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公基——法理学
中公课堂,公基——法理学思维导图,包括法的概述、法律关系、法律事实、法的运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这是一个关于民法概述的思维导图,包括:民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民法基本原则、民事法律的使用原则、民事主体。
关于宪法的思维导图,主要包含宪法的概念、特征、基本原则、结构、历史、国家制度几方面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第一章 法理学
法的概述
概念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正式的行为规范,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经济基础)
1. 道德有强制力,但无国家强制力 2. 道德和法的区别: 是否有国家强制性
法 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宪法维护人民的利益
本质
国家性,阶级性,物质制约性
特征
规范性(规范人的行为),普遍性,国家强制力,可诉性
法的效力
法的对象效力
空间效力
时间效力 法的溯及力:我国主要采用 从旧兼从轻原则(从旧兼有利原则)
从旧原则,从新原则,从轻原则,从新兼从轻原则,从旧兼从轻原则(从旧兼有利原则)
法的渊源
1. 宪法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之后的全国人大只能修改
2. 法律
全国人大
基本法律(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法律)
全国人大常委会
非基本法律
3. 行政法规
国务院制定
4. 地方性法规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 和常务委员会
5. 自治法规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民族自治地方包括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不包括民族乡
6. 规章
部门规章
国务院各部委和有权直属机构
地方政府规章
省一级和设区的市一级人民政府
二、法律关系
法律事实引起法律关系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主体
自然人(公民,机构和组织(法人),国家
内容
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由此判断是否具有法律关系
男女朋友没有法律关系
客体
权利和义务所指的对象,包括物,行为,人身利益和精神财富
法律事实
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失的客观情况和现象
分类
是否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法律事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车祸引起的死亡,自然灾害,自然死亡,人的出生
法律行为(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结婚,离婚,自杀,订合同
三、 法的运行
立法
特定的国家机关
国家立法权 指立法机关以国家名义制定法律的权力,体现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整体利益
立法程序
提出法案,审议法案,表决和通过,公布法律
我国现行“既统一又分层次”的立法体制
司法
应用法律处理案件
司法原则
司法公正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司法机关
人民法院
审判机关
人民检察院
检察机关
执法
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特点
1. 以国家名义,具有权威性 2. 国家行政机关及公职人员
3. 具有国家强制性 4. 主动性和单方面性
不是所有的的执法都是积极主动的(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全面依法治国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基础性,保障性作用
习近平法治思想
十一个坚持
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