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文字
语言学概论之文字框架知识梳理,包括文字和语言、文字的基本性质与文字的产生、共识文字系统的特点及分类、文字的发展与传播等。
作者对四级单词知识做了一个总结,包括一些易混易错、近义词等等,本图知识梳理清楚,非常实用,值得收藏。
语言学概论之语法框架知识梳理,包括语法和语法单位、语法的组合规则、聚合规则、变换规则、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六章文字
第1部分文字和语言
第1节文字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文字的特点和重要作用。
一文字的发明,克服了语言传递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
二文字是人类文化得以积累。
三文字能促进思维的发展。
第2节文字的基本性质。
文字的基本性质:文字是用书写/视觉形式对语言进行再编码的符号系统。
文字基本性质的表现
一,文字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作为书写/视觉符号,文字除了语言的音义之外,还有自己的形体,有形音义三方面。
二,语言是一种系统,文字也是一种系统。
第2部分文字的基本性质与文字的产生。
第1节实物记事。
实物能够传达的信息很少,与文字的产生没有直接关系。
第2节图画记事。
记事图画还不是文字。图画表达信息的方式是以形体直接描绘现实,而文字是通过以形体对应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成分和排列的方式来表达信息的。
第3节刻画符号。
第4节早期文字:原始的图画文字。例如:东巴经
符合文字系统产生的三个基本条件:
1,具有数量足够多的与某种语言里的语素或词相对应的小图形。
2,这些小图形可以重复使用,而所表达的音义不变
3,这些小图形的排列规则足以反映这种语言说话时语速或词的排列次序。
第3部分共识文字系统的特点及分类。
第1节从文字的次小单位看文字的共性和分类。
文字必然有一级单位与语言单位(音义结合体)相对应,体现了所有语言的共性。
例如。汉文中的字对应汉语中的音义结合体语素。英语中的词对应英语的音义结合体词。
该一级单位的特点:
这一级单位必然不是文字的最小单位。
文字的这一级次小的单位都是既表音又表义的,但是它们对应哪一级音义结合体有所不同。
第2节从文字的最小单位看文字的不同类型。
字符:所有文字的最小单位统称为字符。
根据字符与所记录语言的关系,可以把文字分为:
表音文字(拼音文字或字母文字。):字符只表示语言符号的音,而不表示语言符号的意义。
表音文字细分为:
音位文字。英文
辅音文字。阿拉伯文。
音节文字。日本的假名。
(汉字)意音文字:有的字符提示语言符号的音,有的字符只提示语言符号的意义。 声符:提示音的字符。 义符:与音无关的只与意义有关的字符。
第4部分文字的发展与传播。
第1节早期自源文字:不完善的意音文字。
自源文字:在某种语言的基础上,自发产生并逐步完善的文字。
世界上有悠久历史的4种自源文字:
一中东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古文字。
二埃及地区的埃及古文字。
三中国中原地区的甲骨文。
四美洲的玛雅文字
第2节自源文字的发展。
他源文字:部分或全部 借用或参考其他民族文字的字形,再根据本民族语言的特点,做或多或少的改动而形成的文字。
第3节,他源文字的创新与文字的换用
第4节文字适应语言和文字的相对独立性。
第五节汉字与汉语拼音。
第5部分书面语。
第1节口语和书面语。
口语:文字出现以前语言只有凭口耳进行交际的口头形式。
书面语
书面语定义:
书面语与文字: 文字是书面语的书写工具是体现书面语的一种物质形式。 文字本身不是书面语。 没有文字也就没有书面语。
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与联系:
书面语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
书面语是口语的加工形式。
书面语与口语的基本系统是一致的。
书面语和口语各有特点。
口语用词范围比较窄,句子比较短,结构比较简单。 还可以有重复、脱节等也有起填空作用的废话。
书面语只能用别的手段来弥补不足,如扩大用词的范围,尽量排除废话等 讲究篇章结构,连贯照应。
第2节书面语的保守性和书面语的改革。
第3节书面语的规范。
语言规范的任务:根据语言的发展规律为语言的运用,确定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的标准。对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成分用法固定下来,加以推广;对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成分和用法,根据规范的要求妥善加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