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刑法的效力范围
刑法的效力范围,完整思维导图,刑法的适用效力,也称刑法的适用范围,指刑法适用于什么地域、什么人、什么时间以及是否有溯及力的效力,包括空间效力和时间效力。空间效力主要涉及国内刑法与国际刑法以及国外刑法的关系,时间效力主要涉及新旧刑法的关系,且刑法的适用效力事关国家主权。
该思维导图系统梳理了犯罪主观方面的关键要素,涵盖罪过、目的与动机、认识错误三大核心内容,知识点系统且全面,适合做复习资料。
该思维导图了犯罪主体相关的法律概念、规定和分类等内容,有助于考生对法律知识中犯罪主体部分的理解和记忆,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下哦!
这张思维导图详细阐述了刑法中犯罪客观方面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危害行为、客观方面的其他要素以及危害结果等内容,帮助您熟悉知识要点,加强记忆。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下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刑法的效力范围
概念
刑法的适用效力,也称刑法的适用范围,是指刑法适用于什么(地域)、什么(人)和什么(时间)以及是否有(溯及力)的效力。 其包括(空间)效力和(时间)效力。空间效力主要涉及国内刑法与国际刑法以及国外刑法的关系。时间效力主要涉及新旧刑法的关系。 刑法的适用效力事关国家主权。
空间效力
指刑法适用的地域和对人范围,解决刑事管辖权问题。
刑法空间效力的原则分为一般原则和特殊原则两大类,一般原则包括属地管辖原则,属人管辖原则,保护管辖原则和普遍管辖原则,特殊原则主要有登记国管辖原则和永久居所或营业地原则
4大原则
属地原则
概念:以地域为准
法条:《刑法》第6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解读:领域包括领陆、领水、领空、底土,以及船舶、航空器(无论位于何处)。
特别规定有哪些:
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刑法》第11条)。 民族自治地方可以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和本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制定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施行(《刑法》第90条)。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除国防、外交等少数领域外,刑法不适用于港澳地区,由本地法律管辖。台湾地区目前适用其本地刑法。
属人原则
概念:以人的国籍为标准
法条:《刑法》第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解读:
领域外一般公民:犯本法规定之罪,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即酌情处理)。
领域外特定公民: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领域外犯罪,一律适用本法(必须追究)。
港澳台地区公民:由于“一国两制”,港澳台地区公民在领域外犯罪,原则上适用本地法律,但涉及国家安全等特定犯罪时,可能适用《刑法》(如《香港国安法》相关规定)。
领域内必须追究
保护原则
概念:侵害本国国家或公民利益
法条:《刑法》第8条: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解读
适用条件: 犯罪对象:针对中国国家或者公民。 刑罚要求: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双重犯罪: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也应当受处罚(即犯罪地法律也认定为犯罪)。
普遍管辖原则
概念:以保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为标准
我国的法律规定
法条:《刑法》第9条: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
罪行范围: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如 genocide、战争罪、海盗罪、恐怖主义罪等)。 条约义务:中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管辖权。 犯罪人在中国境内:通常要求犯罪人在中国境内,否则需要通过引渡或国际合作。
对外国判决的承认
法条:《刑法》第10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态度:
是什么:中国原则上不承认外国刑事判决的效力(即不适用“一事不再理”原则),但考虑到国际司法合作和人道主义,可以酌情处理。 条件: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即避免双重惩罚)。
时间效力
含义:指刑法生效和失效的时间,以及刑法是否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生效时间:刑法自公布之日起生效,或者由法律明确规定生效日期(如《刑法》于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子主题
失效时间:刑法可通过新法明文废止或自然失效。
溯及力:采用“从旧兼从轻”原则(《刑法》第12条): 行为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旧法。 行为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但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罚较轻的,适用新法。 新法施行前的行为,依照旧法应当追究的,适用旧法,但如果新法处罚较轻,适用新法。
特殊情况: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通常遵循从新原则,但不得加重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