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上肢部穴位
小儿推拿学上肢部穴位,包含五经:脾经、胃经、五经穴;凉穴:小天心、总筋;三大穴:天河水、六腑、三关等内容。
编辑于2021-10-28 20:24:43上肢部穴位
五经
脾经
定位:拇指末节螺纹面或拇指 桡侧缘,由指尖至指根呈一直线。
操作:本法有补脾经与清脾经、清补脾经之分。 补脾经:术者-手持小儿拇指以固定 ,另一手以拇指螺 纹面旋推小儿拇指螺纹面;或将小儿拇指屈曲,以拇指端循小儿拇指桡侧缘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100~ 500次。清脾经:术一手持小儿拇指以固定,另一手以拇指从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小儿拇指螺纹面;或一手持小儿拇 了指伸直以固定, 另-手以拇指指端自小儿拇指桡侧缘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100~ 500次;往返推为平补平河,称清补脾经。补脾经和清牌经、清补那经统称为推脾经。
临床应用:常与补胃经、揉中脘、摩腹、按揉足三里等合用。清脾经常用于湿热熏蒸,皮肤发黄,恶心呕 叶,腹泻痢疾,食积等实证,多与清胃经、揉板门、清大肠、揉中院、揉天枢等合用。清补脾 经常用于治疗饮食停滞、脾胃不和而引起的胃脘痞闷,吞酸纳呆,腹泻,呕吐等病症,多与运内八卦、揉板门、分腹阴阳等相配合。 按:小儿脾胃薄弱,不宜攻伐大甚,一般多用补法,体壮邪实者方能用清法。
胃经
定位:拇指掌面近掌端第一节或大鱼际桃侧缘赤白肉际由掌根至拇指根呈直线。
操作:有补胃经与清胃经之分。补胃经:术者-手持小儿拇指以固定,另手以拇指螺纹面旋推小儿拇指掌面近掌端第一节; 或以拇指端自小儿大鱼际桡侧缘从指根向掌根方向直推100~ 500次。清胃经:术者一手持小儿拇指以固定,另个手以拇指螺纹面沿小儿近掌端第一节从指间关节向指根方向直推;或另-手以拇指端 自小儿大 鱼际桡侧缘从掌根向拇指根方向直推100心500次。补胃经和清胃经统称推胃经。
临床应用:补胃经常用于脾胃虚弱, 消化不良,腹胀纳呆等症, 常与补脾经、揉中院、摩腹、按揉足三里等合用。清胃经常用于呕恶,院腹胀满,发热烦渴,便秘纳呆,衄血等实证,多与清脾经、清大肠、推天柱骨、退六腑、揉天枢、推下七节骨等同用。
肝经
定位:食指末节螺纹面或食指掌面,由指尖至指根呈一一直线。
操作:有补肝经和清肝经之分。补肝经:术者一手持小儿食指以固定, 另手以拇指螺纹 面旋推小儿食指螺纹面;或沿整个食指掌面自指尖推向指根100~ 500次。清肝经:术者手 持小儿食指以固定,另一手以拇指端自食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食指螺纹面;或沿整个食指掌面自指根推向指尖100 ~ 500次。补肝经和清肝经统称为推肝经。
临床应用:清肝经常用于惊风, 抽搐,烦躁不安, 五心烦热等实证, 多与指人中、指老龙、掐十宣、揉小天心等合用。
心经
定位:中指末 节螺纹面或中指掌面,由指尖至指根呈一直线。
操作:有补心经和清心经之分。补心经:术者一手持小儿中指以固定,另一手以拇指螺纹面推小儿中指螺纹面;或沿整个中指掌面自指尖推向指根100~ 500次。清心经:术者手持小儿中指以固定,另一手以拇指指端自中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中指螺纹面;或沿整个中指掌面自指根推向指尖100心500次。补心经和清心经统称为推心经。
临床应用:常用于心火亢盛所致高热神昏, 面赤口疮,小便短赤等,多与清天河水、清小肠等同用。
肾经
定位:小指未节螵线面或小指掌 面稍偏尺侧,由指尖至指根呈一直线。
操作:有补肾经和清肾经之分。补肾经:术者-手持小儿小指以固定,呈另手以拇指螺纹面旋推小儿小指末节螺纹面;或沿整个小指掌面自指根直推向指尖100 500次。 清肾经:术者一-手持小儿小指以固定,另手以拇指指端自小指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小指螺纹面;或沿整个小指掌面自指尖直推向指根100 ~ 500次。补肾经和清肾经统称为推肾经。
临床应用:补肾经常用于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肾虚久泻,多尿,遗尿,虚汗,喘息等 牌清大肠代症,多与补脾经、补肺经、揉肾俞、擦命门、捏脊等合用。清肾经常用于治疗膀胱蕴热,小便 赤涩,腹泻等病症,多与掐揉小天心、清小肠、推箕门等相配合。
五经穴
定位:拇、食、中、无名、小指末节螺纹面,即是脾、肝、心、肺、肾经。
操作:术者手夹持小儿五指以固定, 另一手以拇指或中指端由小儿概指尖至小着尖做 云法,或用拇指甲逐掐揉,运50~ 100次,掐揉各3~ 5次,称运五经和掐揉五经) 术者一手持小儿手掌,另一手拇指置小儿掌背,余四指在小儿掌50~ 100次,称推五经。
临床应用:治疗相应的脏腑病症。
凉穴
心经
参考上面
内劳宫
定位掌心中, 屈指时中指端与无名指端之间中点。
操作有揉内劳官与运内劳宫之分。 术者手持小儿手部以固定,另手以易指国有端揉100 ~ 300次,称揉内劳官:用拇指指腹自小指根运推,经掌小横纹,小天心高中指,止,运10~ 30次,称运内劳宫(水底捞明月)。
临床应用揉内劳宫常用于 治疗心经有热所致口舌生疮,发热,烦渴等症,常与清小肠、清心经、清天河水、揉小天心等同用。
小天心
定位: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
操作:有揉、掐、捣小天心之分。术者-手持小儿四指以固定,掌心向上,另-手中指端揉100~ 150次,称揉小天心;以拇指甲掐3~ 5次,称掐小天心;用中指尖或屈曲的指间关节捣10~30次。
临床应用揉小天心 主要用于心经有热而致的目赤肿痛,口舌生疮,惊惕不安,或心经有起 的四肢肠热移于小肠而见小便短赤等症,常与清心经、清天河水、清肝经、按揉精宁等同用。
总筋
定位:掌后腕横纹中点
操作:有揉总筋和掐总筋之分。 术者一手持小儿四指以固定, 另手拇指端按揉掌后腕横纹中点100~ 300次,称揉总筋;用拇指甲掐3~ 5次,称掐总筋。
临床应用:揉总筋治疗日舌生疮、潮热、夜啼等实热证,常与清天河水、清心经合用。掐总筋治疗惊风抽搐,常与掐人中、拿合谷、掐老龙等同用。
温穴
外劳宫
定位:掌背中,与内劳宫相对处。
操作:有掐外劳宫和揉外劳宫之分。术者一手持小儿四指令掌背向上,另一手中指端揉穴处,揉100~300次,称揉外劳宫;以拇指甲掐之,掐3~5次,称掐外劳宫。
临床应用:疗外感风寒,鼻塞流涕,脏腑积寒,完谷不化,肠鸣腹泻,寒痢腹痛,疝等症,多揉。治疗脱肛、遗尿常与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揉丹田等合用。
一窝风
定位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处。
操作:术著一手握持小儿手部,另一手以中指或拇指端按揉穴处,揉100 ~ 300次,称揉一窝风。
临床应用:常用于受寒, 食积等原因引起的腹痛等症,多与拿肚角、推三关、揉中脘等合用。多揉治疗寒滞经络引起的痹痛。
三大穴
三关
定位:前臂桡侧缘,自阳池至曲池呈一直线。
操作:术者一.手握持小儿手部,另手以拇指桡侧缘或食、中指面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推100~500次, 称推三关;屈小儿拇指,自拇指外侧端推向肘横纹称为大推 三关。
临床应用:主治一 切虚寒病证。常用于治疗气血虚弱、命门火衰、下元虚冷、阳气不足引起的四肢厥冷,面色无华,食欲不振,疳积,吐泻等症,多与补脾经、补肾经、揉丹田、捏 脊、摩腹等合用;治疗感冒风寒,怕冷无汗或疹出不透等症,多与清肺经、推攒竹、掐揉二扇 门等合用。
六腑
定位:前臂尺侧,自阴池至斜肘呈一直线。
操作术:者一手持小儿腕部以固定 ,另手拇指或食、中指面自时横纹推向腕横纹,推100 ~ 500次,称退六腑或推六腑。
临床应用: 记退六腑性寒凉, 适用于一切实热病症。治疗温病邪入营血,脏腑郁热积滞, 壮热烦渴,腮腺炎及肿毒等实热证,与补脾经合用止汗,脾虚腹泻者慎用。常与推三关同用,能平衡阴阳,防止大凉大热,清热而不伤正气。若寒热夹杂,以热为主,则可以退六腑三数,推三关-数之比推之; 若以寒为重,则可以推三关三数, 退六腑- -数之比推之。
天河水
定位:前臂正中, 自总筋至洪池呈一直线。
操作:术者手持小儿手部,另手食、中指面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hoo ~ 500次,称清(推)天河水。
临床应用:本法性微凉, 清热力平和,善清卫、气分热,清热而不伤阴。治-切热证,多用于五心烦热,口燥咽干,唇舌生疮,夜啼等症,常与清心经、退六腑同用。若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发热、头痛、恶风、汗微出、咽痛等症,则多与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等同用。
纹穴
四横纹
定位:掌面食、中、无名、小指近侧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有掐四横纹与推四横纹之分。术者一手持小儿四指固定,另-手拇指甲自食指横纹至小指横纹依次掐3 ~ 5次,称掐四横纹;或一手将患儿四指并拢用另-手拇指螺纹面从小儿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处,推100 ~ 300次,称推四横纹。
临床应用:用冶胸闷痰喘,多与运八卦、推肺经、推脑中等合用:治疗疳积,腹胀,”无血不和,消化不良等症,常与补脾经、揉中院等合用。
小横纹
定位:掌面食、中、无名、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
操作:有掐小横纹和推小横纹之分。术者一手持小儿四指固定, 另一手拇指甲自食指橫纹至小指横纹依次掐3~ 5次,称掐小横纹;或一手将 患儿四指并拢用虽一手拇指桡侧从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处,推100 ~ 150 次,称推小横纹。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脾 胃热结,口唇破烂及腹胀等症。因脾虚腹胀者,兼补脾经;因食损者,兼揉脐、清补脾经、运八卦;口唇破裂、口舌生疮者,常与清脾经、清胃经、清天河水合用。
肾纹
定位手掌面,小指远侧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术者一手持小儿小指以固定,另一手中指或拇指端按揉小儿小指远侧指间关节 处,揉100~ 500次,称揉肾纹。
临床应用:治疗目赤肿痛,常与清心经、清肝经合用;治疗口舌生疮,弄舌,常与清育 经、清心经、清天河水同用;治疗高热,呼吸气凉,手足逆冷等症,常与清肝经、清心经、清肺经、揉小天心、退六腑、清天河水、推脊同用。
掌小横纹
定位:掌面小指根下, 尺侧掌纹头。
操作:术者一手持小儿手掌,另一手中指或拇指端按揉小儿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揉100~ 500次,称揉掌小横纹。
临床应用:揉掌小横纹常用于喘咳, 口舌生疮等,治喘咳常与清肺经、推六腑、开璇玑同用;治疗口舌生疮常与清心经、清胃经、清天河水同用。
大横纹
定位:仰掌, 掌后横纹。近拥指端称阻池,近小指端称阻池。
操作:有分阴阳与合阴阳之分。术者两手相对挟持小儿手部,两拇指置小儿掌后横纹中央。由总筋向两旁分推,推30 ~ 50次,称分推大横纹,亦称分阴阳;自两侧向总筋合推,推30~ 50次,称合阴阳。
临床应用:分阴阳多 用于阴阳不调、气血不和所致的寒热往来,烦躁不安以及乳食停滞,腹胀,腹泻,呕吐等症,多与开天门、分推坎宫、揉太阳、掐总筋合用。如实热证重分阴池,虚寒证重分阳池。合阴阳多用于痰结喘嗽,胸闷等症,与揉肾纹、清天河水同用。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