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研究技术要求
这是一篇关于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研究技术要求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中药质量控制的特点,中药质量控制指导原则体系,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研究与要求。
这是一篇关于药品注册受理审查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注册受理审查流程,注册受理审查要求,注册受理审查关注点。
这是一篇关于药品注册申请电子申报资料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申报资料准备、申报资料提交、申报资料接收、申报资料使用(注册受理、审评审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研究技术要求
中药质量控制的特点
中药研发路径
中医药理论指导
长期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临床实践证明有效
一般来源于中医临床实践
个体用药——临床实践——群体用药——中药新药
通过多种成分、多系统、多途径、多靶点的综合调节,实现患者临床实践
传统质量控制
商业化生产后的质量控制
现行的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难以有效控制产品质量
How to do?
保证药材基原、用药部位、饮片炮制工艺准确
不同研发路径、不同类别的中药质量控制侧重点不同
应根据研发路径进行工艺优选
多角度、多指标研究确认药品的关键质量属性,进行整体质量控制体系
建立药材/饮片-中间体(中间产物)-制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
质量标准应以实现中药质量的稳定可控为目标,根据产品特点建立反映中药整体质量的控制指标。
中药质量控制指导原则体系
中药注册管理政策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2016.12.25)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9.08.26)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2020.3.30)
《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2020.3.30)
《中药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2020.9.29)
《药品标准管理办法》(2023.7.4)
《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2023.2.10)
《药品上市后变更管理办法(试行)2021.1.12》
《已上市中药变更事项及申报资料要求》(2021.2.23)
中药注册分类
依据
1.中药创新药
1.1中药复方制剂
1.2单一提取物及其制剂
1.3新药材及其制剂、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
2.中药改良型新药
2.1改变已上市中药给药途径
2.2改变已上市中药剂型
2.3增加功能主治
2.4生产工艺或辅料改变因其药用物质或药物吸收、利用明显改变的
3.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
3.1按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管理的中药复方制剂
3.2其他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
4.同名同方药
中药质量控制指导原则
中药质量控制指导原则体系的特点
构建从药材/饮片到制剂生产全链条,从药物研发到上市后变更研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质量控制体系
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研究与要求
根据各类药物特点进行质量控制
形成涵盖各类中药研发的指导原则体系,各类中药指导原则均遵循中药质量控制特点和要求,促进中药研发。
中药制剂的研究设计
人用经验总结
处方药味组成及用量
毒性药味(或潜在安全性)
剂型选择
工艺路线选择等
源头控制
药材基原、药用部位
饮片炮制
辅料关联审评等
生产工艺控制
前处理(粉碎、灭菌等)
提取工艺
分离工艺(如沉淀、过滤等)
纯化工艺
浓缩工艺
干燥工艺
成型工艺等
标准体系和整体质量控制
药材、饮片、中间体及制剂质量标准
有效成分、指标成分、以及能够反映产品整体质量特征的质控方法(如大类成分、指纹或特征图谱)等
制剂稳定性研究及包装材料的选择等研究
研究的关联性系统性
处方研究
工艺研究
稳定性研究
非临床安全性研究
临床研究等
上市后变更
质量源于设计
强化源头质量控制,明确中药新药用药材、饮片质量控制要求
加强药材、饮片的质量控制
药材、饮片的质量研究与质量标准
控制安全性风险
保证药材资源可持续利用
可以通过均一化减少制剂批间质量波动
药材好,药才好
重视生产过程控制
《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遵循中医药理论,尊重传统用药经验
体现“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
以临床价值为导向,设计工艺路线和药物剂型
理解产品的关键质量属性和量质传递,确定关键工艺参数
建立能满足产品质量设计要求且工艺稳健的设计空间
确立质量控制策略和药品质量标准体系
注重整体质量评价
工艺持续改进
合理选择制剂质量控制项目
建立适合重要特点的评价指标、质量控制方法和策略
关注研发过程中的关键批次样品
针对中药质量控制点特点,关注研发过程中毒理研究用样品、临床试验研究用药品的制备,以及作为注册审评证据的人用经验所用药物的研究。
质量控制分阶段要求
申请临床试验
固定处方药味和给药途径;明确药材基原及药用部位、饮片炮制方法、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基本可控。
III期临床试验前
临床试验所用样品一般应采用生产规模制备的样品,生产应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继续完善药材、饮片以及制剂质量标准
申请上市许可
应完成全部要学研究工作,明确生产工艺及关键工艺参数的合理范围,建立基本完善的质量控制方法,保证上市后药品与确证性临床试验样品质量一致。
上市后研究
应当积累生产数据,继续加强质量控制研究,持续修订完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不断提升药品质量。
变更研究与评价
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改进已上市中药,提升中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