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十三章 休克
休克(shock)是机体遭受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由于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血流灌注广泛、持续、显著减少。
病理生理学第十八章肾功能不全,讲述了肾生理功能、慢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尿毒症等,希望梳理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肺功能不全,指在海平面、呼吸空气条件下呼吸器官不能维持人体正常氧供应和清除二氧化碳的病症。表现为活动后气急和发绀。多见于由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广泛肺纤维化、重症肺结核和心脏病伴发肺充血、肺水肿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十三章 休克
定义
有效循环量急剧减少
组织血流灌溉不足
全身性危重病理过程
第一节 病因与分类
病因
失血/失液
急性丢失体液20%(1000mL)
烧伤
创伤、感染、过敏、心脏功能障碍
神经源性休克
治疗:缩血管药物
预后较好,常不需要治疗而自愈
分类
1.低血容量性休克
原因:血容量减少
常见病因:失血、失液、烧伤、创伤
临床表现——“三低一高”
低——中心静脉压、心排血量、动脉血压
高——外周阻力(交感神经兴奋)
2.血管源性休克
原因:外周血管扩张,血管床容量↑,有效循环血量↓
常见原因:脓毒血症、过敏、神经源性休克
3.心源性休克
原因:心脏泵血功能障碍,心排血量↓,有效循环血量↓,微循环血量↓
常见原因
心肌源性
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律失常、瓣膜病
非心肌源性
心脏肿瘤、气胸、肺动脉高压、急性心脏压塞
第二节 发生机制
一、微循环机制
概述
微循环概念:微动静脉之间的微血管内的血液循环,为物质交换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微循环神经体液调节
全身体液因子
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Ⅱ、血管加压素
血管收缩
局部血管活性物质
组胺、激肽、腺苷、一氧化氮(NO)
血管舒张
酸性物质(eg:乳酸)
降低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反应性
血管扩张
(一)微循环缺血期
特点
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动因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收缩>后阻力血管
变化机制
1. 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入血
①α受体效应→外周阻力↑
②β受体效应→微循环动-静脉短路开放
2. 其他缩血管体液因子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血管升压素(VP)
血栓素A2(TXA2)、内皮素(ET)、白三烯类(LTs)
代偿意义
1.维持动脉血压
(1)回心血量↑
“自身输血”
储血器官收缩→减少血管床容量,增加回心血量
“自身输液”
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收缩>微静脉→血管流体静压↓→组织液进入血液
(2)心输出量↑
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增强
(3)外周阻力↑
2.保证心脑血液供应
原因:各器官对儿茶酚胺敏感性不一致
结果:血压≥60mmHg,保证心、脑血液灌流量稳定
临床表现
血压正常或轻微下降
脸色苍白、四肢湿冷、神志清醒
脉搏加快、脉压减小、尿量减少
(二) 微循环淤血期
变化特点
灌而少流,灌大于流
血液“泥化”淤滞,微循环淤血
1.酸中毒
细胞对儿茶酚胺反应性↓,收缩力减弱
2.扩血管物质增多
组胺、腺苷、缓激肽、NO↑,内毒素(感染情况下)→血管扩张
3. 白细胞黏附
白细胞黏附于微静脉、血液浓缩、血液黏度增加
失代偿产生
(1)回心血量急剧↓
(2)自身输液停止
血浆渗出到组织液
血黏度增加,淤滞加重
(3)心脑血流灌溉量↓
血压明显下降
神志淡漠、昏迷
皮肤发绀、出现花斑
(三)微循环衰竭期
不灌不流
毛细血管无复流现象
微血管麻痹性扩张
DIC(微血栓)形成
后果
微循环无复流现象、微血栓形成→细胞缺血缺氧→梗死→器官衰竭
(1)循环衰竭
顽固性低血压,升压药不能恢复
(2)并发DIC
(3)器官衰竭
休克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肺泡-毛细血管弥漫性损伤
Ⅰ型呼吸衰竭
少尿或无尿,意识模糊、昏迷
二、细胞分子机制
细胞损伤
1.细胞膜损伤
休克时最早损伤部位
细胞水肿
2.线粒体变化
肿胀、致密结构和嵴消失
3.溶酶体变化
释放溶酶体酶→细胞自溶
4. 细胞死亡
凋亡
坏死
炎症细胞活化和炎症介质表达↑
第三节 机体代谢和功能变化
一、 物质代谢紊乱
分解代谢↑,合成代谢↓
二、 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
高钾血症
三、器官功能障碍
第四节 常见休克特点
一、 失血性休克
决定因素
失血量
失血速度
分期明显
临床症状典型
并发症
急性肾衰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二、 脓毒性休克
常见病因
G-感染
内毒素=脂多糖(LPS)
机制
1. 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引起SIRS
2. 毛细血管通透性↑
3. 血管扩张
4. 直接损伤心肌细胞

三、过敏性休克
本质:血管源性休克
机制:
1.血管扩张
2.毛细血管通透性↑
四、心源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