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共产党简史
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超全党史时间梳理,一起学习,应用于公基和常识,党史口诀背起来,轻松拿分,超道上岸哟~
编辑于2021-12-01 18:38:32中国共产党简史 学习导图
<一> 社会主义革 命和建设时期 (1949-1976)
社基本完成社 会主义改造时期 (1949-1956)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肃清国民党残余、土匪、反革命实力
和平解放西藏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三反五反、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逐步实现农业、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
开始全面建 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7-1966)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
社会主义建设的代表作
一、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二、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四、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五、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七、党和非党的关系; 八、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九、是非关系; 十、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对当时和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理论指导作用
党的八大,把党的工作重心从革命转移到建设上来,制定党在政治、思想、组织、经济一系列正确方针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1976)
党的九大: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林彪接班人,歪曲阐述毛泽东思想,取消中央监察委员会,取消中央书记处,取消党员预备期。强烈的个人崇拜,左倾狂热
反革命集团的煽动,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和平演变
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复杂的国内国际社会历史原因
中共十大:一批众望所归的老干部入选中央委员,党内健康力量增强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1949)
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 (1919-1923)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1919年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奠定中国共产党思想基础
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7月23
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三次代表大会
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起于香港海员罢工,持续13个月,187次,30余万人,建立100多个供货)
大革命时期 (1923-1927)
第一次国共合作
中国共产党四大:为革命斗争新高涨作思想和组织准备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高潮和夭折:湖南农民运动,黄埔军校成立,五卅运动,蒋介石和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
中国共产党五大:纠正机会主义错误。批评右倾投降主义,未拿出纠正办法
土地革命时期 (1927-1937)
南昌起义:1927年,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第一枪
八七会议:总结大革命失败经验教训,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总方针
确定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开辟以井冈山为代表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开始长征
遵义会议和长征胜利
长征的伟大意义
挽救了中国革命
锤炼了革命队伍
确立了模组的的领导地位
宣传队,播种机
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
九一八事变为起点,中国进入十四年抗争时期,1945年日本投降抗日战争结束。
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全民族抗战高潮兴起
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倡导建立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坚持发展敌后游击战,逐渐上升为抗日主战场
加强自身建设,成为中国新希望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历史意义
解放战争时期 (1945-1949)
国共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内战
三大战役和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012-至今)
中共十八大
“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阐述
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总布局:五位一体
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核心目标
两个一百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弘扬中国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
党的建设主线
牢牢把握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
四大考验
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
四大危险
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
三型政党
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中共十九大
十个方面历史性成就
两个重大判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变化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一个历史使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四个伟大
实现伟大梦想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进行伟大斗争
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建设伟大工程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推进伟大事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个重大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两个重要时期
2017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十九大到二十大: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
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七个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九个方面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条基本方略
<三>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时期 (1977-2012)
拨乱反正与 改革开放时期 (1978-1991)
中共十一大:总结“四人帮”斗争,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
伟大的历史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为中心
确立邓小平为核心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中共十二大、十三大:加快和深化改革,我国经济加速发展的飞跃时期
改革开放和现代 化建设新阶段时期 (1992-2012)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
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共十五大
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者经济共同发展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中共十六大
三个代表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共十七大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资料: 《中国共产党简史》 《光辉的历程系列之一、二、三》 《一张图,带你看懂十九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