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腹腔动脉系统
这是一篇关于腹腔动脉系统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腹主动脉,腹腔干(T12-L1),胰腺动脉,肠系膜上动脉(SMA),肠系膜下动脉(IMA),肾脏动脉,腹主动脉侧支。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马克思主义原理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消化系统常见病
数据结构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腹腔动脉系统
腹主动脉
解剖位置
起始:T12下缘接胸主动脉
终止:L4分叉为髂总动脉
毗邻结构
右侧:下腔静脉
前方:胰/十二指肠水平部
临床要点
动脉瘤修复术需优先处理内脏动脉
肾上型动脉瘤需膈下阻断
腹腔干(T12-L1)
三大分支
胃左动脉
分布:食管腹段+胃小弯
变异:可能发出副肝左动脉
肝动脉
肝总动脉
分支
胃十二指肠动脉
胰十二指肠后血管弓
胰十二指肠终末支/前血管弓
胃网膜右动脉
供应胃的主要血管
肝固有动脉
可以相当短或不存在,
其他分支
胃右动脉
可起自肝动脉任何位置,与胃左动脉吻合
胆囊动脉
可起自肝右动脉63.9%、肝动脉32.4%、胃十二指肠动脉2.6%
十二指肠上动脉
可起自胃十二指肠动脉27%、肝总动脉20%、肝右动脉13%、胆囊动脉10%
肝动脉解剖变异复杂,大致平行于门静脉,到达到肝门处
肝右动脉
肝左动脉
其他分支与链接
镰状动脉
将肝左叶分为内段和外段,通过脐上隔膜将肝脏与腹前壁相连,起自肝中动脉,肝左动脉
肝中动脉
专给肝脏第IV段供血
肝动脉膈动脉连接
肝外周脓肿、膈下及肺底炎症过程可形成血管沟通
脾动脉
最长分支,胰上缘走行分成5支或更多进入脾门,栓塞需保留胃短动脉侧支正常直径5.6mm,脾功能亢进时可扩打3~4倍,滋养胰体和胰尾的血管大多起自脾动脉
变异
8种不同变异
I型,经典腹腔干:肝胃脾干以共干起自腹主动脉分三种亚型,肝脾共干、胃脾共干、三叉
II型,肝脾共干
III型,肝胃共干
IV型,肝脾肠系膜干
V型,胃脾干
VI型,腹腔肠系膜干
VII型,腹腔结肠干
VIII型腹腔干缺如
胰腺动脉
与其他脏器不同,没有门,接受起自几个重要血管动脉的血供
胰十二指肠动脉
被两套动脉弓环绕,胰十二指肠前后动脉弓
胰背动脉
大多起源于脾动脉,也常见于腹腔干分叉或肝总动脉及其他
胰大动脉
给胰体部供血
胰尾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SMA)
供应所有小肠、右半结肠、大部分横结肠
分支结构
胰十二指肠下动脉
空回肠动脉→全部小肠
回结肠动脉→右半结肠、阑尾供血
中结肠动脉→横结肠
肠系膜下动脉(IMA)
供应横结肠的左侧1/3、降结肠、乙状结肠、部分直肠
左结肠动脉→降结肠
乙状结肠动脉→降结肠、乙状结肠
直肠上动脉→直肠上部
肾脏动脉
肾外动脉
解剖特征
左肾动脉起始高于右肾动脉,在第1、2腰椎之间,变异较肾静脉常见
肾动脉血供类型
肾门动脉,在肾门起始部进入肾脏
肾门外动脉,肾门外进入肾脏
上极动脉在上极进入肾脏
下极动脉,下极进入肾脏
背膜及肾周侧支循环
上背膜动脉,肾上腺下动脉发出或肾动脉主干或其他
中背膜动脉,肾动脉或肾门主要分支
下背膜动脉,起自睪丸动脉和下极动脉
腹主动脉侧支
膈下动脉
发出细小的肾上腺支供应肾上腺上部
肾上腺动脉
血运由三组动脉供血,肾上腺上动脉、下动脉、中动脉,
腰动脉
每侧通常由4条在腰椎后面走行支后腹壁,背支供应腰部肌肉、关节、皮肤;脊髓支进入椎间隙供应椎体;肌支供应附近肌肉、筋膜、骨、关节。
骶正中动脉、髂总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