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生物氧化及糖类代谢
有机化学之生物氧化及糖类代谢思维导图,包括双糖和多糖的酶促降解、磷酸戊糖途径、柠檬酸(三羧酸)循环、ATP循环、氧化磷酸化等。
第五章 DNA损伤(突变)与修复的思维导图,从概述、DNA的损伤、切补修复、SOS修复、重组修复、光复活、错配修复过程几个方面作了梳理。
物质的跨膜运输思维导图:包含膜转运蛋白与小分子及离子的跨膜运输,ATP驱动泵与主动运输,胞吞作用与胞吐作用,真核细胞通过胞吞和胞吐作用完成大分子与颗粒性物质的跨膜运输,如蛋白质、 多核苷酸、多糖等。在转运过程中,物质包裹在脂双层膜包被的囊泡中,因此又称膜泡运输。等等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章遗传物质的分子本质的思维导图,包含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提出DNA双螺旋结构的依据、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DNA双螺旋结构的多样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生物氧化及糖类代谢
双糖和多糖的酶促降解
蔗糖的降解
酶:蔗糖合酶 产物:UDPG+果糖
酶:蔗糖酶 产物:葡萄糖
麦芽糖的降解
酶:麦芽糖酶 产物:2葡萄糖
乳糖的降解
酶:β-半乳糖苷酶 产物:D-葡萄糖、D-半乳糖
糖异生
组织:肝脏,肾脏。细胞:细胞质或线粒体由非糖化合物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不完全是糖酵解的逆反应
丙酮酸经丙酮酸羧化支路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果糖-1,6-二磷酸水解为果糖-6-磷酸
葡糖-6-磷酸水解为葡萄糖
生理意义
维持血糖恒定
补充或恢复肝糖原储备的重要途径
肾糖异生增强有利于维持酸碱平衡
磷酸戊糖途径
从糖酵解的中间产物葡糖-6-磷酸开始形成旁路,通过氧化、基团转移两个阶段生成果糖-6-磷酸和3-磷酸甘油醛,从而返回糖酵解的代谢途径
不能产生ATP,但可生成NADPH和磷酸核糖两种重要产物
反应阶段
氧化阶段
生成磷酸戊糖,NADPH和CO2
基团转移反应
生成果糖-6-磷酸和3-磷酸甘油醛
主要受NADPH/NADP离子比值的调节
磷酸戊糖途径是NADPH和磷酸核糖的主要来源
柠檬酸(三羧酸)循环
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
柠檬酸经顺乌头酸转变为异柠檬酸
异柠檬酸氧化脱羧转变为a-酮戊二酸
a-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生成琥珀酸CoA
琥珀酸CoA合成酶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
延胡索酸加水生成苹果酸
苹果酸脱氢生成草酸乙酰
意义
是三大营养物质分解产能的共同通道
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联系的枢纽
糖酵解
葡萄糖磷酸化为葡糖-6-磷酸
由己糖激酶催化完成
葡糖-6-磷酸转变为果糖-6-磷酸
果糖-6-磷酸转变为果糖-1,6-二磷酸
由磷酸果糖激酶-1催化完成
果糖-1,6-二磷酸裂解为两分子磷酸丙糖
磷酸二羟基丙酮转变为3-磷酸甘油醛
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
唯一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了NADPH,供产生乳酸使用
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为3-磷酸甘油酸
糖酵解中第一次产生ATP的反应(2分子ATP),通过第五水平磷酸化完成
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脱水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发生底物水平磷酸话生成丙酮酸
由丙酮酸激酶催化完成,且通过第五水平磷酸化生成两分子ATP,最后净产生2分子ATP
ATP循环
ATP体内最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是细胞可以直接利用的能量形式
代谢物活化,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跨膜转运,肌肉收缩,蛋白构象改变
ATP是体内能量转移和磷酸核苷化合物相互转变的核心
通过转移自身基团提供能量,促进其他高能化合物生成
ATP的生成和利用
物质分解:脱氢生成大量的还原当量,进入氧化磷酸化,推动ATP生成
ATP分解:为机体各种生命活动直接供能
ATP循环的特点:不能储存,转化快,含量低
氧化磷酸化
还原当量通过线粒体呼吸链逐步失去电子被氧化生成水,电子传递过程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此释能过程驱动ADP磷酸化生成ATP,所以还原当量的氧化过程与ADP的磷酸化过程相偶联,因此称之为氧化磷酸化
ADP合酶
氢离子回流通道;ADP磷酸化生成ATP由线粒体内膜上的ATP合酶催化
结构组成
F0疏水部分:a,b,c亚基。镶嵌到线粒体内膜中,形成跨内膜质子通道
F1亲水部分:线粒体内膜基质侧颗粒状突起,催化ATP合成
可旋转的发动机样结构
化学渗透学说
呼吸链相应的ATP生成数
1分子ATP~4个氢离子,3个通过ATP合酶回流,1个与磷酸根一起由内膜上的磷酸盐转运蛋白转运回基质
呼吸链
定义:生物体将还原当量彻底氧化生成水和ATP的过程与细胞的呼吸有关,需要消耗氧,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组分由含辅助因子的多种蛋白酶复合体组成,形成一个连续的传递链
组成:线粒体内膜上的四种蛋白酶复合体
NADH-泛醌还原酶(NADH脱氢酶)
接受NADH+氢离子中的电子,并通过辅助基团将电子传递给泛醌
黄素单核苷酸FMN,铁硫蛋白(含铁硫中心,单电子传递体)
CoQ,脂溶性,疏水侧链,可以在内膜中自由移动,募集和传递氢离子和电子
功能:电子传递,质子的泵出(2e~4H)
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
将电子从泛醌传递给内膜外侧的水溶性蛋白细胞色素c
功能:同上
细胞色素c氧化酶
传递电子:铁离子,铜离子
将电子传递给基质中的氧,与基质中的氢离子生成水
功能:电子传递,质子的泵出(2e~2H)
最终形成跨内膜的质子电化学梯度
琥珀酸-泛醌还原酶(琥珀酸脱氢酶)
传递电子:FAD,Fe-S中心
概念:三大营养物质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合成ATP的过程
反应温和,需要酶的催化,氧化反应逐步进行,能量逐步释放
生科2005班牛声宇2020131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