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法律的一般原理
法律的一般原理思维导图,包括法律的基础概念、法律的制定、法律的实施、法律的发展四部分内容,结合导图复习更有效率哦~
编辑于2021-11-19 21:36:38法律的一般原理
基础概念
法律的基本特征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有国家保证实施的,反映国家意志
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
2.法是出自国家的社会规范
3.法是规定权力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4.法是由国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法律的要素
法律规则:具体规定……的行为规范
根据规则内容不同分为: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又可分为命令性和禁止性。
根据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分为: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根据规则对人们行为限制的范围和程度不同分为: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法律原则:综合性的、指导性的价值准则或规范
根据产生的基础不同分为: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
根据适用范围的大小分为: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
根据涉及内容的不同分为:实体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
规则与原则的区别
法律概念:对各种法律现象或事实加以描述、概括的概念
主体概念,表达法律主体
关系概念,表述法律关系主体间权利义务关系
客体概念,表述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
事实概念,表述法律事实
法律的分类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英美法系的判例法也为不成文法
是否有规范性文件
实体法和程序法
实体法确认权力义务,程序法保证实现
根本法和普通法
宪法为根本法
一般法和特别法
国内法和国际法
公法和私法
公法保证国家或社会利益,私法保证私人利益
法律的作用
指引作用
评价作用
教育作用
预测作用
强制作用
法律的制定
立法体制与立法原则
立法体制:主要为立法权限的划分
我国是一元性的立法体制,全国只有一个立法体制:同时又是多层次的
立法原则:立法的基本准则和指导思想
法治原则
以宪法为根据,符合宪法的精神
民主原则
体现广大人民的意志和要求
科学原则
实事求是,符合马哲思想
法律渊源:法律的来源(依据)
没有正式的才能用非正式的
正式的法律渊源:具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效力
非正式的法律渊源:不具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效力但具有法律说服力
法律效力与法律体系
法律效力
对人的效力:适用于哪些人
对中国公民:凡是具有中国国籍在中国境内的均适用,在国外原则上仍适用
对外国人:在中国境内一般适用,在外国按中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在三年以上的可以适用
空间效力:在哪些区域发生效力
全国有效
地方有效
出境有效
国际条约和协定的范围
时间效力
主要采用从旧兼从轻,特殊情况采用从新
法律体系:由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成
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法律部门
民商法法律部门
行政法法律部门
经济法法律部门
社会法法律部门
刑法法律部门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法律部门
法律的实施
法律遵守、法律执行与法律适用
法律遵守即守法,指组织和个人依法行使法定权力,履行法定义务
法律执行即执法,指行政机关依法进行行政管理和贯彻国家法律、法规的活动
法律适用即司法,可以包含法官的价值判断
法律关系
概念
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三要素
关系主体、关系客体、关系内容(权力义务)
特征
法律规范为前提
社会关系
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
关系主体
法律关系的参与者
公民(自然人)
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生活居住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
机构和组织(法人)
国家机关、企事业组织、跨国企业、党政和社会团体
国家
关系客体
权力和义务指向的对象
物
可以是天然物也可是生产物,可以是活动物也可是不活动物
人身
精神产品
通过某种物体或大脑记载下来并加以流传的思维成果
行为结果
关系内容
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力和法律义务
法律解释
分类
根据解释主体与解释效力不同
正式解释(有权解释/法定解释)
有关机关按宪法和法律对有关法律条文的解释说明
根据解释的国家机关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
非正式解释(学理解释)
由学者或其他个人组织所作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解释,通常是学术性或常识性的
根据解释的尺度不同
限制解释
比字面含义窄
扩充解释
比字面含义广
字面解释
严格按照字面解释
方法
体制:一元多级
一元
最高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多级
国家最高司法机关所进行的解释
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解释
国家地方政权的解释
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解释
法律责任
含义
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特点
最终依据为法律
具有国家强制性
分类
按责任的主体
自然人责任
法人责任
国家责任
按责任的承担内容
财产责任
非财产责任
按责任的承担程度
无限责任
有限责任
按责任的实现形式
惩罚性责任
补偿性责任
按引起责任的事实与责任人的关系
直接责任
连带责任
替代责任
按引起责任的行为性质(最基本、最常用)
民事责任
刑事责任
行政责任
违宪责任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监督宪法实施,认定违宪责任
竞合
某种法律事实的出现,导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法律责任的出现,而这些责任互相冲突
法律的发展
中国传统法律的特点
礼法结合
家庭本位,伦理法制
诸法结合,以刑为主
地方司法从属于行政
重实体,轻程序
世界主要法系
大陆法系
又称民法法系、罗马法系、法典法系、罗马-德意志法系
以罗马法为基础
强调个人权力
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大陆国家,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旧中国
英美法系
又称普通法系、英国法系
以英国为中心,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
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
法官有重要突出作用
法治理念和法治国家
法治理念是人们对于法治本质及其规律的理性认识与整体把握形成的基本观念
法治政府的基本含义是国家权力特别是行政权力必须依法行使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重大意义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基本原则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在宪法中增加中国实行依法治国
同一位阶的法之间,新规优于旧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