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传染病
本图大致对传染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内容进行了展开整理,内容干货满满,非常适合大家下载学习。
传染病之人感染H7N9禽流感,知识内容有概述、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理、临床表现、对症治疗、重症病例的治疗等。
普通感冒是小病,但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是一种传染病,大家需要对此有一定程度上的认知,可以参考一下此图。
众所周知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病,对成人儿童的生活影响都不小,本思维导图带大家科普一些关于手足口病的知识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概述
简称为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脑膜炎刺激征。
严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
病原学
脑膜炎奈膜菌专性需氧,对营养要求较高。
抗原
血清群特异性荚膜多糖
主要外膜蛋白
脂寡糖
菌毛抗原
按表面特异性荚膜多糖抗原的不同分
13个群
90%以上为A、B、C
A群可导致全球大流行
B、C可引起地区性流行
C群毒力较强,可导致暴发性流脑
对干燥、湿热、寒冷、阳光、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均敏感,在体外易自溶而死亡
对磺胺类药物耐药
流行病学
传染源:带菌者和流脑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人是唯一天然宿主。
传播途径:病原菌主要经咳嗽、打喷嚏借飞沫由呼吸道直接传播。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本病隐性感染率高。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6个月~2岁时的婴幼儿发生率最高
流行特征:
本病遍布全球
地区性
在温带地区可出现地方性流行
季节性
全年经常有散发病例出现,但在冬春季节出现季节性发病高峰。
周期性
发病机制
人体免疫力弱且菌株毒力强、数量多,病原菌则自鼻咽部侵入血流→短暂菌血症
细菌裂解后释放内毒素是本病致病的重要的致病因素
内毒素引起全身的施瓦茨曼反应,激活补体,血清炎症介质明显增加,产生循环障碍和休克
易激活凝血系统,出现DIC及继发性纤溶亢进,进一步加重微循环障碍、出血和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
病理解剖
败血症期
主要病变是血管内皮损害,血管壁炎症、坏死和血栓形成,血管周围出血
皮肤黏膜局灶性出血,肺、心、胃肠道及肾上腺皮质亦可广泛出血
常见心肌炎和肺水肿
脑膜炎期
主要病变部位在软脑膜和蛛网膜
表现为血管充血、出血、炎症和水肿
大量纤维蛋白、中性粒细胞及血浆外渗,引起脑脊液浑浊
颅底部由于化脓性炎症的直接侵袭和炎症后黏连引起脑神经损害
暴发型脑膜脑炎
脑膜脑炎病变主要在脑实质
引起脑组织坏死、充血、出血及水肿
严重者出现脑疝,天幕裂孔及枕骨大孔疝
临床表现
潜伏期1~2天,最短一天,最长7天
分型
普通型
前驱期
恢复期
暴发型
休克型
脑膜脑炎型
混合型
轻型
慢性型
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加,一般在(10-20)×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升高在80%-90%以上。并发DIC者血小板减少。
(2)脑脊液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方法。
病初或休克型患者,脑脊液尚无变化,应在12-24小时后复查。
典型的脑膜炎期,压力增高,外观呈浑浊米汤样甚或脓样
白细胞数明显增高至1000×106/L以上,以多核细胞为主
糖及氯化物明显减少,蛋白含量增高。
(3)细菌学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手段。应注意标本及时送检、保暖、及时检查。
1、涂片
2、细菌培养
(4)血清免疫学检查
(5)其他:脑膜炎奈瑟菌的DNA特异性片段检测
治疗
(1)普通型
1、病原治疗:
一旦高度怀疑流脑,应在30分钟内给予抗菌治疗。尽早、足量应用细菌敏感并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抗菌药物。
常用以下抗菌药物:青霉素—首选、头孢霉素、氯霉素。
2、一般对症治疗
强调早期诊断,就地住院隔离治疗,密切监护,是本病治疗的基础。
做好护理,预防并发症。
暴发型流脑的治疗
1、休克型治疗
(1)尽早应用抗菌药物:可联合用药,用法同前。
(2)迅速纠正休克
①扩充血容量及纠正酸中毒治疗
②血管活性药物应用。
(3)DIC的治疗:高度怀疑有DIC宜尽早应用肝素,应用肝素时,用凝血时间监测。
(4)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适应症为毒血症症状明显的病人,地塞米松。
(5)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注意脑、心、肝、肾、肺功能,根据情况,必要时作对症治疗。
2、脑膜脑炎型的治疗
(1)抗生素的应用
(2)防治脑水肿、脑疝:甘露醇、白蛋白
(3)防治呼吸衰竭:保持呼吸道畅通,必要时插管
3、混合型的治疗:此型病人病情复杂严重,应积极治疗休克,又要顾及脑水肿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