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固定资产
中级会计第六章固定资产笔记,包括固定资产概述、固定资产的增加、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固定资产的处置五部分内容。
编辑于2022-01-04 16:04:51第三章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的定义
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
注:不是为了转售,转售则为“持有待售固定资产”定为流动资产类似“存货”
固定资产的特征
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注:也有可能表现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
固定资产是有形资产
固定资产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应分别确认“单项固定资产”
备品备件和维修设备通常确认为存货,但高价周转件及与相关固定资产组合发货效用的,应确认为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各组成部分使用寿命不同,应分开单独核算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初始计量原则
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即一般为历史成本计量)
注:
1、固定资产截止资本化时点: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
2、固定资产竣工决算日通常晚于“达到预定可以使用状态日”,当可使用时“暂估”入固定资产,并于第二个月计提折旧,竣工决算后修正“暂估”,但已提折旧不追溯
3、固定资产的验收合格日与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日,与会计核算无关
初始成本确认
外购方式
入账成本=买价+场地整理费+装卸费+运输费+安装费+专业人员服务费
注:员工培训费列入:当期损益,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安装固定资产挪用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集体福利设施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进项税额不予抵扣
安装固定资产领用产品时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如有消费税)
集体福利设施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应交消费税(如有消费税)
进项税额不予抵扣
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各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配比例时为不含增值税价格)
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超过正常信用条件(三年及以上),应当以折现值入账
会计分录
购买方
购入
借 固定资产 未确认融资费用 贷 长期应付款
1、出报表用长期应付款的现值 2、年末“长期应付款”错开一年现值列报,如15年末计算现值为1221.8,16年末计算现值为819.54,则15年末“长期应付款”列示为819.54,差额列入“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项目
认定利息费用
借 财务费用 贷 未确认融资费用
长期应付款本金*实际利率
支付设备款
借 长期应付款 贷 银行存款
支付税费
借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 银行存款
销售方
卖出
借 长期应收款 贷 主营业务收入 未实现融资收益
出报表用长期应收款的现值
认定利息收入
借 未实现融资收益 贷 财务费用
收到设备款
借 银行存款 贷 长期应付款
收到税费
借 银行存款 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自行建造方式
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即一般为历史成本计量)
入账价值=工程用物资成本+人工成本+相关税费+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间接费用
出包方式
待摊支出 包括
监理费用
设计费
相关工程管理费
研究费用
待摊支出分摊处理
待摊支出分配率=累计发生的待摊支出/(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在安装设备支出)
某工程应分配的待摊支出=某工程的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和在安装设备支出合计*分配率,得出各方的分摊额
入账价值
=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安装设备支出+分摊的待摊支出
会计分录
待摊处理
Dr 在建工程——厂房 ——设备 ——设备安装 Cr 在建工程——待摊支出
工程完工
Dr 固定资产——厂房 ——设备 Cr 在建工程——厂房 ——设备 ——设备安装
投资者投入方式
按约定价值确定,不公允的除外
盘盈方式
按重置成本入账,采用追溯重述法
Dr 固定资产(重置成本) 100 Cr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 Dr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5 Cr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75 Dr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5 Cr 盈余公积(10%) 7.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7.5
固定资产弃置费
处理原则
固定资产的弃置费,折现后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
会计分录
预计弃置费
Dr 固定资产(以弃置费的折现值入账) Cr 预计负债
每期按“市场利率”计提预计负债的利息费用
Dr 财务费用 Cr 预计负债
高危行业企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
提取
Dr 生产成本 Cr 专项储备
使用
费用性支出
Dr 专项储备 Cr 银行存款
形成固定资产
Dr 在建工程 Input VAT Cr 银行存款
Dr 固定资产 Cr 在建工程
Dr 专项储备 Cr 累计折旧
一次性提取累计折旧,后续不再计提
专项储备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其他综合收益和盈余公积之间增设“专项储备”反映
固定资产后续计量
固定资产折旧
折旧范围
不提折旧
已提足
改扩建
提前报废
提示
未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计入“管理费用”
大修而停工需要继续提折旧,但入科目不一定为“管理费用”
替换设备要提折旧
当月增加的当月不提,当月减少的当月照提
影响折旧的因素
折旧的基数
取得固定资产原始成本,即账面原价
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
固定资产已提的减值准备
每计提一次减值准备都视为一个新固定资产的出现,重新测定
减值取数
公允处置净额
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折现
取孰高口径
减值分录
Dr 资产减值损失 Cr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相关术语
账面原值
指:原价
账面折余价
指:=原价-累计折旧
账面价值
指:=账面折余-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提完减值不许恢复(7个)
固定资产
长期投资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模式)
无形资产
生产性生物资产
油气资产
商誉
折旧方法
年限平均法(直线法)
年折旧=(原价-预计净残值)/折旧年限
月折旧=年折旧/12
工作量法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加速折旧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折余价*(2/折旧年限)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倒数第二年改为直线法(年限平均法)
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折旧年数-已使用年数)/(可使用折旧年数加和)】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折旧会计分录
Dr 制造费用(生产用) 管理费用(行政用) 销售费用(销售用) 在建工程(工程用) 其他业务成本(经营租出) Cr 累计折旧
复核
至少每年年度终了,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未来适用法)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
更新改造
通常资本化
修理支出(含大修)
大修能资本化资本化
不符合全部费用化
生产、行政设备列支——管理费用 销售设备——销售费用
会计处理
转入改扩建
Dr 在建工程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Cr 固定资产
改扩建支出
Dr 在建工程 Cr 银行存款
替换原固定资产的某组成部分
Dr 银行存款/原材料(残值价值) 营业外支出(净损失) Cr 在建工程(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Dr 固定资产 Cr 在建工程
按新固定资产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
费用化的后续支出
会计处理
Dr 管理费用(生产、行政设备费用化支出) 销售费用(销售机构设备费用化支出) Cr 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银行存款
固定资产的处置
固定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
处置状态
不产生经济利益
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清理时将“账面价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
转入
Dr 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Cr 固定资产
支付清理费
Dr 固定资产清理 Cr 银行存款
回收价值
Dr 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原材料 Cr 固定资产清理 outgoing VAT
实现盈余
Dr 固定资产清理 Cr 资产处置损益
亏损时
Dr 资产处置损益 Cr 固定资产清理
固定资产的清查
盘盈
同上(已做解答)
盘亏
Dr 待处理财产损溢 累计折旧 Cr 固定资产
Dr 其他应收款(保险赔款或责任人赔款) 营业外支出 Cr 待处理财产损溢
现金、存货和固定资产盘亏盘盈对比
现金
盘盈
Dr 库存现金 Cr 其他应付款/营业外收入
盘亏
Dr 其他应收款/管理费用 Cr 库存现金
存货
盘盈
Dr 库存商品/原材料等 Cr 管理费用
盘亏
Dr 管理费用/其他应收款/营外支出 Input VAT transfer out(盘亏损失进项税不允许抵扣) Cr 库存商品/原材料等
固定资产
盘盈
Dr 固定资产 Cr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盘亏
Dr 其他应收款/营业外支出 Cr 固定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