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三、客观要件:行为
这是一个关于三、客观要件:行为的思维导图,详细阐述了危害行为、不作为犯的分类以及不作为犯的成立条件等内容,助力您通关法考。
这是一个关于十三、国家出资公司的思维导图,梳理了国家出资公司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管理机构,以及国有独资公司独特的组织机构设置和相关规定。
这是一个关于十二、股份有限公司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股份公司的设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股份发行与转让,上市公司。
这是一个关于十一、有限责任公司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有限公司的设立,股权转让,组织机构,股东会会议制度,董事会与监事会制度,经理,法定代表人,只有一个股东的公司。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客观要件:行为
危害行为
特征
有体性(思想无罪)
有意性
有害性(具有法益侵害性)
判断
危害行为与生活行为的区分
危害行为:行为对法益制造了危险
生活行为:行为对法益没有制造危险
降低危险与替代危险
降低危险的行为不是危害行为
替代危险
概念:指开创新的危险,不过新的危险比原有的危险的危害程度低(仍是危害行为)
可以根据紧急避险或推定的被害人承诺阻却违法性
被害人自陷风险
被害人是危险的实行者、支配者,行为人教唆或帮助被害人自陷风险
如果被害人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则被害人对结果负责(反之,由行为人负责)
主观上,被害人对危险有认识能力(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无认识能力)
客观上,被害人对危险有控制能力(基于自己的意志自由,对危险具有控制、消除或避免的能力)
多数说:放火烧家,救人或贵重物品,放火者负责;救普通物品,救援者自己负责
行为人是危险的实行者、支配者,被害人同意行为人的危险行为
如果行为人满足以下两个条件,行为人对结果负责(反之,由被害人负责)
主观上,行为人对危险有认识能力
客观上,行为人对危险有控制能力(基于自己的意志自由,对危险具有控制、消除或避免的能力)
警察命令醉酒的司机载自己去派出所,司机无控制能力
不作为犯的分类
行为的分类
作为,指违反刑法禁止性规定的行为
不作为,指违反刑法义务性规定的行为
真正不作为犯(不履行作为义务的方式,既可以是积极举动,也可以是消极禁止)
丢失枪支不报罪
遗弃罪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拒绝提供间谍犯罪、恐怖主义犯罪、极端主义犯罪证据罪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不真正不作为犯(既可由作为构成也可由不作为构成)
作为与不作为的判断
不作为:消极地不消除危险
作为
积极地制造危险
制造的危险达到通常性危险的程度
持有型犯罪属于作为犯罪
作为、不作为与故意、过失的关系
作为犯有故意犯罪,也有过失犯罪;不作为犯有故意犯罪,也有过失犯罪
不作为犯的成立条件
负有作为义务(应为)
实质的二分说:对危险源的监管义务和对法益对象的保护义务
对危险源的监管义务
对危险物的监管义务(危险动物、危险物品、危险设施等)
对他人危险行为的监管义务(他人与行为人具有监护、监管关系)
对自己先行行为的监管义务(前提:先行行为对法益创设了危险)
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产生作为义务的条件:多数说,防卫行为若会导致过当结果,则防卫人有防止过当结果发生的义务,否则构成防卫过当,应负刑事责任
防卫行为对第三方造成危险:多数说,不法侵害人和防卫人都有作为义务;少数说,只有不法侵害人有作为义务
紧急避险可以成为先行行为而产生作为义务
犯罪行为可以成为先行行为而产生作为义务
对法益对象的保护义务
特定关系
基于法律规范产生的保护义务
有多个作为义务人的,若第一位的作为义务人不救助法益甚至侵害法益,则不能期待第二位的作为义务人实施救助
基于职务、业务、制度规定产生的保护义务
基于自愿救助行为产生的保护义务
实施了自愿救助行为
法益对象对该行为产生依赖关系
相约共同参加危险活动的,形成危险共同体,对对方产生救助义务
特定领域
行为人是特定领域的管理者
特定领域内的其他人对特定领域的管理者无作为义务
行为人对特定领域内的危险具有排他的支配作用,也即被害人对行为人形成依赖关系
具有作为可能性(能为)
具有履行作为义务的能力和条件
不履行(不为)
前提条件:结果避免可能性
等价性(程度)
不作为与对应的作为犯罪具有等价性,才能构成犯罪(从客观危害性和主观恶性来判断)
客观危害程度的判断标准:行为人对危险的支配程度
主观要件
事实认识错误
行为人对产生作为义务的基础事实存在认识错误,属于关于事实的认识错误,会排除行为人的犯罪故意
有过失的定过失犯罪,无过失的不构成犯罪
法律认识错误
行为人对产生作为义务的基础事实没有认识错误,但对是否产生刑法上的作为义务存在认识错误,属于关于法律的认识错误,不会排除行为人的犯罪故意,不能免责
故意的不作为犯也有既遂、未遂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