁细胞-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
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表皮,皮层,中柱
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维管形成层
次生韧皮部
维管射线
次生木质部
(木栓形成层)
(木栓层,栓内层)周皮
侧根的发生过程
中柱鞘分裂-根原基-分化出顶端分生组织和根冠-伸出母根形成侧根
根的变态
贮藏根,气生根,寄生根
根瘤,菌根
茎及茎的变态
芽
茎
形态特征
茎,节,节间,叶痕,叶迹,皮孔,芽鳞痕,枝条,长枝,短枝
茎类型
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匍匐茎
茎的分支类型
单轴分支,合轴分支,二叉分支,假二叉分支,分蘖
茎尖的分区
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茎的初生结构
双子叶
维管柱
维管束
初生木质部(发育顺序:内始式)
束内形成层(外始式)
初生韧皮部
并列排列
髓
储藏组织
髓射线
位于两个维管束之间的细胞在次生生长时转化成
皮层
薄壁组织,厚角组织(外侧几层),厚壁组织
表皮
表皮毛,气孔器,表皮细胞,角质层
单子叶
表皮,基本组织,维管束
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束中形成层-束间形成层,一起构成维管形成层
木栓形成层
(木栓层,栓内层)周皮
维管柱
次生木质部(木材)
次生韧皮部,木质部外面
束中形成层
年轮
早材,晚材,边材(次生木质部外围部分),心材(次生木质部的内层)
形成过程
维管形成层(形成层):次生分生组织,向外产生木质部,向内产生韧皮部
形成层:由纺锤状原始细胞和射线原始细胞组成
纺锤状原始细胞衍生出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的轴向系统,射线原始细胞衍生径向系统
木本植物茎横切面呈同心环纹,每一环轮纹包括早材和晚材,一年只有一个轮纹就称年轮
叶及叶的变态
功能
光合作用:通过叶绿体合成有机物,为植物提供能量
蒸腾作用:促进根系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维持植物水平平衡
吸收与分泌作用:通过表皮细胞吸收外界物质,同时分泌代谢产物
繁殖作用:部分叶片可进行无性繁殖
叶的形态
叶的组成
完全叶
叶片
叶柄:位于叶片基部,与茎相连
托叶:位于叶柄和茎相连接处,通常细小早落
不完全叶:只具有其中一或两个部分的叶片
单子叶植物的禾本科和兰科的叶没有叶柄和托叶,只有叶鞘
叶片的形态特征
叶序
叶的类型
单叶,复叶
叶形,叶尖,叶基,叶缘,叶脉
叶的结构
叶的内部结构 (被子植物叶的一般结构)
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的细胞组成,具有保护作用,上下表皮均分布气孔
叶肉:含有叶绿体,负责光合作用,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
叶脉:具有输导和支持作用,包含导管和筛管,负责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输
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表皮,叶肉,叶脉
双子叶植物:胚有两片叶,主根发达多为直根系,茎维管束环状排列,网状脉,花常具5/4基数,花粉粒具3个萌发孔
单子叶植物叶的结构(禾本科)
表皮,叶肉无栅栏,海绵组织,叶脉为有限外韧维管束
裸子植物叶的结构(松针)
表皮:一层厚壁的表皮细胞 下表皮:表皮内一至多层木质化的厚壁组织
叶肉组织: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有明显内皮层
维管组织:内皮层以内,有1-2个维管束
单子叶,双子叶植物叶的区别
植物
单子叶植物叶
双子叶植物叶
异
子叶数目: 胚中一片子叶。 胚中两片子叶
根系: 须根系 直根系
茎内维管束:散生,原形成层全部分化为 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 无次生生长
排列成圆筒状,其茎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间有原形成层保留部分,可进行次生生长,使茎加粗
叶脉: 弧形或平行脉 叶脉序为网状脉
花: 3️⃣基数,花粉具单个萌发孔 5 /4基数,具3️⃣个萌发孔
生殖器官-花
花的组成
花柄(花梗):连接茎的小枝,是茎向花输送养料,水分的通道,支持着花,有长,短或无
花托:花柄顶端略膨大部分,着生花萼,花冠等部分,有多种形状
花被:花萼和花冠的合称
子主题
花萼:花最外轮的变态叶,若干萼片组成,茎有保护幼花的作用
花冠:第二轮变态叶,若干花瓣组成,常有颜色和芳香,可吸引昆虫传粉,保护雌蕊雄蕊
雄蕊群:一朵花内所有雄蕊的总称,包括花药,花丝
雌蕊群:所有雌蕊的总称,包括柱头,花柱,子房(心皮是构成雌蕊的单位)
花的形态类型
举例
完全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齐全的花(白菜,桃树);不完全花:却一部分的花(杨树,柳树)
两性花:雌蕊雄蕊都有(月季,白菜 );单性花:早柳,玉米);无性花:向日葵,绣球花)
双被花:花萼花冠都有(桃树);单被花:甜菜,百合);无被花:杨树,柳树
花冠类型,雄蕊类型,雌蕊类型
花序类型
总状,伞房,伞形,穗状,葇荑,肉穗,头状,隐头
花序类型
总状,伞房,伞形,穗状,葇荑,肉穗,头状,隐头
雄蕊的发育和结构
花药和花粉粒
成熟只含有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2-型花粉粒;花药开裂前进行有丝分裂,形成2个精细胞,有一个营养细胞和两个生殖细胞进行传粉,3-细胞型花粉粒
花药和花粉粒的发育过程
雌蕊的发育和结构
柱头:接收花粉的部位;花柱 :花粉进入子房的通道;子房:雌蕊基部的膨大部分(子房壁,胎座,胚珠)
开花,传粉,受精
开花
传粉
自花传粉,异花传粉
受精
(被子植物)双受精:卵细胞,极核同时与2个精子分别完成融合的过程
果实的种类
真果,假果;单果,聚合果,聚花果;肉果,干果,单性结实
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方式
风力传播:草木植物(黄鹌菜)木本植物(木棉)种子具羽毛状附属物,蒲公英的瘦果冠毛展开随风飘扬
水力传播:种子表面蜡质不沾水(睡莲),浮在水面,由溪流或洋流传播
人类和动物的活动传播:鸟类啄食樟科植物后吐出种子,果实被采食后排泄
果实弹力传播:自体传播(乌心石)果实成熟开裂时产生弹射的力量
植物类群
物种
维管植物
蕨类植物:精子器和颈卵器着生于配子体上,明显世代交替
裸子植物:孢子体发达,胚珠裸露,具颈卵器,传粉时花粉直达胚珠,具多胚现象
被子植物:具真正的花,雌蕊,双受精现象,孢子体高度发达,配子体进一步退化
非维管植物
藻类植物:蓝藻门,裸藻门,甲藻门,金藻门,硅藻门,绿藻门,红藻门,褐藻门(海带,紫菜)
菌类植物:真菌门,黏菌门,细菌门(蘑菇,灵芝)
地衣植物:真菌和藻类共生的复合有机体
苔藓植物:叶状体,茎叶体;
孢子植物: 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 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
低等植物:多数生活在水中或阴湿环境; 无根茎叶的分化;生殖器官单细胞结构;其合子脱离母体后直接萌发不产生胎;
主要类群:藻类,菌类,地衣
高等植物:陆生较多,有根茎叶的分化;生殖器官为多细胞结构;其合子形成胚,胚形成新植物体
主要类群:苔藓,蕨类,裸子被子
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
木兰科(玉兰)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毛茛科,桑科,石竹科,锦葵科,葫芦科,杨柳科,十字花科,蔷薇科,大戟科,芸香科,伞形科,豆科,(双子叶第一大科,被子植物第二大科),茄科,旋花科,唇形科,茜草科,菊科(被子植物第一大科),泽泻科,莎草科,禾本科,
豆科植物主要特征
草本或木本;叶:常为羽状复叶,少三出复叶,单叶,互生,有托叶,有的有叶卷须;花:多为蝶形花冠,少假蝶形或辐射对称,雄蕊一般为10,二体雄蕊,边缘胎座;果实:荚果
禾本科植物主要特征
草本或木本植物,有或无地下茎,秆中空有节,很少实心; 单叶,叶具叶片+叶鞘,叶鞘开裂,叶片扁平,平行叶脉,常有叶舌,叶耳; 花序常由小穗排成穗状,总状,圆锥状等,花小,两性,单性和中性; 雄蕊3,花丝纤细,雌蕊1,子房1室含1胚珠,2花柱,柱头常为羽毛状或刷帚状; 果实: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