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急危重症护理学
这是一个关于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思维导图,整合了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知识点,结构清晰,便于学习者系统掌握学科内容与考试要点。
编辑于2025-09-16 16:13:37急危重症护理学
题型
单选20道 多选5道 判断5道 简答题3道23分 案例分析4道47分(每道3问) 思政
一绪论(小题)
急危重症护理学
起源于 19世纪中期 克里米亚战争 南丁格尔
重大事件
20世纪50年代,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促进了什么的发展)铁肺成为最最早的监护病房
20世纪60年代,后期真正的ICU,现代仪器集中
20世纪70年代,急危重症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并且国际化标准化
1988年国家教育部将急危重症确立为护理学科的必修课程
二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院前急救
特点
随机性大(突发事件)
时效性强(白金十分钟)
救护条件差
风险性高
以对症处理为主
体力强度大
社会性强(非医疗部门合作)
公益属性明确(非营利性)
原则
先排险后施救
先施救后转运
转运与监护结合
先复苏后固定
先止血后包扎
先重伤后轻伤
急救与呼救并重
院内与院外衔接一致
现场救护DP18(小题)
患者的转运
转运前的准备(分析性的题)
患者准备
病情评估稳定(心跳骤停不能转运) 告知风险知情同意
转运用物准备
比如除颤仪,简易呼吸器,呼吸机
通信准备
转运位置,病历资料,途中治疗
医院急诊科
重症监护
三灾害救护
急诊分诊
红色(危重伤,生命体征不平稳,需在1h内转运)
黄色(中重伤,生命体征平稳,潜在生命危险,4-6h)
绿色(轻伤,能够行走)
黑色(致命伤,已死亡)
四急诊科救护
急诊绿色通道
救治范围
各种急危重症,需立即抢救的患者
三无人员(五姓名无家属无经费)
批量伤员
要求
有醒目的标志,张贴急救患者优先
24小时接诊,首诊负责制
分级管理
能力受限要请专科会诊,请示汇报制度
抢救后6h内补记口头医嘱
认真登记患者接诊情况
患者平均停留时间<60min
急诊预检分诊(三区四级)
I级:急危患者,立即干预,响应时限为即刻
举例:心跳呼吸骤停、严重呼吸困难、严重心律失常、大出血等,需要立即进行抢救治疗的患者。 意识丧失
II级:急重患者,危及生命或功能衰竭,响应时限为10min
举例:急性心梗、急性脑梗、严重创伤、休克、急性中毒等,病情危重或迅速恶化,需尽快安排救治的患者。
红区
抢救室首选
复苏室(心脏骤停病人首选,没有的话去抢救室)
手术室(外科处理)
EICU
III级:急症患者,潜在生命威胁,响应时限为30min
举例:高热、急性腹泻、轻度创伤、疼痛等,病情急但不危及生命,可在一定时间内安排救治的患者。
黄区
急诊大厅
留观室
IV级:亚急症或非急症患者,亚急症60min,非急症2-4h
绿区
急诊分诊流程
问诊PQRST(疼痛评估)
P诱因
Q性质(绞痛,钝痛,针刺样痛)
R放射
S程度(1-10分)
T时间
能基本判断出患者的病
…
分诊注意事项
生命体征不平稳,先抢救后补办手续
生命危在旦夕者,可以不经过分诊处,直接进入抢救室
定期评价分诊系统,考核培训
出现分科异议,应按照首诊负责制处理
成批伤员,立即上报,启动应急预案
传染病患者,隔离室
身份不明患者,先分诊处理,登记上报,做好保护工作
神志不清者,清点财物,签名上交,清醒后归还
急诊护理评估
初级评估
五重症监护
ICU的收治范围
急性、可逆、经过治疗短期能恢复的患者 (不收治慢性、消耗、不可逆的病人)
存在各种高危因素,治疗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
慢性疾病出现急性症状,经治疗可能回到原来状态的患者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九严重创伤
创伤类型
多发伤
同一致伤因子,两处及以上部位或脏器损伤,其中至少一处危及生命
多处伤
同一致伤因子,同一部位或脏器的两处及以上损伤,eg肝破裂/小肠多处破裂与穿孔
复合伤
两种及以上致伤因子,同时或相继作用于机体
联合伤
膈肌破裂→胸部伤+腹部伤(也是多发伤)
创伤严重度评分ISS=三个最高AIS值的平方相加
院前急救护理
初步评估处置伤者(小点P118)
控制严重外出血:压迫止血每30~60min放松一次,每次放松2-3min
气道评估及处置:清除口腔鼻腔异物/舌后坠→口咽通气管/喉梗阻→环甲膜穿刺
呼吸评估及处置;处理张力性气胸/连枷胸/心脏压塞,吸氧
循环评估及处置:处理低血容量休克:建立静脉或骨髓腔输液通道/抗休克裤/保暖加温
进一步评估处置伤者(猜大题)
转运中处置(猜大题)
十二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
中暑
重度中暑类型
热痉挛
因训练引起短暂间歇痛性的肌肉痉挛,钠盐丢失→低钠低氯血症,最常见于腓肠肌,无明显体温升高
热衰竭(最常见)
液体丢失导致有效血容量不足,体温轻度升高
热射病(最严重)
产热散热失衡→高热>40℃,无汗,意识障碍
经典型热射病:年老年幼体弱,外部环境
劳力型热射病:健康年轻人,环境加高强度劳动 可并发横纹肌溶解→高血钾,肌红蛋白尿
降温
目标
体核温度,在30min内降至39.0°C以下,2h内降至38.5°C以下
措施P149
淹溺
发病机制之一
院前救离出水后ABC
A畅通气道
B人工通气
C胸外按压
院内急救
补液选择
淡水淹溺
控制水的入量 适当补充生理盐水,血浆,白蛋白 纠正高血钾和酸中毒
海水淹溺
给予葡萄糖溶液,低分子右旋糖酐,血浆
限制氯化钠入量
电击伤
局部表现
高压电引起的电烧伤
烧伤面积不大 一个进口多个出口 口小底大,外浅内深,夹心性坏死 血管壁坏死→继发性出血/坏死
低压电引起的电烧伤
进入点流出点,不损伤内脏 椭圆形/直径小/干燥/分界清楚 (常引起室颤)
院内护理
十三急性中毒
催吐
适用于
神志清醒且配合
禁用于
昏迷、惊厥状态
误服强酸强碱及其他腐蚀性毒物
年老体弱者、孕妇
有高血压、冠心病、休克等疾病
原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化性溃疡
洗胃
适用于
催吐无效,不合作,意识障碍者
经口服中毒且未完全清除者
禁用于
持续性惊厥、抽搐
强酸、强碱中毒
主动脉瘤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消化性溃疡
有机磷农药中毒
临床表现
胆碱能危象
毒蕈碱样症状M
平滑肌痉挛,腺体分泌增加 瞳孔缩小,多汗,流涎
烟碱样症状N
前期强直性痉挛 后期肌无力,呼衰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头痛,头晕,共济失调,烦躁,抽搐
中间综合征
发生于急性缓解和迟发性神经症之间 肌无力→呼衰→死亡率高
迟发性多发性神经症
…
病情判断
轻度中毒M,全血胆碱酯酶活力为50%-70%
中度中毒M+N,30%-50%
重度中毒M+N+中枢,<30%
阿托品化(大题)
护理措施P168(重点)
一氧化碳中毒
病情严重程度
轻度中毒:碳氧血红蛋白COHb10%-30%
中度中毒:30%-50%
重毒中毒:>50%
纠正缺氧
氧疗的护理
十四多器官功能障碍
脓毒症
病因P187
感染性因素: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
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及真菌 1/3的脓毒症患者无法确认病原体
非感染性因素(的情况下易发生感染)
严重创伤 烧伤 胰腺炎 休克 自身免疫疾病 缺血再灌注损伤 化脓性感染 恶性肿瘤
救治措施/原则(都得会)
做好病情监测P191(都得会)(心脑肺肝肾+凝血)
MODS
临床特征
继发受损器官与原发损伤部位距离远 序贯性器官损伤(肺往往最先受损),时间间隔>24h
(感染或非感染)的致病因素不是器官损伤的直接原因, 而是经过体内某个过程所介导,在特定的病理环境下发展而来
持续的高代谢状态和能源利用障碍
高排低阻高动力型循环(心排血量达10L/min)
氧利用障碍,内脏器官缺血缺氧
器官功能支持和保护(都得会)(心肺肝肾)
十五危重症患者的感染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临床诊断(至少两项)
①体温>38°C或<36°C
②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10⁹/L或<4×10⁹/L
③气管支气管内出现脓性分泌物
预防(小题)P203
与器械相关的预防措施
与操作相关的预防措施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VCAI
预防(小题)P205
十八急危重症患者的监测
循环系统有创检测
有创动脉压监测
监测途径:首选桡动脉
中心静脉压监测
监测途径:首选右颈内静脉
临床意义
正常值5-12cmH₂0
<2-5→右心房充盈不良/血容量不足
>15-20→右心功能不良/血容量超负荷
神经系统颅内压
正常颅内压
成人5-15mmHg
儿童3.5-7.5mmHg
颅内压分级
<15正常
15-20轻度升高
21-40中度升高
>40重度升高
各系统的监测指标
呼吸系统
气道阻力监测 肺顺应性监测 脉搏血氧饱和度
泌尿系统
血尿酸 血尿素氮 血肌酐 内生肌酐清除率
消化系统
肝功能
碱性磷酸酶 谷丙谷草转氨酶 乳酸脱氢酶 5-核苷酸酶 各种蛋白 胆红素 凝血 血氨
出凝血系统
纤维蛋白 D-二聚体↑→出血
二十机械通气
有创人工呼吸机的基本模式P287
控制通气CV:(没有自主呼吸)完全代替
辅助通气AV:(有自主呼吸)患者的吸气努力能触发
辅助控制通气ACV:时而能触发,时而不能触发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有自主呼吸)减少人机对抗,触发窗内触发有正压通气,触发窗外允许自主呼吸,撤机
压力支持通气PSV:患者吸气,释放气流,克服气道阻力,撤机
持续气道正压CPAP:通气功能正常的低氧患者,防止肺泡萎陷
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高低压水平定时切换
有创人工呼吸机的 使用前准备
有创人工呼吸机 参数设置.(小题)
潮气量VT:5-12ml/kg (避免气道平台压超过30-35cmH₂O)
吸气压力
成人15-20cmH₂O 小儿12-15cmH₂O
呼吸频率:12-20次/分
吸呼比
吸气时间0.8-1.2s 呼吸比1:(1.5-2)
吸入氧浓度FiO₂<50%
(峰值流速:40-60L/min 压力触发-1.5~-0.5cmH₂O;流速触发2-5L/min 报警限/气道峰值压力:+10cmH₂O 呼气末正压PEEP初设5cmH₂O)
气道高压的原因(报警常见)(能判断出)
呼吸道
分泌物堵塞气道、管道积水、管道扭曲打折、 气管导管紧贴呼吸道内壁、气管导管置入过深、气管导管脱出气囊堵塞气道、设置过低; 导管移位等
患者
咳嗽、气道痉挛、人机不协调对抗、气胸、胸腔内活动性出血、呼吸系统顺应性减低(肺水肿、支气管痉挛、肺纤维化等),患者兴奋、激动、想交谈等
呼吸机
参数(高压报警限)设置不当、活瓣故障等
二十二心脏电复律
除颤位置
标有APEX的电极板置于心尖部(左侧腋前线第5-6助间) 标有STERNUM 另一电极板置于心底部(右锁骨中线第二肋间)P312
除颤能量
非同步电除颤
成人
单向波360J
双向波120-200J
儿童
首次除颤2J/kg
第二次除颤4J/kg(更高但<10J/kg)
同步…
医生
操作标准
二十七创伤急救技术
止血注意事项P348相册
标解位时压皮
包扎注意事项P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