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地理思维导图
七上地理知识点,地理学主要是研究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是一门关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与他所处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
这是一篇关于八年级下册英语思维导图,按单元划分,详细梳理了第六至第十单元的重点语法内容,结构清晰,便于系统学习和复习。
耳朵进水怎么办?可以采用单组跳跃法、活动外耳道、做夸张动作、偏头部一侧、外耳道清理法等来解决。
这是一篇关于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的思维导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地理
地图三要素
方向
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东、南、西、北、 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
a、有指向标的地图, 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
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 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 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比例尺
比例尺=———— 实地距离
比例尺的方式
数字式 1/1000
文字式 图上 1 厘米等于实地距离 100 千米
线段式 0123
比例尺的选择
比例尺越大, 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 单
图例和注记
让学生识记一些常用的图例(见世界地理(上册)P 10 面上的表格)
世界的海陆分布
1、海洋与陆地:海洋占 71%,陆地占 29%。
3、四大洋
⑴、面积最 大,最深的是太平洋;面积最小,最浅的是北冰洋。
⑵、大西洋呈“S”形, 地跨南、北半球
4、识记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
2、七大洲
东半球的大洲:亚、欧、非、大洋洲;西半球的大洲:南、北美洲。 南极洲位于南极圈内,地跨东、西半球。
⑶、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大洲:亚 洲、大洋洲;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南极洲、欧洲。赤道穿过的大洲: 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亚、欧两洲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 尔河—大高加索山脉。亚、非两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分界 线:巴拿马运河。亚、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地球的面貌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 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
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地球 的表面积是 5.1 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 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 4 万千米
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 极圈
纬线、纬度
纬线
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 线
三个特点
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 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
③、自成一个圆
纬度
①、赤道为 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 为南纬(0°—90°S)。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纬度数从赤道向 北、向南逐渐增大。纬度最大值 90°。
②、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 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发展与合作
(1)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把世界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
3)国际合作的意义:一个国家要发展和进步,就要同其他国家开展交流和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
(2)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 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经线和经度
经纬网
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面上任何 一点的位置。
2、读经纬网图,能回答有关问题(举例说明)
1、A 点的经 纬度:30°W 40°N B 点的经纬度:10°W 10°N从 东西半球看:A 点位于西半球 B 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A 点位于 北半球 B 点位于北半球
2、从低、中、高纬度来看:A 点在中纬度地区 B 点在低纬度地区。
3、从地球五带来看:A 点在北温带 B 点在热带。 (A 地区有四季变化,B 地区有阳光直射。)
⑸、A 点位于 B 点的西北 方向
经线
⑵、180°经线:180°E 和 180°W 重合的经线。
⑶、 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国际上规定 20°W 和 160° E 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
⑴、经度的起点 是 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0°—180°E);以西 为西经(0°—180°W),所以东西经最大度数为 180°。经度数从 0°经线 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人口
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共同决定,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会带来严重的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了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难 以解决的问题;人口增长过慢造成了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人口的增长 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中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7)三大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聚落
1)乡村与城市景观的不同:劳动生产方式
(2)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地形平坦、气候适宜、自然资源丰富、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土壤肥沃。聚落与环境:聚落在不同的环境下形成不同的建筑风格。聚落的发展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平原地区,聚落规模较大,人口众多,房屋密集。山区,聚落成条带状分布。在平原地区,有些聚落靠近水源,沿河流发展成带状分布。
(3)分析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