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智力导图笔记
下图整理了智力的相关知识点,包含一般智力因素理论、多因素智力理论等方面内容,结构型知识框架方便学习理解!
以下是一篇关于数字媒体技术的知识思维,介绍了文本概述、简单文本、丰富格式文本、文本输入、文本呈现等方面。
下图讲述了人格的相关知识点,包括人格的含义、类型论、特质论三个板块,知识点全面且思路清晰,值得收藏了解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九讲 智力
一、智力理论的发展
1.1一般智力g因素理论
1、理解
(1)斯皮尔曼早期理论强调多种认知能力表现背后存在共有的基础因素g,即人们的多项认知能力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并非相互独立
(2)人们的一般智力g可以预测他们在各个能力任务上的表现,即得分高的人,在多个能力任务上都应该表现得较好,g得分低,则多个能力任务上都很难表现出色
3、最新POT理论:人们之所以在不同认知任务的成绩上存在相关,是因为这些任务执行过程中存在重叠的认知过程,因此,当任务不同时,重叠的过程不同。
1.2多因素智力理论
1.2.1卡特尔的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
一、流体智力:推理于发现抽象规律的认知能力;独立于后天学习获得的具体知识;依赖先天生物和神经基础。如:推理与空间。
二、晶体智力:一生中逐步积累的知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技能;依赖后天教育学习。如:词语、算术、一般知识
三、发展规律:流体智力随年龄增长到25岁-30岁左右达到巅峰,而后下降;晶体智力岁年龄增长持续走高,直至晚年
四、理论批判: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之间是相关的,可能仍然是由g因素引起的,并非完全独立
1.2.2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
一、分析智力(传统智力):有明确的对与错的答案
二、创新智力:从新的视角看问题,能够解决突发的不常见的问题
三、实践智力:成功处理日常生活遇到的特定问题;难以通过传统教育来提升
1、解决“How”而非“What”的问题
2、情景特定性:在某一个领域的实践智力好不代表在别的领域也好
3、往往不是在具体的指导和教育下获得的,而是隐性获得的
4、包括适应坏境(调整个人以适应特定情景的需求)、塑造环境(主动改变环境以适应个人的需求)、选择环境(选择一个全新的环境以替代原有的、不再能满足个人需求的环境)
四、理论批判:实践智力和分析智力并非完全独立
1.2.3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一、核心理念
1、认为教育中不应该只注重发展和关注学生的传统智力(逻辑运算、空间、语言等)
2、应该挖掘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才能,这样才培养学生的自信
3、认为存在8种相互独立的智力,智力因子相互之间相关度很低,因而一个学生在某一个方面表现不佳并不意味着会在其他方面弱势
4、而且也很少有学生能够均衡发展8种能力,大多只能在一两种能力上表现较好
二、理论批判
1、8种因子中有不少因子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即背后还是可能存在一个g因素影响着个体在多个因子上的表现,这些因子间并非完全独立
2、身体运动、音乐、内观虽然与其他因子相关度低,彼此之间也独立,但它们并不能很好地预测个体的学业和事业的成功,它们可能只对极少数具有极高才能的人而言可以成为有助于个体发展的能力,对大多数人而言并不是普适性能力,因而不该被纳入“智力”的范畴,而是一种特殊天分
3、人际关系与内观智力都偏向对情绪的感知和觉察力,可能归属于情绪智力而非(认知)智力
1.2.4当前的智力定义:智力是一种非常一般的心智能力
主题
二、智力的测量
1、智商:对智力的数量化和标准量
2、当前对智力的测量主要还是偏重于流体和晶体智力测试,理论提出的实践智力、创造性智力、情绪智力等一般纳入国际常用测试之中
3、效度
(1)这个测试工具的有效性,即多大程度上真的测到了我们希望测到的内容
1)内容效度:多大程度上测试真的测到了想要测量的东西
2)效标效度:测试得分能够预测该心理结构本可以预测的行为表现
4、信度:测试结果的稳定性(eg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
三、智力的影响
3.1智力对个体的影响
一、对学业、事业、寿命存在正向影响
二、但也可能对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产生负面作用
3.2智力对社会的影响:智力越高的社会,人均GDP越高,但原因机制还不确定
四、智力的影响因素
1、智力的基因遗传力高达50%
2、成年以前,环境对智力的解释率高于成年之后
基因可能会决定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环境,进而在选择的环境中充分发挥出基因特征
3、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会严重影响这一环境选择的过程,家庭背景弱势的孩子即便拥有高智力基因,也有可能无法选择合适的环境,进而无法发挥智力潜力
五、提高智力
1、基因:基因工程、基因选择、基因编码
2、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