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客观要件二:行为
刑法学总论四 客观要件二:行为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危害行为、不作为犯的基础知识、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成立条件。
刑法学总论三 客观要件一:行为主体思维导图,包括自然人(真正身份犯、不真正身份犯)和单位犯罪(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分类、成立条件、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的区分、单位实施纯正的自然人犯罪、处罚。
刑法学总论第二部分犯罪构成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定罪体系:两阶层的犯罪构成体系和定罪方法:三段论推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客观要件二:行为
危害行为
特征
有体性(客观特征)
积极行动
消极静止
有意性(主观特征)
有害性
行为的实质特征:法益侵害性
判断
区分危害行为和生活行为
客观行为对法益没有制造危险的,即使偶然发生危害结果,也不是危害行为
降低危险与替代危险
降低危险的行为不是危害行为
替代危险(开创新的、危害程度较低的危险)
是危害行为,但违法阻却违法性
被害人自陷危险
1.被害人是危险的实行者、支配者,行为人教唆或帮助被害人自陷风险
被害人负责的标准
1.主观:被害人对危险有认识能力
2.客观:被害人对危险有控制能力
2.行为人是危险的实行者、支配者,被害人同意行为人的危险行为
行为人负责的标准
1.主观:行为人对危险有认识能力
2.客观:行为人对危险有控制能力
提示:被害人同意危险行为不等于同意实害结果,被害人同意接受死亡或重伤也无效
不作为犯的基础知识
概念分类
行为的分类
作为:违反刑法禁止性规定的行为
不作为:违反刑法义务性规定的行为
不作为者:保证人(作为义务者)
不作为犯的分类
真正不作为犯
只能由不作为构成
拒绝提供间谍犯罪、恐怖主义犯罪、极端主义犯罪证据罪
不真正不作为犯
既能由作为构成,也能由不作为构成
故意杀人
真正不作为犯的判断
标准:刑法给罪名设立的规范是义务性规范,则不履行就是不作为,该罪名是真正不作为犯
遗弃罪
提示:不作为既可以是积极举动,也可以是消极禁止
易考
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判断
判断方法
1.先看有无作为义务
2.看是否构成作为
持有
持有型犯罪是作为犯罪(例如非法持有毒品罪)
不能认为行为人没有上缴才构成犯罪,只要不维持非法持有状态就不构成持有型犯罪
作为与不作为的关系
竞合
优先认定作为
结合
抗税罪
作为、不作为与故意、过失的关系
作为和不作为都有故意和过失形态
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成立条件
1.负有作为义务
来源
法律规定的义务
职务带来的义务
法律行为带来的义务
先行行为产生的义务
实质的二分说
对危险源的监管义务
对危险物的监管
对他人危险行为的监管义务
对自己先行行为的监管义务
行为降低风险,不产生作为义务
被害人自陷风险,行为人没有作为义务
客观排除犯罪事由
正当防卫产生作为义务
防卫过当
紧急避险产生作为义务
法令行为不产生作为义务
犯罪行为
数罪并罚| 吸收犯?
对法益对象的保护义务
特定关系
基于法律规范产生的保护义务
基于职业、业务、制度规定产生的保护义务
基于合同契约产生的保护义务
基于自愿接受行为产生的保护义务(救人救到底)
特定领域
行为人是特定领域的管理者
行为人对特定领域内的危险有排他的支配作用
2.具有作为可能性
能力和条件
3.不履行该义务
结果避免可能性
4.量上要求:与相应作为犯有等价性
客观危害程度
行为人对危险的支配程度
主观恶性
主观要件
故意
事实认识错误
排除犯罪故意
法律认识错误
不排除
注:故意的不作为犯也有既遂和未遂形态
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