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021版毛概个人思维导图
包含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实际问题;运用、解决、实践经验;总结、提炼、认识、掌握、增添等。
编辑于2021-12-25 17:55:14毛概
马克思主义
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内容
实际问题;运用、解决
实践经验;总结、提炼、认识、掌握、增添
民族语言、中国特色、风格、气派
历史进程
革命建设的长期实践
十一届三中全会
20世纪80末90初
新世纪新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
2018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毛泽东思想
总述
形成与发展
形成背景
时代背景
时代主题、国际背景、国内形势
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
新的社会生产力、工人运动
思想理论条件
新文化、马列传入传播
实践基础
领导、人民革命
发展过程
形成
创、萌芽;土地革命、初、马列、中国具体、农、武
成熟
遵义、领导、1945七大、党章、指导思想
继续发展
专政、改造、矛盾(人民)
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的理论
党的建设理论
活的灵魂
1981十一届六中 历史问题 决议
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
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中国革命的建设的科学指南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形成依据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国情(基本前提)
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革命性质
俄10标志、背景、转变
五四、标志、阶段
实践基础
旧
新
总路线
过程
1939《革和共》首提革命
1948《晋绥》路线内容
无、人、反、封 官
革命对象
帝国主义(首要对象)
封建主义:帝国统、封建军阀专制(社会基础)
官僚资本主义:依帝、勾封、利用国政权、买办封建 垄断
革命领导
中革中心问题+民革核心问题:领导权、区别 根本标志、胜利 根本保障
特点
三重压迫(彻底的革命性)
分布地区和行业集中(便于组织团结)
中国产业工人大多出自农民(方便与农民形成亲密联盟)
革命动力
无产阶级
最基本动力
农民
主力军
城市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者
民族资产阶级(动力之一)
压迫
动摇性
革命性质
性质、前途
区别
领、时、指、目
革命前途
基本纲领(内容)
政治
推翻、建立无产、工农联盟、革命阶级、新共和国
国体、政体
经济
没收、封建土地、农民;没收、官僚、垄断、新国;保护、民主工商
文化
无产阶级领导...科学的...
道路
内容
提出
长期实践、1938年11月六届六中全会
形成必然性
必然性是由具体国情决定的(3)
可行性是由特色国情决定的(5)
关系
基本经验
三大法宝
统一战场
必要性
可能性
措施
武装斗争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军队
坚持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
党的建设
思想
组织
作风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意义
理论
实践
国际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
新民主主义社会
性质
社会
特征
经济成分
矛盾
初期(1949-1952)
人民大众和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地主阶级与帝国主义
后期(1953-1956)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
过度时期总路线
提出依据
马、理论;列宁、过渡
内容
子主题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农业改造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历史经验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确立的标志
子主题
确立的意义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调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理论背景(论十大关系)
基本方针
阶段
正确认识和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1957年2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人类社会基本矛盾
子主题
子主题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党的八大
子主题
子主题
社会主义两类不同矛盾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
总方针
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初步探索的意义与经验教训
意义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经验教训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邓小平理论
形成发展
背景
时代背景
历史根据
现实依据
过程
提出理论命题
十一届三中
十二大
构建理论轮廓
十二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
形成理论体系
十三大:系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南方谈话:社会主义本质
丰富理论内容
十五大:邓小平理论
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基本问题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内容
进程
1980年
1985、1986、1990
1992
科学内涵
子主题
适应
总结
子主题
思想路线:科学内涵
初级阶段理论
含义
子主题
子主题
特征
基本路线:内容、关系
奋斗目标
主要内容
领导力量、依靠力量
根本立足点
十七大:和谐
十九大:现代化强国
三步走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根本任务
改革开放
时代背景
国际
国内
理论基础
生产
解放
矛盾
改革
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解放
动力
根本性、广泛性、深刻性
开放依据
市场经济理论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两手抓都要硬
一国两制
中国的问题关键在于党
历史地位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形成发展
背景
国际
党内
子主题
子主题
国内
过程
子主题
子主题
重要思想内容
关键
核心
本质
核心观点
先进生产力
先进文化
人民利益
主要内容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思想与历史地位
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基本依据
改革开放以来...
主要矛盾转化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丰富内涵
历史脉络
实践主题
人民性
民族性
世界性
深远意蕴
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
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
人类文明进程
百年唯有之大变局
世界经济版图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国际力量对比
全球治理体系
人类前途命运
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考验
威胁
科学体系
核心要义
坚持和发展中特
主要内容
八个明确
十四个坚持
理论特质
秉持人民立场
彰显历史自觉
坚持实事求是
突出问题导向
强化战略思维
发扬斗争精神
历史地位
当代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根本指引
基本遵循
强大思想武器
建设美好中国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思想内涵
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
关系
实现路径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现代化战略安排
四个现代化
三步走发展战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现代化战略安排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意义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导向
立足新发展阶段
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新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进程
从理论依据
从历史依据
从现实依据
贯彻新发展理念
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构建新发展格局
国际
国内
三者关系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经济思想
党的领导
人民中心
经济新常态
市政结合
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政府更好结合
矛盾变化
问题导向
策略方法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创新驱动
要素市场化
人力资源、培养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三去、一降、一补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要求
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产业、市场、收入分配、城乡区域发展、绿色发展、全面开放体系、经济体制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系改革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四梁八柱”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主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主制度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民主党派
团结进步教育
宗教工作
统战工作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定文化自信、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培育文化自信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生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要把握好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统一
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健康中国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完善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制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构建基础社会治理新格局
建设美丽中国
坚持***生态文明思想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址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
全面推动绿色发展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
提高环境治理水平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内涵
小康讲到是发展水平
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持续性、可协调性
十八大的脱贫攻坚
十九大的精准脱贫
十九届五中全会: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特点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根本制度
基本制度
重要制度
坚定不移的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提出背景
顺乎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的选择
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
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前途命运,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地位
总目标
十八届三中全会: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九大提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必要性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坚持全面改革的方向、立场、原则
改革开发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以人命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
必须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
坚持和完善中特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
是在党领导下的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
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
关系
制度是治理的依据,制度的性质决定治理的方式;治理是制度的实践,制度的实践过程就是治理
方法
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
提高治理能力
全面依法治国
坚持***法制思想
内容
党领导
人民中心
法治道路
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治理体系能力现代化
法治体系
一体化
法制领域
内外法治
素质队伍
领导干部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历史的必然结论
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所决定的
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的必然选择
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围绕总目标
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加快形成高效的法制实践体系
加快形成严密的法制监督体系
加快形成有力的法制保障体系
加快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把握工作布局
把握重点任务
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从严治党是伟大的自我革命
核心
加强党的领导
要求
提高领导、执政能力、先进性、纯洁性
推进自我革命走向深入
任重道远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内容
p272
原则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方针
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主线
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布局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
目标
建设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政治(首位)
思想(基础性)
作风(核心是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
纪律(首要严明政治纪律)
组织(新时代党的组织建设)
制度(四点要求)
反腐斗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适应了伟大斗争要求
回应了人民的期许
顺应了世界发展的新趋势
坚持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
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
坚持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
坚持科学统筹的 根本方法
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
着力规范化解重大风险
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坚持***强军思想
10个明确
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灵魂
核心
保证
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是实现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的必然选择
是一个系统工程,设计领域宽、范围广、内容多
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科学发展观
形成发展
条件
基本国情
实践经验
国际形势与经验
过程
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
十七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十八大:指导思想
科学内涵
第一要义
核心立场
基本要求
统筹兼顾
主要内容
历史地位
理论体系
小康、现代化
是实现社会主义...
矛盾
1956年
1981年
2017年
为什么保护
由新民主主义国家性质决定
由我国落后生产决定
其他革命的表现决定
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
求得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
求得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三大战略举措
中国式现代化
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固有弊端
提供了现代化的全新选择
展现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引领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