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1节细菌形态学检查法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细菌形态学检查法,从显微镜、不染色标本的检查、染色标本的检查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和分析,需要可收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马克思主义原理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消化系统常见病
数据结构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细菌形态学检查法
显微镜
普通光学显微镜
原理
人眼分辨最小距离是0.2mm,一般细菌大于0.2um,油镜将0.2um的微粒放大1000倍到肉眼可见的0.2mm
暗视野显微镜
构造
普光上装暗视野聚光器
特点
背景视野变暗,菌体发亮
荧光显微镜
光源
高压汞灯
激发荧光,在暗色背景中可见发荧光的菌体
相差显微镜
普光上装特殊相差板
标本不同部位因密度不同,引起光位相差异
显示细菌不同部位的差异
电子显微镜
基础
光子流
分类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细菌、病毒的超微结构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细菌、病毒等表面结构及附件和三维立体图像的观察
分辨能力极大提升,能分辨1nm的微粒
不染色标本的检查
目的
观察细菌的动力及运动情况
方法
压滴法
悬浮法
制动试验阳性
疑似霍乱患者,取其米泔水样便,制成压滴或悬浮标本。高倍镜下,若细菌穿梭样运动,则同法再制样本并加入O1群霍乱弧菌抗血清,若细菌活跃运动现象消失,称之为制动试验阳性
染色标本的检查
常用染料
本质
含苯环的有机化合物
苯环带色基
色基赋予化合物颜色
苯环带助色基
助色基决定染料的酸碱性
一般均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常制成盐类水溶液)
碱性染料
碱性亚甲蓝
结晶紫
碱性复红
电离带正电,易与带负电的被染物结合
多数细菌等电点(PI)在2~5,在中性、碱性及弱酸性环境中都带负电,易被碱性染料着色
酸性染料
伊红
酸性复红
刚果红
电离带负电,不常用于细菌染色,必要时可降低菌液的pH,使细菌带正电荷,方可着色
中性染料
伊红亚甲蓝(瑞氏染液)
伊红天青(吉姆萨染液)
常用的细菌染色法
单染色法
一种染料,同一颜色,不能显示细胞染色特性
复染色法(鉴别染色法)
两种或两种以上染料,不同细菌或同一细菌不同结构染成不同颜色
革兰染色
将细菌分为
革兰阳性(G+)菌
细胞壁结构较致密,肽聚糖层厚,脂质含量少,乙醇不易透入(细胞壁学说)
等电点低(pI 2~3)(等电点学说)
内含有大量核糖核酸镁盐,可与结晶紫和碘牢固地结合成大分子复合物,不易被乙醇脱色
革兰阴性(G-)菌
反之
等电点较高(pI 4~5)
用途
菌落涂片和标本涂片
临床用药参考
抗酸染色
优点
不被盐酸乙醇脱色
代表
萋-尼染色法
抗酸性细菌(结核病、麻风病)
非抗酸性细菌(绝大多数细菌)
荧光染色
敏感性强、效率高、结果易于观察
应用
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白喉棒状杆菌及痢疾志贺菌等病原菌的检测(痰涂片荧光染料金胺O法,菌体呈金黄色荧光)
负染色
背景着色,细菌不着色
常用染液
墨汁
水溶性苯胺黑
检查细菌的荚膜,镜下可见黑色背景中蓝色菌体周围包绕一层无色透明的荚膜(墨汁负染色法配合单染色法的吕氏亚甲蓝)
特殊染色
细胞壁染色
鞭毛染色
非发酵菌鉴定
荚膜染色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炭疽芽孢杆菌及产气荚膜梭菌等的鉴定
芽胞染色
异染颗粒染色
白喉棒状杆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