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财政思维导图
下图详细地梳理了中级经济师中财政的知识内容,包括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财政支出、财政收入、税收制度、政府预算、财政管理体制、财政政策等。
编辑于2021-09-12 22:27:07财政
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公共物品的定义及其融资与生产
公共物品的含义及其特征
含义:保罗萨缪尔森,美国提出,不减少其他人的份
纯公共物品
非竞争,主要特征
非排他,派生特征
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
私人物品:市场交易
公共物品:强制性的政治交易(投票)
公共物品的融资与生产
融资
政府融资
难多样化
私人融资(自愿)
数量不足,结构不平衡
联合融资
政府税收等鼓励
生产
政府生产
政治家
合同外包
私人厂
其他方式
特许经营,合同委托等
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
决策制度
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核心
融资制度
生产制度
受益分配制度
市场与政府的经济活动范围
市场系统的组成
政府
居民
企业
市场机制
市场的基本规律就是供求规律
政府经济活动范围
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
矫正外部性
维持有效竞争
调节收入分配
稳定经济
财政的基本职能
财政的三大基本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好钢用在刀刃上
政府执行职能的需要
准公共物品和服务开支
资源引导性支持
收入分配职能,公平
明确市场和财政范围和界限
加强税收调节:直接调节和强制性
转移支付
公共支出
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供求平衡
税收,补贴,贴息,公债,调节投资水平
税收调节消费水平和结构
投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
公共选择理论
含义:政府失灵的理论
产生:詹姆斯布坎南,戈登塔洛克,美国
基石
个人主义方法论
眼界
经济人假设
利己
政治过程也是交易
少数服从多数
政府失灵的表现形式
选民“理性的无知”和“理性的非理性”
不关心,有信息也不关心
政治家选票极大化
只符合中间选民,有违社会公正
投票循环
选项超过三个,选民多余三个是,所有的投都是有缺陷的
官僚体系无效率
最大化本部门利益
预算拨款相交换
利益集团与寻租
12.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及其分类
财政支出的含义
政府的活动
理解财政数据
支出规模,参与经济活动的程度
支出结构,支出收益格局
支出经济性质,结构调整/宏观调控
财政支出分类方法
编制政府预算
支出功能分类
支出经济分类
明细
经济性质
购买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
我国财政支出类型
功能分类
类
款
项
经济分类
类
款
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增长趋势
衡量财政支出的指标
绝对规模,当年/不变价格算
相对规模
占GDP比重,干预经济的程度
中央/全国财政,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程度
财政支出变化的指标
增长率
弹性系数
与GDP相比
边际倾向
与GDP相比
工业化国家财政支出规模化的历史趋势
持续增大,保持较高水平
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
德国的瓦工扩大了家业,找了高级保姆
英国的脾胃在楼梯上和下午茶
美丽的马来,马上发展经济
非洲的鲍鱼拿到美国卖拖后腿
我国财政支出矛盾与支出结构优化
财政支出总量快速增长,支出结构有所调整
经济建设-->公共物品+服务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
购买性支出占比长期偏大,转移性支出处于较低水平
投资性支出占比,相对消费性支出更大
社会学支出的比重,增加数量改善质量
按照公共财政要求优化中国的财政支出结构
比对以上三项
财政支出绩效考评
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含义
效果,影响,效率
主体,政府
对象,用钱部门
内容,公共委托-带来事项
原则:3E, 经济,效率,效果,公平
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内容与方法
合规,合理,有效
目的:合理配置资源,优化支出结构,规范资金分配,提高资金效率
原则
统一领导:财政部
分类管理
客观公正
科学规范
内容:制定目标-建立考评指标体系-采用管理措施-考核评价-提高预算水平
方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价法,成本效益分析法
指标选择:相关经济可重要了。
绩效评价范围与重点拓展
范围:各级预算单位和所有财政资金
整体支出和政策,制定,管理方面
13.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的含义与分类
财政收入及其分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税收
强制性
社会缴款
可强制可自愿
赠与收入
非强制性
其它收入
我国
税收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非税收入
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
债务收入
转移性收入
衡量财政收入的不同口径
最小
仅税收
小
最为常用,我国统计年鉴对外公布
税收+纳入财政预算的非税收入
不包括政府债务收入和社会缴款
中
一般财政预算+社会保障缴费收入
大
全部政府收入
财政集中度与宏观税负
含义:宏观税负
口径
税收/GDP
财政收入/GDP
财政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社保收入/GDP
税收
税收的基本含义
政治权利,参与单位和个人财富分配,强制,无偿取得财政收入
税收的基本特征
强制性
凭借政治权利,通过法律形式
无偿性
固定性
征纳标准
拉弗曲线与征税的限度
征税有禁区
税负转嫁
税负转嫁的方式
前转
最普遍,流转税上
后转
混转
消转
旁转
后转(税收资本化)
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
供给与需求弹性
商品性质
必须品容易转嫁
课税与经济交易的关系
与经济交易无关不容易转嫁
课税范围的大小
范围大不容易转嫁
国债
国债的特征
有偿,自愿,灵活,风险小
国债的种类
地域
内债
外债
时间
短期 1 年以内
中期 1~10年
长期
>10年
利率
固定
可变
流通
上市国债,多为中短期
非上市国债,多为长期国债
本位
货币
实物,通货膨胀时用得多
国债的政策功能
弥补财政赤字
各国的普遍做法,对经济影响小
筹集建设资金
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调控宏观经济
国债的负担与限度
负担
认购者
债务负担人
纳税人负担
代际负担
限度
国债绝对规模
国债余额,历年累积债务的总规模
当年发现国债的总额
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国债总额
国债相对规模
国债负担率
国债累积余额/GDP
发达国家<60%, 发展中国家<45%
债务依存度
当年债务收入/当年财政支出
国际公认:15%~20%
李嘉图等价定理
国债等于税收,有害
国债的制度
发行
发行条件
国债种类
发行日期
发行权限
发行对象
发行方式
公募招标
承购包销
直接发行
随买发行
偿还
抽签分次偿还
到期一次性偿还
转期偿还
发行新国债
提前偿还
市场购销
市场交易
发行市场
一级市场
流通市场
二级市场
现货交易
最普遍,最常用
回购交易
约定期限赎回
期货交易
期权交易
国债市场的功能
实现国债的发行和偿还
调节社会资金的运行
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
14. 税收制度
税制要素和税收分类
税制要素
纳税人
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课税对象
目的物
不同税种的主要区别,规定了政府可以对什么征税
税率
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高低体现了征税的深度
比例税率
不管数量大小按统一比例
定额税率
按量计算
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
超额累进
纳税环节
纳税期限
减税免税
违章出来
纳税地点
分公司汇总总公司缴纳
税收分类
课税对象
流转税
我国主体税种,占60%
增值税
消费税
所得税
个人
企业
财产税
房产
车船税
契税
资源税
资源税
土地使用税
行为税
印花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
计量标准
从价税
价格,如增值税,所得税
从量税
数量,重量,体检,如啤酒,汽油等
税收与价格的关系
价内税
税费是否包含在销售价格内
价外税
增值税在零售之前都是价外税
能否转嫁
直接税
如个人所得,企业所得,财产税
间接税
税收管理和使用权限
中央税
消费税和关税
地方税
契税,房产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
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口诀:增企人
流转税
流转税的主要特点
普遍
流转额和交易额为计税依据
普遍用比例税率
分类
增值税
特点
逐环节征税,扣税,最终消费者承担全部税款
不重复征税
税基广阔,普遍性连续性
优点
平衡税负,促进公平竞争
进出口
财政收入稳定及时
相互制约,交叉审计
分类
消费型
一次性抵扣固定资产税,优惠力度大
收入型
分期抵扣
生产型
不允许抵扣
征收范围,纳税人
生产,批发,零售,进口,1.2.3产业
一般纳税人,满足其中之一都可以
>500w 销售额
自愿
健全的财务体系
小规模纳税人
个人,非生产,不经常应税,已经认定一般纳税人不能转成小规模纳税人
税率,征收率
一般纳税人
13%: 进口
0%: 出口
9%:生活必须品,农业,文化用品。邮基转销不建交。
小规模纳税人
3%,5%
计税方法
一般:当期应纳增值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小规模: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进口货物应纳税额
消费税
增值税基础上再征一道税
税目:15类,不健康,不环保,不节俭
税率
大多数 1~56%
黄色液体,啤酒,黄酒,成品油 定额税
白了个卷:白酒,卷烟 定额+比例税率
关税
所得税
所得税的主要特点
公平
不重复
水源可靠,具有弹性,累进税率,内在稳定器
企业所得税
纳税人:不包括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
税率:25%(基本税率),20%(非居民企业特殊所得)
个人所得税
居民,非居民,183天
劳务报酬,稿酬,特许使用权 八折
稿酬,8折+7折
财产税
财产税的特点
优点
能力,相对稳定,不易转嫁
缺点
不公平
输入弹性小
资本形成障碍
房产税
从价,余值=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
从租,不含增值税
时间:区分当月和次月
车船税
2012年1月1日
第一部:条例-->法律的税法
契税
15. 政府预算
政府预算的职能与原则
政府预算的含义
法定,最早英国
政府预算的职能
反应政府部门活动功能
监督政府部门收支运作情况的功能
控制政府部门支出的功能
政府预算的原则
完整,统一性,可靠,合法,公开,年度性
政府预算的分类
编制形式
单式预算
优点:简单,便于编制
缺点:不利于深入分析,管理和监督
复试预算
经常预算
税收来源
行政事业
资本预算
国债来源
经济建设
优点:区分经济性质和用途,便于科学调控
缺点:实施较为复杂
编制依据的内容和方法
增量预算
零基预算
作用时间长短
年度预算:1年
多年预算:3-5年,不具备法律效力
按预算收支平衡状况
平衡预算
差额预算
预算是否直接反应经济效益
投入预算
绩效预算
规划项目预算
管理层级
中央预算
地方预算
我国政府预算职权划分
立法机关
人民政府
政府财政部门
我国政府预算体系
一般公共预算
收
税收 90%
非税收
支
公共物品
政府性基金预算
收
社会征收基金,收费及出让土地,发行彩票
支
支持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
管理原则:以收定支,专款专用,结余转下一年继续使用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收
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取得国有资本收益
支
重要企业补充本金和弥补国有企业的改革成本
核心:调整国家和国有企业直接的分配关系
社会保障预算
收
社会保险缴费,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和其它方式筹集的资金
支
专项用于社会保障支出
四类预算之间的关系
我国政府预算的编制和执行
预算编制制度
预算执行制度
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的主要内容
16. 财政管理体制
财政管理体制内容与类型
财政管理体制的含义
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
机构设置
中央,省,市,县,乡
事权划分
收益原则
效率原则
区域原则
技术原则
收入划分
集权原则
效率原则
恰当原则
收益与负担对等原则
政府间转移支付
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
财政联邦制模式
州余权主义
独立平等互不从属
分税制,转移支付,美国,德国。。。
财政单一制模式
事权划分,统一财政分级管理,法国英国
我国
目前: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财政管理体制的作用
财政职能有效履行
调节各级不平衡
促进社会公平,提高财政效率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事权--财权
收入划分
中央收入
主权,调节等
地方收入
比较固定的
共享收入
真气人+资源税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
稳定增长
宏观调控能力
优化资源配置
总:公平+效率
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与内容
责任划分
收入划分
个人所得:60%中央,40%地方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财政转移支付的含义及特点
完整性
对称性
科学性
统一与灵活性相结合
法制性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分类
一般性转移支付
均衡性转移支付
民族地区转移支付
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
调整工资转移支付
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
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
专项转移支付
教育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支农
进一步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
总体要求
划分原则
事权财权划分
主要内容
17. 财政政策 4-6分
财政政治功能与目标
含义
实现经济目标,调整收支
预算,税收,支出,国债政策等组成
功能,口诀,协导着稳控全局
导向
协调
控制
稳定
目标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国际收支平衡
经济稳定增长
财政政策的工具与类型
工具
理解钱和物的关系
预算,税收,公债,公共支出,政府投资,补贴政策
公债
流动效用
长期,短期
利率效应
类型
调节经济周期
自动稳定
个人,企业累进所得税
政府福利支出
相机抉择
汲水政策
提高自身免疫力,让后撤出
补偿政策
有意识反向调节
调节经济总量
扩展
紧缩
中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松紧的理解
双松
双紧
财政政策乘数与时滞
乘数
税收
-β/(1-β)
政府购买支出
1/(1-β)
平衡预算
(1/1-β)+ (-β/1-β) = 1,扩张的
时滞
内在时滞
认识时滞
行政时滞
外在时滞
决策时滞
执行时滞
效果时滞
我国财政政策实践经验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积极财政政策
我国实施财政政策的基本经验
相机
长短结合调节
协调
国内外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