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宋代文学
专升本语文宋代文学最全知识点,汇总了宋代文学的主要体裁、代表作家及作品、文学流派和特点等信息,只需背就完了。
编辑于2025-10-17 21:42:45宋代文学
一.词
北宋
前期
柳永(成就最高,贡献最大)
别称:“柳七”“柳屯田”“奉旨填词柳三变” “才子词人,白衣卿相” 地位:北宋第一位专力写词的人,婉约词派的重要代表。 贡献:制作大量的慢词长调等。 词作:内容:多写城市繁华景象、市民情事及自己漂泊江湖的感受, 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风格:他创造性地将铺叙和白描手法用于填词;语言上将日常 口语和俚语入词。 评价:词作在宋元时期流传最广,“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代表作:词作:《八声甘州》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苏轼 《望海潮》 《雨霖铃》 词集:《乐章集》
晏殊(婉约派)
中期
苏轼(最主要的词人)
称谓:“东坡居士”,“诗神” 地位:北宋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 “唐宋八大家”之一 词作:以诗为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冲破了 诗庄词媚的界限,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另立豪放一派; 使词发展到“无事不可言,无意不可入”的境地。 诗作: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开拓宋诗的新境界,代表宋诗 最高水准。 散文: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代表了宋文的最高成就。 并称:词作:“苏辛(弃疾)” 诗作:“苏黄(庭坚)” 散文:“欧(阳修)苏” 千古文章四大家/散文四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 “三苏”(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苏轼、苏辙 名作:《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寓意高远,运笔空灵”(陈廷焯)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与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并称宋代悼亡词双璧 《江城子·密州出猎》第一首豪放词, “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留侯论》《文与可画笈“(yún dāng)谷偃竹记》 词集:《东坡乐府》
后期
秦观
称号:字少游、太虚,“淮海居士”、“秦七”。 地位:婉约派的代表作家,其词被认为是婉约派的正宗。 词作:内容:男女情爱的悲苦、失志文士的幽怨 风格:婉约纤细、柔媚清丽 并称:“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秦七黄九”秦观、黄庭坚 名作:《鹊桥仙》“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周邦彦北宋词的“集大成者”,格律词派之先导"
南宋
前期
李清照(成就最高)
自号:“易安居士”“三瘦词人” 地位:“当行本色”的婉约正宗,婉约派词人“宗主”。 南宋前期词坛成就最高的女词人。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 词作:“易安体”(化俗为雅,清婉疏淡,语言深湛,自然清新,精美雅 洁),“寻常语度八音律”,善用白描手法,她将婉约 风格发展到了顶峰。 以宋室南渡(两宋之交)为界 前期:闺中生活―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清丽明快 后期:流离生活—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凄凉沉痛 主张:“词,别是一家”( 《词论》),进一步确立了词体的独立地位。 合称:“济南二安” 李清照号易安、辛弃疾字幼安,二人皆系济南人 作品:《漱玉集》 ( 《漱玉词》) 《永遇乐·元宵》。 《声声慢(寻寻觅觅)》“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三瘦词人”:“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张孝祥
字号:号“于湖居士” 地位:上继苏轼,下开辛弃疾的豪放派词人 名作:《念奴娇·过洞庭》
中期
辛弃疾
字号:字幼安,号“稼轩居士”。 地位: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南宋词坛一代大家。 贡献:以文为词,独创“稼轩体”,在两宋词坛“屹然另立一宗”。 “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 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贡献 宗,迄今不废。”《四库全书总目·稼轩词提要》 词作:内容:报国之志和失意之悲,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 神。 风格:豪放雄健(兼有沉郁、明快、悲壮、妩媚),“稼轩体”。 合称:“苏(轼)辛”“济南二安”(辛弃疾、李清照) 评价:“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作品: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词集:《稼轩长短句》 文:《美芹十论》 《九议》
姜夔(雅词之典范)
后期
“幸派”
词作感时伤世,情调沉痛悲郁,词风豪迈粗犷
“姜派”
重格律技巧,词作凄凉哀怨,格调空灵低婉
二.诗
北宋
前期
“白体”
效法白居易诗风
“晚唐体”
师承贾岛(郊寒岛瘦)、姚合
“西昆体”
推崇李商隐
中期
梅尧臣
宋诗的开山之祖,平淡深远、意新语工
苏轼
宋诗的最高水准
后期
“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登快阁》、晁补之、张耒、秦观
陈师道
朴拙生涩
南宋
前期
江西诗派
一祖:杜甫
三宗:黄庭坚 开创者(开山之祖) 陈师道 陈与义 南宋前期创作实绩最为突出
中期
“中兴四大家”(师承江西诗派)
杨万里(诚斋体) 范成大 尤袤
陆游
称谓:“放翁”“小太白” 地位:南宋最杰出的诗人。 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存9300余首 合称:“中兴四大家/南宋四大家” 诗风:雄健悲壮 作品:文集《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词作《钗头凤(红酥手)》 诗作《沈园二首》
后期
文天祥
爱国诗人 名作《过零丁洋》《正气歌》
三.散文(古文)
"宋文以古文为主,古文: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统一
唐宋八大家(“一韩一柳一欧阳,三苏曾巩带一王”)中,宋占其六
欧阳修
称谓: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 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地位:北宋初年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领导者。 合称:“唐宋八大家”之一、“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柳欧苏)”之一 主张:明道、致用、事信、言文 创作风格:六一风神 作品:《新五代史》 《朋党论》 《五代史伶官传序》 文体:史论文 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取决于 执政者的思想行为。) 《梅圣俞诗集序》
王安石
称谓:“半山老人” 地位:“唐宋八大家”之一、“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列宁) 主张:“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 诗作:早期:注重现实民生,精于议论,峭刻简劲 晚年:讲求技巧法度,诗律精严,兴象玲珑(“半山体”) 作品:《读<孟尝君传>》被誉为“千秋绝调”
苏轼
代表了宋文的最高成就
苏辙、苏洵、曾巩
四.小说
话本小说
中国白话小说的开端
标志着“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