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血液
主要学习血液组成各成份以及生理性止血的机制
编辑于2022-03-01 12:57:39血液
血液生理概述
血液的组成
血浆
水和溶解于其中各种小分子物质
大分子蛋白质——血浆蛋白
白蛋白
正常成年人含量约40~48g/L
主要产生于肝脏
球蛋白
正常成年人含量约15~30g/L
大部分球蛋白由肝脏产生
除r-球蛋白产生于浆细胞
纤维蛋白原
又称“第一因子”、“纤维素原”
主要参与血液凝固
血细胞
红细胞RBC
白细胞WBC
血小板PLT
血液的理化特性
比重
血液比重主要取决于红细胞
红细胞比重与Hb含量成正比
血浆比重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
常利用红细胞和血浆比重的差异进行测定和分离
黏度
取决于RBC比容和血浆蛋白含量
渗透压
血浆总渗透压约300mOsm/(kg ·H2O)
细胞内外水平衡
取决于:细胞外液的晶体渗透压
原因:晶体物质不易透过细胞膜
Cap内外水平衡
取决于:血浆胶体渗透压
原因:血浆蛋白不易透过Cap壁
等渗溶液和等张溶液
等渗
约0.9%NaCl溶液、1.9%尿素溶液
等张
由不能透过细胞膜的溶质组成的等渗溶液
故RBC可悬浮于其中仍保持正常形态和大小
故1.9%尿素溶液非等张溶液
pH
7.35~7.45
主要依赖于缓冲对和肺、肾的功能调节
免疫学特性
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血细胞生理
造血干细胞
髓系
淋巴系
红细胞生理
数量和形态
数量
红细胞
成年男性4.0~5.5✖️10*12
成年女性3.5~4.0✖️10*12
Hb
成年男性120~160g/L
成年女性110~150g/L
形态
成熟红细胞无核、无线粒体,呈双凹圆盘状
维持正常形状需要消耗能量
能量来源于糖酵解
生理特征与功能
生理特征
可塑变形性
使其易通过口径比他小的Cap和血窦孔隙
悬浮稳定性
尽管红细胞比重>血浆比重,但RBC下沉仍然缓慢
原因:因其特殊的形态,使得摩擦力增加
ESR(红细胞沉降率)
成年男性0~15mm/h
成年女性0~20mm/h
影响因素:血浆成分
加速:纤维蛋白原、球蛋白、胆固醇
引申出:使三项中任一增多,都会使ESR⬆️
减速:白蛋白、卵磷脂
渗透脆性
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能力
功能
运输O2、CO2
缓冲血液中酸碱物质
清除免疫复合物
RBC生成的调节
所需物质
基本原料
蛋白质、铁
辅助因子
叶酸、vitB12
DNA的合成需要四氢叶酸参与 叶酸转化为四氢叶酸需要vit B12的的参与 vit B12的吸收需要内因子的参与
DNA合成障碍,会导致核浆发育不平衡 “巨幼贫”
调节因子
促进
EPO
由肾脏产生
当肾O2供应不足时(贫血、缺氧、肾血流量减少)或肾外组织缺氧时,均可促进EPO的合成和分泌
雄激素
间接通过EPO促进RBC生成
直接刺激骨髓生成RBC以及Hb的合成
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
通过影响组织对氧的需求
抑制
雌激素
RBC的破坏
平均寿命120天
衰老RBC的破坏
90%血管外破坏
由于滞留于脾、骨髓中,被巨噬细胞吞噬
Hb被巨噬细胞消化生成aa、铁、胆红素(原型是血红素) 铁和氨基酸重新利用,胆红素随肝进入胆汁,再排出体外
10%血管内破坏
在血管中受机械冲击而破坏
一般管内破坏的血红蛋白与“触珠蛋白”结合,经肝脏处理 若超过触珠蛋白的结合能力,未结合的Hb将经由肾脏代谢,即出现“血红蛋白尿”
白细胞生理 (4~10)✖️10*9
中性粒细胞N
50%~70%
淋巴细胞L
20%~40%
单核巨噬细胞M
3%~8%
血液内为单核细胞
迁移到组织中发育成
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最强的APC
嗜酸性粒细胞E
0.5%~5%
嗜碱性粒细胞B
0%~1%
内含嗜碱性颗粒、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A
抗凝、参与变态反应、局限嗜酸性粒细胞作用
血小板生理
数量和功能
PLT膜上有多种糖蛋白GP
GP 1b/9/5多通过血浆中的vWF与损伤的血管内皮下的胶原纤维结合
含量最丰富的GP2b/3a与纤维蛋白原和vWF结合
生理特性 (发挥生理性止血的功能基础)
黏附
PLT与非PLT表面的黏着
GP 1b/9/5多通过血浆中的vWF与损伤的血管内皮下的胶原纤维结合
释放
致密体
ADP、ATP、5-HT、钙离子
a-颗粒
PF4(血小板因子4)、vWF、纤维蛋白原(F1)、F5、PD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故凝血因子1和5由PLT释放
临时合成并释放
血栓烷A2(TXA2)
若内皮受损,PGI2生成减少,则有利于PLT的聚集
聚集
PLT之间相互粘着
GP2b/3a在Ca2+的作用下活化,与纤维蛋白原F1结合,从而与相邻的PLT聚集
收缩
与PLT中的收缩蛋白有关
PLT表面的GP2b/3a结合于纤维蛋白索上
当PLT数量减少或GP缺乏,都会导致血块回缩不良
吸附
易吸附血浆中的多种凝血因子, 有利于血液凝固和生理止血
为F1、5、11、13等提供附着的膜磷脂表面
生成和调节
TPO
主要由肝脏产生,肾脏产生少量
以恒定速率产出,不受PLT数目影响
其促血小板生成作用通过其受体Mpl(为原癌基因c-mpl的表达产物)实现
破坏
寿命7~14天,只有最初两天具有生理功能
衰老的PLT在脾、肝、肺组织中被吞噬破坏
血型和输血原则
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血型
RBC膜上特异性Ag的类型
凝集原:Ag
凝集素:能与凝集原发生特异性反应的Ab
本质为r-球蛋白,存在于血浆中
有2~10个Ag结合位点,可与Ag聚集成簇
红细胞血型
ABO血型系统
血型抗体
天然抗体
本质为IgM
故其分子量大,不易通过胎盘
免疫性抗体
本质为IgG
分子量小,易通过胎盘
故当母子血型不同时 如母:A型;子:B型 则母亲的抗B抗体会通过胎盘与孩子的B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造成溶血
Rh血型系统
5种Ag的Ag性强弱依次为
D、E、C、c、e
D的抗原性最强,临床意义最重要
临床上将含有D抗原者,成为Rh阳性
抗体
Rh没有天然抗体
仅存在免疫性抗体
其本质为IgM
当Rh阴性的母亲怀有Rh阳性的孩子时,妊娠后期胎儿红细胞和D抗原会进入母体,使母体缓慢产生抗D抗体,当第二胎仍为Rh阳性时,易发生新生儿溶血
血量和输血原则
血量
相当于体重的7%~8%
失血量
5%~10%
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20%
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30%
危及生命
输血原则:交叉配血实验
主侧
供血者RBC(Ag)
受血者血清(Ab)
次侧
供血者血清
受血者RBC
生理性止血
基本过程
一期止血
血管收缩
损失刺激反射
管壁肌源性收缩
PLT释放缩血管物质5-HT、TXA2等
意义:使血流减慢
PLT止血栓形成
粘附、释放、聚集
二期止血(加固止血栓)
血液凝固
凝血途径
内源性
凝血因子全部来自血液,通常因血液与带负电荷的异物表面(玻璃、胶原、白陶土等)接触而启动
外源性
存在于血液外的组织因子,因血管损伤而暴露于血液中启动的凝血途径
凝血途径中起关键性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身体内凝血总是从外源性开始 得到纤维蛋白后,外源性会关闭(原因生成F10a时,10a与组织因子通道抑制因子TFPI相互作用),得到少量凝血酶后,F2会绕过F12激活内源性途径,同时组织因子-F7a复合物也可激活F9
故F11缺乏(血友病C)相对于F8(血友病A)和F9(血友病B)缺乏症状要轻微
TT
在血浆中加入标准的凝血酶(F2a)后,血液凝固的时间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能使TT延长,故TT也可作为纤溶系统的筛选试验
PT
在血浆中加入过量的钙离子F4和组织凝血活酶(含F3和磷脂)血液凝固所需要的时间
因血浆中不存在PLT,故不能提供磷脂表面,也不能形成凝血酶原酶复合物
故为外源途径检测方式
APTT
在乏PLT血浆中加入活化接触因子激活剂(F12),F4,部分凝血活酶(磷脂)
内源途径检测方式
CT
离体静脉血与玻璃试管接触
故检测内源性途径
血液凝固的负性调控
血管内皮的抗凝作用
纤维蛋白的吸附、血流的稀释和单核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生理性抗凝物质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抑制激活的vit K依赖性凝血因子(F7a除外)
抗凝血酶最重要
且与肝素结合后,抗凝血作用可增强2000倍
肝素辅因子2次之
蛋白C系统
可灭活8a、5a
分别为F10和凝血酶原激活的限速因子
有助于避免凝血过程中向周围正常血管部位扩展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与F10a结合后,再结合F7a-组织因子复合物从而抑制其活性
肝素也可促进TFPI的释放
肝素
结合凝血酶
促进TFPI的释放
在体内强于体外
纤维蛋白的溶解
白/球比约1.5~2.5 <1时,提示1.肝功能不全 2.MM病(浆细胞恶性增生)
肝功能不全
一方面肝细胞减少
白蛋白减少
另一方面Ag刺激
B淋巴细胞产生浆细胞增多
MM病
浆细胞的恶性增生
贫血:外周血RBC数量、Hb浓度低于正常 妊娠后期:血浆量增多会导致外周血RBC数量和Hb浓度相对减少
口诀:曾家的(增加)单纯(胆固醇)少女求(球蛋白)仙缘(纤维蛋白原)问红尘(E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