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细胞可逆性损伤变性
病理学的组织与细胞损伤章节中关于细胞可逆性损伤变性部分的知识点归纳,包括:概念、细胞水肿/水变性、脂肪变、玻璃样变/透明变、淀粉样变、黏液样变、病理性色素沉着。
编辑于2022-02-03 19:21:06细胞可逆性损伤/变性
概念
定义
细胞或间质受损后,由于代谢障碍,使胞内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
机制
正常或异常物质产生过多或过快
细胞组织缺乏相应的代谢、清除或转运利用机制
原因
缺血、缺氧、感染、中毒等
特点
胞内变性可逆
间质变性不可逆
细胞水肿/水变性
概念
意义
细胞损伤中最早出现的改变
原因
细胞容积和胞质离子浓度调节机制的功能下降
演变
轻度水肿——可复性
严重水肿——脂肪变性/溶解坏死
机制
分布
常见于心、肝、肾等实质器官
机制
水肿→线粒体受损→ATP↓→钠钾泵功能障碍→胞内钠,水潴留
无机磷酸盐、乳酸和嘌呤核苷酸等代谢产物蓄积→渗透压负荷↑→加重水肿
病理变化
肉眼
器官肿胀,边缘圆钝,包膜紧张,切面外翻,颜色变淡
LM
细胞肿胀,染色变淡,细胞器肿胀,胞质出现红染细颗粒状物
严重时呈气球样变——胞质高度疏松呈空泡状,核肿胀,质膜表面出现囊泡,微绒毛变形消失
EM
内质网和线粒体肿胀呈囊泡状甚至崩解
脂肪变
概念
定义
TG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胞质中
分布
肝细胞、心肌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和骨骼肌细胞等
原因
感染、酗酒、中毒、缺氧、营养不良、糖尿病,肥胖等
演变
轻度脂肪变——可复性
严重脂肪变——实质细胞坏死
病理变化
轻度脂肪变
肉眼
受累器官无明显变化
中重度脂肪变
肉眼
器官体积增大,淡黄色,边缘圆钝,切面呈油腻感
LM
出现大小不等的球形脂滴,核可受挤压偏位
石蜡切片脂滴呈空泡状
冷冻切片,苏丹III,IV染色脂滴
EM
出现有界膜包绕的圆形均质脂质小体,脂滴
经典
肝脂肪变
原因
肝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
特点
肝小叶内的病变分布与病因有关
慢性肝淤血——小叶中央区缺氧较重——小叶中央区先脂肪变
磷中毒——小叶周边带更敏感——小叶周边带受累更严重
严重中毒和传染病——累及全部肝
脂滴主要为中性脂肪,也有PL,CHOL
表现
轻度脂肪变
不引起肝脏明显形态变化和功能障碍
显著弥漫性肝脂肪变
脂肪肝
重度肝脂肪变
发展为肝坏死,肝硬化
机制
胞质内FFA↑
FFA摄取过多
缺氧→胞内乳酸大量转化为FFA
β氧化障碍→FFA利用↓→FFA蓄积
TG合成过多
线粒体和SER功能改变→TG合成↑
LP,apo↓
LP,apo↓→脂肪输出↓→脂肪胞内蓄积
心肌脂肪变
心肌脂肪变
原因
慢性酒精中毒,缺氧
分布
灶性——左心室内膜下乳头肌为主——虎斑心
弥漫性——两侧心室肌——弥漫性淡黄色
表现
虎斑心——黄红色斑纹
肌原纤维之间出现成串排列的小脂滴
机制
病变心肌呈黄色,与正常的暗红色相间
非心肌脂肪变
原因
高度肥胖,饮啤酒过度
分布
右心室更明显,心尖区严重
表现
心肌脂肪浸润/脂肪心
大多无明显的症状
重度可致心脏破裂,猝死
机制
心外膜增生的脂肪组织沿间质伸入心肌细胞间
心肌受伸入脂肪组织的挤压而萎缩
肾小管上皮脂肪变
表现
脂滴主要位于近曲小管细胞基底部
严重可累及远曲小管
特点
脂滴为过量重吸收的脂蛋白
玻璃样变/透明变
概念
定义
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均质、红染的毛玻璃样半透明蛋白沉积
特点
HE呈嗜伊红均质状
意义
一组形态学上物理性状相同,但其化学成分、发生机制各异的病变
机制
蛋白合成的先天遗传障碍或蛋白折叠的后天缺陷→变性胶原蛋白、血浆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等的蓄积
病理变化
细胞内玻璃样变
表现
胞质内出现大小不等的均质红染的圆形小体
经典
肾小管上皮细胞——玻璃样小滴
吞饮小泡内的重吸收蛋白与溶酶体融合形成
浆细胞——Rusell小体
RER内Ig蓄积形成
肝细胞——Mallory小体
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中间丝前角蛋白变性形成
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
原因
生理性或病理性结缔组织增生
意义
纤维组织老化的表现
机制
胶原蛋白交联、变性、融合→胶原纤维增粗变宽
胶原蛋白间的血管和纤维细胞较少
糖蛋白沉积
表现
肉眼
灰白色,质韧,半透明
LM
纤维细胞↓
EM
胶原纤维增粗,融合成红染的半透明均质无结构物质
分布
萎缩的子宫和乳腺间质、瘢痕组织、动脉粥样硬化纤维斑块,坏死组织的机化等
细小动脉壁玻璃样变/细小动脉硬化
经典
缓进型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肾脑脾等脏器的细小动脉壁
机制
血管内膜通透性↑→血浆蛋白质渗入和基底膜代谢物质沉积→无结构的均匀红染物→细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BP↑→器官局部缺血
表现
动脉壁弹性减弱,脆性增加,易继发扩张、破裂和出血
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或闭塞
淀粉样变
概念
定义
细胞间质内淀粉样蛋白和黏多糖复合物蓄积,呈淀粉样染色
意义
一类形态学和特殊染色相近,但化学结构和产生机制不同的病变
机制
淀粉样蛋白成分来自于免疫球蛋白轻链、肽类激素、降钙素前体蛋白和血清淀粉样A蛋白等
淀粉样蛋白的新生多肽链由核糖体合成,分α,β链
机体无分解β-折叠的酶→β-淀粉样蛋白及其前体易蓄积
病理变化
分布
细胞间质、小血管基膜下,网状纤维支架附近
表现
HE——淡红色均质状
刚果红染色——橘红色
碘染——棕褐色
碘+稀硫酸——蓝色
类型
局部性淀粉样变
分布
皮肤、结膜、舌、喉和肺等
AD的脑组织,霍奇金病、多发性骨髓瘤、甲状腺髓样癌等肿瘤间质内
全身性淀粉样变
原发性
机制
血清α-Ig轻链
分布
肝肾脾心等,多发性骨髓瘤和B细胞肿瘤
继发性
机制
肝脏合成的非免疫球蛋白
分布
老年人,结核病等慢性炎症,肿瘤间质
黏液样变
定义
细胞间质内黏多糖(葡萄糖胺聚糖、透明质酸等)和蛋白质的蓄积
原因
间叶组织肿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风湿病灶和营养不良的骨髓和脂肪组织等
表现
多突起的星芒状纤维细胞散在灰蓝色的黏液基质中
间质疏松
病理性色素沉着
概念
定义
病理情况下,某些色素增多并积聚于细胞内外
含铁血黄素
实质
铁蛋白微粒聚集体——三价铁+蛋白
来源
巨噬细胞吞噬并降解Hb后产生
特点
镜下金黄色或褐色颗粒
普鲁士蓝染色
存于细胞内外
意义
有RBC的破坏和全身性或局限性含铁物质剩余
分布
生理
肝,脾,淋巴结,骨髓有少量形成
病理
陈旧性出血,溶血性疾病时细胞组织蓄积
脂褐素
实质
细胞自噬溶酶体内未被消化的细胞器碎片残体——PL和蛋白混合物
来源
自由基催化膜相结构不饱和FFA过氧化产生
特点
镜下为黄褐色微细颗粒
器官组织中大量出现——器官萎缩
分布
生理
附睾管上皮、睾丸间质细胞和神经节细胞胞质内含少量
病理
老年人和营养耗竭性患者,萎缩的心肌及肝细胞核周围大量出现
意义
是细胞受自由基脂质过氧化损伤的标志
黑色素
实质
黑色素细胞中的黑褐色细颗粒——二羟吲哚
来源
Tyr
特点
合成受ACTH,MSH调控
分布
生理
黑色素细胞,皮肤基底部的角质细胞,真皮的巨噬细胞内
病理
慢性炎症,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时黑色素局部性↑
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的Addison病患者全身性皮肤,黏膜的黑色素沉着
胆红素
实质
RBC衰老破坏的产物
来源
Hb
特点
粗糙,金色的颗粒状
表现
血中胆红素↑——皮肤黏膜黄染
病理性钙化
概念
定义
除骨和牙齿之外的组织中有固态钙盐沉积
意义
许多疾病常见的伴随病变
组成
磷酸钙,碳酸钙,少量铁、镁或其他矿物质
类型
营养不良性钙化
定义
钙盐沉积于坏死或即将坏死的组织或异物中
特点
体内钙磷代谢正常
分布
结核病、血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心脏瓣膜病变,瘢痕组织
机制
局部碱性磷酸酶AKP增多
转移性钙化
定义
全身钙磷代谢失调导致的正常组织内钙盐沉积
原因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VD摄入过多、肾衰,某些骨肿瘤
分布
血管及肾、肺和胃的间质组织
病理变化
表现
镜下蓝色颗粒状至片块状
肉眼呈细小颗粒或团块
沙砾或硬石样触摸感
影响
大片病病理性钙化——组织和器官变形、硬化和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