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刑法17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 人民民主专政 的政权和推翻 社会主义制度 的行为。
马工程教材民法学第一章民法总论第二节民事法律关系,自己看书做的
罗翔老师的书《罗翔讲刑法》第一章刑法的基础知识思维导图,结合了自己的想法
民法概述(第一节),民法是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间及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第17章危害国家安全罪
概述
概念与构成特征
概念:故意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特征
客体:国家安全
客观方面: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主体: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年龄者可构成
主观方面:故意(多数为直接)
种类
危害国家,颠覆政权的犯罪
叛变,叛逃的犯罪
间谍,资敌的犯罪
背叛国家罪
概念:勾结外国或者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
客体: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客观方面:勾结外国或者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
主体: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中国公民
主观方面:故意
认定
本罪的犯罪停止形态问题
本罪的罪数问题
处罚
102,113,56
分裂国家罪
概念: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客体:国家的统一
客观方面: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主体:一般主体,即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
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本罪与背叛国家罪的界限
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不同
103.1 106 113 56
武装叛乱,暴乱罪
概念:组织,策划,实施武装叛乱或者武装暴乱的行为
客体: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
客观方面:组织,策划,实施武装叛乱或者武装暴乱的行为
主体:一般主体,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104 106 113 56
叛逃罪
概念:国家机构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在境外叛逃,或者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叛逃境外或在境外叛逃的行为
客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安全
客观方面
国家机构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
必须发生在履行公务期间
必须擅离岗位
必须有叛逃境外或者境外叛逃的行为
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叛逃境外或者境外叛逃
主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
本罪与非罪的界限:行为犯
主体,客观方面的行为表现,发生的时期不同
本罪与投敌叛变罪的界限
本罪与军人叛逃罪的界限
109 113.2 56
间谍罪
概念:参加间谍组织,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攻击目标,维护国家安全的行为
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
主体:已满16周岁 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110 56 113 《反间谍法》27.2 28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概念: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的行为
客观方面: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