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级会计实务87分笔记--外币折算和借款费用
中级会计实务87分过了,备考时,使用思维导图做笔记,通过对比记忆,记相同的和不同的,在考得很多知识点的时候,更改通过逻辑去校验自己是否做对。常看常新,每次都更深程度的理解其背后的逻辑。
编辑于2025-10-31 18:06:19中级会计实务87分过了,备考时,使用思维导图做笔记,通过对比记忆,记相同的和不同的,在考得很多知识点的时候,更改通过逻辑去校验自己是否做对。常看常新,每次都更深程度的理解其背后的逻辑。
中级会计实务87分过了,备考时,使用思维导图做笔记,通过对比记忆,记相同的和不同的,在考得很多知识点的时候,更改通过逻辑去校验自己是否做对。常看常新,每次都更深程度的理解其背后的逻辑。
中级会计实务87分过了,备考时,使用思维导图做笔记,通过对比记忆,记相同的和不同的,在考得很多知识点的时候,更改通过逻辑去校验自己是否做对。常看常新,每次都更深程度的理解其背后的逻辑。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中级会计实务87分过了,备考时,使用思维导图做笔记,通过对比记忆,记相同的和不同的,在考得很多知识点的时候,更改通过逻辑去校验自己是否做对。常看常新,每次都更深程度的理解其背后的逻辑。
中级会计实务87分过了,备考时,使用思维导图做笔记,通过对比记忆,记相同的和不同的,在考得很多知识点的时候,更改通过逻辑去校验自己是否做对。常看常新,每次都更深程度的理解其背后的逻辑。
中级会计实务87分过了,备考时,使用思维导图做笔记,通过对比记忆,记相同的和不同的,在考得很多知识点的时候,更改通过逻辑去校验自己是否做对。常看常新,每次都更深程度的理解其背后的逻辑。
外币折算
1. 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1.1. 记账本位币的确定: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考虑因素: ①收入:所选择的货币能够对企业商品和劳务销售价格起主要作用,通常以该货币进行商品和劳务销售价格的计价和结算 ②支出:所选择的货币能够对商品和劳务所需人工、材料和其他费用产生主要影响,通常以该货币进行这些费用的计价和结算 ③融资:融资活动获得的资金以及保存从经营活动中收取款项时所使用的货币
1.2. 境外经营
定义:①在境外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 ②境内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或者分支机构,但采用不同于企业的记账本位币
1.3. 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除了考虑企业选择记账本位币需要考虑的因素,还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考虑因素 选择相同记账本位币 选择不同记账本位币 境外经营对其所从事的活动是否拥有很强的自主性 无自主性 有自主性 境外经营活动中与企业的交易是否在境外经营活动中占有较大比重 比重较大 比重较小 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否可以随时汇回 直接影响 不影响 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足以偿还其现有债务和可预期的债务 不能偿还 可以偿还
1.4. 记账本位币变更的会计处理(会计政策的变更)应当采用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
2.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2.1. 有关概念
汇率--定义--两种货币相兑换的比率,是一种货币单位用另一种货币单位所表示的价格,账面价=外币金额*期末汇率 表示方式:①买入价(银行从顾客买进外币的价格);②卖出价(银行卖给顾客外币的价格);③中间价(银行买入价与卖出价的平均价,即期汇率)
外币交易--企业发生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包括买入或者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务、借入或者借出外币资金和其他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
2.2. 初始确认
一般外币交易--采用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
特殊外币交易--外币投入资本--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 外币兑换 企业买入外币 企业卖出外币 借:银行存款--外币 (外币金额x中间价)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 (外币金额x买入价)(差额) 财务费用 (差额) 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人民币 (外币金额x卖出价) 贷:银行存款--外币 (外币金额x中间价)
2.3. 期末调整或结算
项目
交易日
期末(换算汇率)
汇兑差额去向
货币性项目(含应收项目、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
交易日即期汇率
期末即期汇率
财务费用
非货币性项目(含预付、预收款项)
以历史成本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
交易日即期汇率
交易日即期汇率
无汇兑差额
存货
交易日即期汇率
期末即期汇率(用于计算可变现净值)
资产减值损失
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日即期汇率
期末即期汇率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交易日即期汇率
期末即期汇率
其他综合收益
宣告发放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收到股利时候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财务费用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美元
3.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
3.1. 外币财务报表 折算汇率
报表项目 --折算汇率 资产负债表 资产类、负债类-------------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 期末账面价=外币金额*期末即期汇率 所有者权益类的未分配利润--通过倒挤而非折算得出; 其他---发生时的即期汇率 利润表收入类、费用类-------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
3.2. 折算差额 ①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应在“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中列示(企业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②若境外经营为子公司 a.母公司承担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在其他综合收益列示 b.少数股东承担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计入少数股东权益
3.3. 母公司实质上拥有对子公司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差额转入“其他综合收益”
3.4. 处置境外经营--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自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要区分2个折算, 一个是外币交易业务的折算,期末计量要区分货币性还是非货币性; 另一个是外币报表折算,要区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货币性项目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的负债。 货币性资产: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等 货币性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等
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预收账款(合同负债)、预付账款、合同资产等
借款费用
1. 概述
1.1. 借款费用的范围--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借款手续费、佣金等)、汇兑差额,权益性融资费用不属于借款费用 借款的范围:专门借款(有明确用途)&一般借款(无明确用途)
2. 确 认
2.1. 原则:借款费用资本化or费用化--只有发生在资本化期间的借款费用,才允许资本化
2.2. 资本化期间: 开始--同时满足“花钱”、“借钱”、“动工”3 个条件,取3个中最晚的时点。 资产支出已发生(花钱)、借款费用已发生(借钱)、必要的实体建造或生产工作已开始(动工) 花钱:花自有资金、承担有息负债都算,不要求花借来的钱; 暂停--必须同时满足:非正常中断+连续超过3个月,必须暂停资本化, 专项借款暂停资本化的利息收入抵减“财务费用” 非正常中断:管理不善+不可预见因素(地震、火灾等) ①企业与施工方发生质量纠纷;②工程、生产用料没有及时供应;③资金周转困难; ④施工、生产发生安全事故:⑤发生与资产购建、生产有关的劳动纠纷。 正常中断:必经的生产环节+可预见的季节性因素(雨季、冻季) ①正常测试、调试停工;②因雨季或者冰冻季节导致的停工。 停止--一般情况: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应当停止资本化 特殊情况:①分别建造+分别完工+分别可供使用或可对外销售--分别停止资本化 ②分别建造+分别完工+整体完工可使用或可对外销售--整体完工停止资本化
3. 计量
3.1. 取得时: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借款--本金
3.2. 专门借款
资本化金额=资本化期间全部利息支出-资本化期间未动用部分闲置收益 费用化金额=费用化期间全部利息支出-费用化期间未动用部分闲置收益
3.3. 一般借款
1.资本化金额=实际占用金额x年平均利率 x资本化期间占用月数/12 =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x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 =Σ(每笔一般借款资产支出金额x资本化期间占用月数/12)x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 资本化率 原则:只有一笔一般借款,资本化率为该一般借款利率; 一笔以上的一般借款,资本化率为加权平均利率 公式:加权平均利率=实际总利息/∑(每笔本金x存续月数/12) 2.费用化金额=一般借款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
3.4. 分录
专门借款,资本化 化期间 借:在建工程 (资本化金额) 银行存款 (闲置资金收益) 贷:长期借款--应付利息
专门借款,费用化期间 借:财务费用 (费用化金额) 银行存款 (闲置资金收益) 贷:长期借款--应付利息
一般借款 借:在建工程(资本化金额) 财务费用(费用化金额) 贷:长期借款--应付利息
4. 外币借款
4.1. 外币专门借款--借款本金及利息的汇兑差额--资本化期间资本化--非资本化期间费用化 其他外币借款--借款本金及利息的汇兑差额--全部费用化(体现重要性,简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