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支气管哮喘
内科护理学,治疗要点、概述、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要点、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等内容。
这是一篇关于内科-呼吸系统-第十二节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思维导图,包括:概述、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和分类、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
肺血栓栓塞症知识导图,讲述了概述、临床表现、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等,收藏下图了解吧!
关于内科呼吸系统-第十节肺源性心脏病的思维导图,包含概述、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支气管哮喘
概述
多种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气道高反应性
基本特征
可逆性气流受限以及气道重塑
多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或凌晨发作或加重
多数可自行缓解或治疗后缓解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遗传
环境因素
变应性因素
尘螨、花粉、油漆、鱼虾、药物等
非变应性因素
大气污染、吸烟、运动、肥胖
发病机制
气道免疫-炎症机制
气道炎症形成机制
气道重构
重要病理特征
神经调节机制
临床表现
症状
典型表现
发作性、伴有哮鸣音、呼气性呼吸困难
夜间及凌晨发作及加重为重要临床特征
不典型哮喘
没有喘息症状:发作性咳嗽、胸闷或其他症状
咳嗽变异性哮喘:咳嗽为唯一症状
运动性哮喘:运动时胸闷、咳嗽、呼吸困难-青少年
体征
发作时典型体征
双肺闻及广泛哮鸣音,呼气音延长
严重的哮喘发作
哮鸣音减弱、甚至消失-“沉默肺”
非发作期
无异常,但不能排除哮喘
护理诊断
气体交换障碍
清理呼吸道无效
知识缺乏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痰液
痰涂片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肺功能
通气功能
FEV1/FVC下降
支气管激发试验
阳性提示气道高反应性
支气管舒张试验
阳性提示可逆性的气道阻塞
呼气流量峰值(PEF)及其变异率测定
≥20%提示存在可逆性气道改变
影像学检查
X线
双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充气状态
CT
支气管壁增厚、黏液阻塞
特异性变应原检测
外周血IgE增高
动脉血气分析
严重哮喘发作时,PaO2降低
过度通气致PaCO2下降,PH上升,呼吸性碱中毒
病情恶化,可出现缺氧和CO2潴留,呼吸性酸中毒
诊断要点
诊断标准
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和运动有关
发作时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呼气相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上述症状经平喘药物治疗可缓解
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
临床表现不典型者至少应有下列3项中的一项:1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运动试验阳性2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3昼夜PEF变异率≥20%。
哮喘的分期及控制水平分级
急性发作期
轻度
步行或上楼时气短
中度
稍事活动感气短,说话时有中断,可有三凹征,可出现奇脉,PEF占预计值60%-80%,SaO2为91%-95%
重度
休息时感气短,端坐呼吸,只能发单字讲话,常有三凹征,奇脉,PEF占预计值<60%,SaO2为≤90%
危重
不能讲话,嗜睡或意识模糊,胸腹矛盾运动,哮鸣音减弱或消失,脉率变慢或不规则,严重低氧血症,高CO2血症,PH降低
非急性发作期
哮喘控制水平分级
治疗要点
确定并减少危险因素的接触
药物治疗
控制药物/抗炎药
长期使用,使哮喘维持临床控制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
首选,长期治疗
长效β2受体激动药(LABA)
须与ICS联合使用
沙美特罗和福莫特罗
白三烯(LT)调节剂
孟鲁司特-抗炎和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缓释茶碱
口服缓释茶碱适用于夜间控制,口服小剂量缓释茶碱与ISC联合目前常用
静脉给药:危重患者
色甘酸钠
抗IgE抗体
长效抗胆碱药(LAMA)
缓解药物/解痉平喘药
迅速缓解支气管痉挛
全身用糖皮质激素
短效β2受体激动药(SABA)
短效茶碱短效吸入型抗胆碱药物(SAMA)
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SABA吸入,效果不佳时加茶碱缓释片,或加抗胆碱药如异丙托溴铵吸入
SABA吸入,联合吸入SAMA、激素混悬液,可联合静脉注射茶碱类。效果不佳时尽早口服激素、吸氧
持续吸入SABA,联合SAMA,激素混悬液,可联合静脉注射茶碱类、吸氧,尽早静脉应用激素、病情缓解改口服给药。病情恶化予机械通气治疗。
慢性持续期治疗
长期治疗方案
免疫疗法/脱敏治疗
哮喘的教育与管理
见拓展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