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4 存储子系统
计算机组成原理-存储子系统考研框图
该本思维导图介绍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和内部工作机制。共分8章,主要内容分成两个部分:第1、2章介绍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第3-8章介绍了计算机的各子系统(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外部设备和输入输出子系统等)的基本组成原理、设计方法、相互关系以及各子系统互相连接构成整机系统的技术。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个赞哦!
计算机组成原理-5 总线与输入输出子系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互联网9大思维
组织架构-单商户商城webAPP 思维导图。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4 存储子系统
1. 概述
1. 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
1.1. 主存储器
1.2. 外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后援存储器)
1.3. 高速缓冲存储器
Cache访问命中
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
2. 物理存储器与虚拟存储器
3. 存储器的分类
3.1. 物理存储机制(存储介质)
(1)半导体存储器
1.静态存储器
2.动态存储器
(2)磁表面存储器
(3)光盘存储器
3.2. 存储方式
(1)随机访问存储器RAM
(2)顺序访问存储器SAM
(3)直接访问存储器DAM
3.3. 读写特性
可读可写型存储器RWM
只读存储器ROM
3.4. 存储器在系统中的位置
主存储器
外存储器
高速缓冲存储器
4. 存储器的技术指标
1. 存取时间
2. 存取周期
3. 数据传输率
2. 半导体存储原理
2.1. 双极型存储单元
SN74189
2.2. 静态MOS存储单元
Intel 2114
2.3. 动态MOS存储单元
原理:将存储信息以电荷形式存于电容之中,这种电容可以是MOS管栅极电容或者专用的MOS电容,通常将其定义为电容充电至高电平,对应得信息位1;放电至低电平,则对应的信息为0
Intel 2164
41128
2.4. 半导体只读存储器
(1)掩膜型只读存储器MROM
(2)可编程序(一次编程型)只读存储器PROM
(3)可擦除重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
Intel 2716
(4)电可擦除重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
(5)新一代可编程只读存储器FLASH
3. 主存储器的组织
3.1. 主存的设计原则
(1)驱动能力
(2)存储器芯片类型选择
(3)存储器芯片与CPU的时序配合
(4)存储器的地址分配和片选译码
(5)行选信号RSA'和列选择信号CAS'的产生
3.2. 主存的逻辑设计
位扩展
编址空间的扩展
存储器逻辑设计的方法步骤
1.存储空间分配与芯片选择
2.地址分配与片选逻辑
3.存储器设计方案的逻辑结构图
线选法
译码片选法
3.3. 主存的外部连接方式
(1)系统的结构模式
1.最小系统模式
2.较大系统模式
3.专用存储总线模式
(2)速度匹配与时序控制
(3)数据通路匹配
(4)有关主存的控制信号
3.4. 常见的主存芯片技术
(1)同步突发静态随机存储器SB SRAM
(2)多端口静态随机存储器MP SRAM
(3)先进先出存储器FIFO SRAM
(4)扩展数据输出动态随机存储器EDODRAM
(5)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SDRAM
(6)双数据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DR SDRAM
3.5. 存储器的刷新与校验
1.动态随机存储器的刷新
1.集中刷新方式
2.分散式刷新方式
3.异步刷新方式
2.主存储器的校验
1.奇偶校验
2.ECC校验
4. 磁表面存储原理
4.1. 存储介质与磁头
4.2. 读写原理
1.水平磁化方式
2.垂直磁化方式
4.3. 磁记录的编码方式
1.不归零-1制(NRZ1)
规律:见1则翻转
2.调相制(PM)
规律:1、写0,在单元中间位置让写入电流负跳变,由+I→-I
2、写1,在单元中间位置让写入电流正跳变,由-I→-I
3、若相邻位相同,则两位交界处写入电流需改变一次方向,才能使相同两位的磁化翻转相位一致;若相邻两位不同,交界处没有翻转。
3.调频制(FM)
规律:1、每个位单元起始处写入电流都改变一次方向
2、如果写入0,则位单元中间不变;如果写入1,则写入电流在位单位中间改变一次方向
4.改进型调频制(MFM或M²F)
2、写1时,在位单元中间改变写入电流方向
3、写入两个以上0时,在它们的交界处改变写入电流方向
5.群码制(GCR)
5. 磁盘存储器及其接口
5.1. 软盘存储器
5.2. 硬盘存储器
5.3. 技术指标与数据校验
1.磁盘格式化
2.磁盘存储器技术指标
(1)磁盘容量
1.非格式化容量:面数×道数/面×内圈周长×最大位密度
2.格式化容量:面数×道数/面×扇区数/道×字节数/扇区
(2)工作速度
1.平均寻道(定位)时间
2.平均旋转延迟(等待)时间
3.数据传输率(带宽)
3.磁盘的数据校验
海明校验
循环冗余校验
5.4. 磁盘适配器
6. 存储系统性能的改进措施
6.1. 高速缓冲存储器
1.地址映射方式
(1)直接映射
(2)全相联映射
(3)组相联映射
2.常用的替换算法
(1)先进先出算法(FIFO)
(2)近期最少使用算法(LRU)
3.Cache的读写过程
(1)读操作
(2)写操作
“回写”法
“通写”法
“一次写”法
6.2. 虚拟存储器
1.页式虚拟存储器
2.段式虚拟存储器
3.段页式虚拟存储器
6.3. 双端口存储器
6.4. 并行存储器
1.单体多字并行主存系统
2.多体交叉存取方式的并行主存系统
3.并行处理机与多机系统中的存储组织
6.5. 联想存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