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思维导图,包括胆碱受体激动药、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胆碱受体阻断药M胆碱受体阻断药等。
药理学思维导图,介绍了有机磷酸酯类的中毒机制、中毒途径、中毒表现、中毒防治、胆碱酯酶复活药等,收藏下图了解吧!
药理学之拟胆碱药思维导图,罗列了一些直接作用的拟胆碱药、抗胆碱酯酶药的作用等内容,适用于考前复习,也可以综合其他资料使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
受体类别
胆碱受体
M胆碱受体(毒蕈碱型胆碱受体)
属于G蛋白偶联型受体
分布:腺体,心脏,平滑肌,血管内皮等
效应:腺体分泌增加;心率减慢;平滑肌收缩;血管舒张等
N胆碱受体(烟碱型胆碱受体)
属于离子通道型受体
Nn受体:神经节N受体(N1受体)和中枢N受体
分布:自主神经节,脑与脊髓
Nm受体(N2受体)
分布:神经肌肉接头
效应:骨骼肌收缩
肾上腺素受体
G蛋白偶联型受体
α受体
α1受体
分布:血管、尿道、肠平滑肌,肝,心
效应:血管;尿道平滑肌收缩;肝糖原分解;肠平滑肌松弛;心肌收缩力增强
α2受体
分布:胰岛B细胞,血小板,神经末梢,血管平滑肌
效应:减少胰岛素分泌;血小板聚集;减少神经末梢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血管平滑肌收缩
β受体
β1受体
分布:心
效应:增强收缩力、收缩频率
β2受体
分布:肾小球旁细胞,平滑肌,骨骼肌,肝
效应:增加肾素分泌;平滑肌松弛;骨骼肌糖原分解;肝糖原分解
β3受体
分布:脂肪
效应: 脂肪分解
多巴胺受体(D受体)
D1受体
D2受体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
直接作用于受体
激动药
药物直接与胆碱受体或肾上腺素受体结合,如果产生与Ach或NA相似的作用,称拟胆碱药或拟肾上腺素药,统称激动药。
阻滞药
若不产生或较少产生拟似递质作用,但妨碍递质与受体结合,产生与递质相反的作用,称抗胆碱药或抗肾上腺素药,统称阻滞药。
影响递质
影响递质的生物合成
影响递质的转化
影响递质的释放
影响递质的再摄取和贮存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分类
拟胆碱药
抗胆碱药
拟肾上腺素药
抗肾上腺素药
传出神经的递质
乙酰胆碱
主要存在于胆碱能神经末梢的胞质中
消除:被乙酰胆碱酯酶水解为胆碱和乙酸
去甲肾上腺素
主要在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的膨体内合成
失活
主要是神经末梢的再摄取,大部分进入囊泡中贮存,未进入囊泡的NA被单胺氧化酶灭活(摄取1)
主动转运
非神经组织如心肌、平滑肌再摄取NA(摄取2)
被动转运
传出神经系统的化学传递学说和突触超微结构
化学传递学说的发展
突触的超微结构
突触: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的衔接处。
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交感神经末梢分为许多细微分支,其都有连续的膨胀部分,称为膨体,膨体内的囊泡含高浓度的去甲肾上腺素,是递质合成、转运和贮存的重要场所。
传出神经系统按递质分类
神经递质
由神经元合成,突触前膜末梢释放,能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并产生突触后电位的信息传递物质。
外周神经递质主要有乙酰胆碱(Ach)、去甲肾上腺素(NA)、肽类递质。
传出神经按递质分类
胆碱能神经
当神经兴奋时,末梢释放Ach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
兴奋时神经末梢释放NA
传出神经系统的解剖学分类
植物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ANS):主要支配心脏、平滑肌和腺体等。
交感神经系统
节前纤维较短,节后纤维较长
副交感神经系统
节前纤维较长,节后纤维较短
运动神经系统:支配骨骼肌。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
内脏神经
均有传出和传入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