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CPA注会
本导图整理了CPA注会的相关知识内容,包含存货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对比等方面,收藏下图了解吧!
编辑于2022-03-13 16:21:36cpa 注会 中级 金融工具,金融资产的类型: 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3.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4.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注会 长投 中级 CPA长期股权投资,如确认指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①实施控制(又称控股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对子公司投资)、②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以及③对其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
CPA 第18章 政府补助的思维导图,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其主要形式包括政府对企业的无偿拨款、税收返还 、财政贴息,以及无偿给予非货币性资产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cpa 注会 中级 金融工具,金融资产的类型: 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3.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4.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注会 长投 中级 CPA长期股权投资,如确认指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①实施控制(又称控股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对子公司投资)、②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以及③对其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
CPA 第18章 政府补助的思维导图,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其主要形式包括政府对企业的无偿拨款、税收返还 、财政贴息,以及无偿给予非货币性资产等。
第三章、存货
确认
目的:出售
①现在卖:产成品、商品 ②将来卖:原材料、半成品、周转材料
确认条件
①很肯能流入企业 ②金额能可靠计量
范围
注意存货范围: ①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委托方存货 ②房地产开发企业买地+建房的钱计入开发成本,完工转开发产品,售出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 ③代制品、代修品的加工费、人工费辅助材料∈存货 ④受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款后计入受托方存货(通常为0)
初始计量
①外购:价+税+费 价:扣除商业折扣 税:不可以抵扣的增值税+其他税费 费:入库前的合理(自然灾害不属于合理)支出(含采购过程中的、未达到下一环节的仓储费<酒>) ②加工取得:采购成本(价、税、费)+加工成本+其他成本 ③投资者投入 ④盘盈存货(非正常原因导致的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应当予以转出。自然灾害造成外购存货的毁损,其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不需要转出。) ⑤提供劳务取得
①外购 借:原材料等 进项(可抵扣) 贷:银行存款等 ③投资者投入 借:原材料 进项(可抵扣) 贷: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注意:存货数量不受损耗影响,不论损耗是否合理,均以实际数计算
后续计量
存货发出的计量: ①先进先出(可随时结转/工作量大、繁琐、物价⬆,高估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低估) ②移动加权平均(管理层及时了解存货成本的结存情况,比较客观。/计算工作量较大,收发货较频繁企业不适用。) ③月末一次加权平均(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不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与控制) ④个别计价(成本计算准确、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完全一致/但在存货收发频繁情况下,其发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较大。个别计价法适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买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①对外销售商品的会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 ②对外销售材料的会计处理 借:其他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原材料 ③包装物的会计处理 1.生产领用的包装物 借:制造费用等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2.出借包装物及随同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借:销售费用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3.出租包装物及随同产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期末计量
计提
掌握存货跌价准备的计量(计量原则、计量方法) ①是否提存货跌价准备,依据成本是否大于可变现净值 ②存货跌价准备的计量依据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方法 ③可变现净值计算需考虑持有目的 (1.直接出售:自身估计售价-自身销售税费; 2.加工出售:产品估计售价-产品销售税费-加工费用) ④不论持有目的是何,有合同的按合同价,没有的按一般市场售价,部分合同的按组合
1.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确凿证据为基础 (1)存货成本的确凿证据 外来原始凭证、生产成本账簿记录 (2)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 市场销售价格、销货方提供的有关资料和生产成本资料等。 2.持有存货的目的 (1)持有以备出售的存货,如商品、产成品,其中又分为有合同约定的存货和没有合同约定的存货; (2)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存货,如材料等。 3.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存货售价发生波动的,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对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则在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时应当予以考虑,否则,不应予以考虑。  (多个原材料制成一个产成品的情况)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转回
企业的存货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转回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①存货跌价准备转回的条件是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而不是在当期造成存货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其他影响因素。 ②转回的金额以将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冲减至零为限。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结转
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存货减少了,准备也减少,记借方)
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或原材料)
清查盘点
盘盈
①批准前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等(重置成本)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②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盘亏
①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不可抵扣部分)
1.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货毁损,应先扣除处置收入(如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注意,此种情况原已抵扣进项无需转出 2.因非正常原因导致的存货盘亏或毁损,按规定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应当予以转出。 
(人为)计量收发差错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存货短缺
借:管理费用 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非人为)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货毁损
借:营业外支出 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浮动主题
浮动主题
第六章、投资性房地产
确认
目的
赚取租金/资本增值/两者兼有
范围
①出租的地(计划出租,尚未出租,不属于,一定以合同签订为准) ②出租的房(Ⅰ.拥有产权,经营租赁;Ⅱ.不论是否建成,只要董事会等类似机构作出决议,且长期不改变用途,不论是否签订协议,均属于) ③炒地皮(持有并增值转让)注意:持有增值转让的房不是
确认条件
①很肯能流入企业 ②金额能可靠计量
账务处理
注意①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下的投资性房地产,后续公允价值变动只跟前一次公允价值比较 ②公允价值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余额=账面价值(因为不提折旧/不摊销/不提减值准备
减值准备不得转回
后续计量模式变更
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公允价值模式→成本模式
成本模式→公允价值模式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转换日的公允价值)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贷:投资性房地产 ③盈余公积(倒挤,可借可贷) ②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倒挤,可借可贷) ①递延所得税资产(可借可贷)(账面-公允)差额*25%
会计政策变更(区别于固资、无形) 需对期初留存收益进行调整
转换
非转投,区分借贷差(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影响利润> 贷:其他综合收益)为避免虚增利润,故贷方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处置
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处置不同→资产处置损益 投资性房地产→其他业务成本
第五章、无形资产
确认
商誉不属于无形资产,不可辨认
定义
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土地使用权
房地产开发企业→存货
注意自用情况下,土地在完工前的摊销计入在建工程,即完工前摊销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地上建筑物与土地使用权分别核算,不能区分全部作为固定资产
赚取租金/资本增值→投资性房地产
确认条件
①很肯能流入企业 ②金额能可靠计量
初始计量
①外购:价+税+费
正常购入
借: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
具有融资性质
处理同固资 ①计算购买价款的现值 借:无形资产(购买价款现值) 未确认融资费用(未付的利息) 贷:长期应付款(未付的本息和) ②确定信用期间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额 借:无形资产(资本化)/财务费用(费用化)等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本次利息) 借:长期应付款(本次支付本息和) 贷:银行存款 ③计算下期未还本金(此为下一年摊销利息费用的基数) 未还的本金=本期本金余额-(本期支付本息和-本期未确认融资费用<利息>
②投资者投入的
入账价值=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 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③内部研究开发
研究阶段→研发支出 (费用化支出)
①发生支出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 ②结转(每期期末结转) 借:管理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特别提示】 资产负债表日无余额(“研发费用”)
已经费用化的,不允许追溯调整 (谨慎性原则)
开发阶段 (区分是否满足资本化条件)
不满足
费用化处理
满足
①发生支出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贷: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 ②结转(达到预定用途时结转)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特别提示】 资产负债表日可以有余额,填列在“开发支出”项目内
后续计量
累计摊销
企业至少应于每年年度终了,对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会计估计变更)
即未来适用法,已经发生的不做转回
寿命有限
总原则:摊或不摊,当月,摊销一般应计入当期损益 借:管理费用→自用无形资产摊销 其他业务成本→出租无形资产摊销 制造费用→用于产品生产等的无形资产摊销 生产成本等→专门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或其他资产的无形资产摊销 贷:累计摊销
发生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可收回金额=公允价值-处置费用与现值中的较高者
寿命不确定
不摊销
每期期末进行减值测试,计提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处置
出售 (转让所有权)(影响营业利润)
借:银行存款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累计摊销 资产处置损益(借差) 贷: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如果涉及) 资产处置损益(贷差)
出租 (转让使用权)(影响营业利润)
①应当按照有关收入确认原则确认所取得的转让使用权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如果涉及:增值税税率6%) ②将发生的与该转让使用权有关的相关费用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累计摊销 银行存款
报废
借: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贷:无形资产
持有待售
按照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处置组的相关章内容进行会计处理;(详见第15章内容)
不摊销,按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孰低进行计量。
第四章、固定资产
确认
定义
①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指经营租赁)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持有目的) ②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持有时间)
确认 条件
①很肯能流入企业 ②金额能可靠计量
范围
①环保安全设备属于固资; ②三类企业符合条件的属于固资; ③固资各组成部分,各自具有不同的使用寿命/以不同的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
成本
注意:区分完工前后 专业人员服务费√ 专业人员培训费x 专门借款的汇兑差额√ 建设期间的工程物资盘亏盘盈√ 负荷联合试车费√
初始计量
①外购:价+税+费 (注意具有融资性质的购买固定资产处理方法)
不需要安装的
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
需要安装的
①购入 借:在建工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 ②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具有融资性质
注意:外购具有融资性质的固资,入账成本为购买价款现值 ①计算购买价款的现值 借:在建工程/固定资产(购买价款现值) 未确认融资费用(未付的利息) 贷:长期应付款(未付的本息和) ②确定信用期间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额 借:在建工程(资本化)/财务费用(费用化)等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本次利息) 借:长期应付款(本次支付本息和) 贷:银行存款 ③计算下期未还本金(此为下一年摊销利息费用的基数) 未还的本金=本期本金余额-(本期支付本息和-本期未确认融资费用<利息>
长期应付款列报数=未付的本金-下一年即将付的本金(由于下一年就付,列入流动负债) =长期应付款余额(本息和)-未确认融资余额(利息)-下一年将付的本金
②自行建造固定资产 (企业为建造固定资产通过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而支付的土地出让金不计入在建工程成本,应确认为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注意:所建造的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结算的,应当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按暂估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并按有关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待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追溯调整),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会计估计变更:未来适用法)
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 (自己买料、自己盖房)
1.购入工程物资 借:工程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2.领用工程物资/原材料/产品 借:在建工程 贷:工程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 3.工程应负担的职工薪酬 借:在建工程 贷:应付职工薪酬 4.辅助生产部门的劳务 借:在建工程 贷:生产成本 5.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 借:在建工程 贷:长期借款——应计利息(一次还本付息)/应付利息(一次还本,分期付息) 6.建设期间的工程物资盘亏盘盈 借:在建工程(净损失) or 借:工程物资 贷:工程物资 贷:在建工程(净收益) 7.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 (与建造承包商签订建造合同)
入账价值=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安装设备支出+分摊的待摊支出
 注意:试车期间取得的收入,冲减工程成本。 借:银行存款等 贷:在建工程
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的成本
入账价值=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 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
1.提取 借:生产成本、制造成本(或当期损益) 贷:专项储备 2.支出 ①费用化支出 借:专项储备 贷:银行存款 ②资本化支出 (1)建造过程中 借:在建工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同时: 借:专项储备 贷:累计折旧(按照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一次性计提 )
存在弃置费用
①计入成本金额=弃置费用的现值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预计负债(弃置费用的现值) ②在使用寿命内,按照预计负债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确定的利息费用 借:财务费用算 贷:预计负债(现值*实际利率) ③最终拆除时 借:预计负债(最终支付金额,即现值+利息) 贷:银行存款
由于①技术进步、②法律要求、③市场环境变化等原因,特定固定资产的履行弃置义务可能发生①支出金额、②预计弃置时点、③折现率等变动,从而引起的预计负债变动,应按照以下原则调整该固定资产的成本:(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6号) ①对于预计负债的减少,以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限扣减固定资产成本。如果预计负债的减少额超过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超出部分确认为当期损益。 ②对于预计负债的增加,增加该固定资产的成本。 按照上述原则调整的固定资产,在资产剩余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一旦该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结束,预计负债的所有后续变动应在发生时确认为损益。
后续计量
累计折旧
影响因素
①固定资产原价 ②固定资产使用寿命 ③预计净残值 ④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折旧范围
停止计提折旧
①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②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 ③更新改造过程中的固定资产(改扩建) ④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⑤终止确认或者划分为持有待售资产
照提折旧
大修理期间
折旧方法
企业在选择折旧方法时,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消耗方式做出决定。由于收入可能受到投入、生产过程、销售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与固定资产有关经济利益的预期消耗方式无关,因此,不应以包括使用固定资产在内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收入为基础进行折旧。 ①年限平均法(直接法) 年折旧额=(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原值×(1-预计净残值/原价)÷预计使用年限 =原值×年折旧率 ②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额=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原值-折旧)×2÷预计使用寿命(年) 最后两年改为年限平均法,在此之前不考虑预计净残值的影响 ③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额=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原值-预计净残值)×尚可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 ④工作量法
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下月提 借:制造费用(生产车间计提折旧) 管理费用(企业管理部门、未使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销售费用(企业专设销售部门计提折旧) 其他业务成本(企业出租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研发支出(企业研发无形资产使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中使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专项储备(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形成的固定资产) 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薪酬) 贷:累计折旧
企业至少应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会计估计变更)
即未来适用法,已经发生的不做转回
后续支出
资本化 (改良、改扩建、更新改造)
①固定资产转入改扩建 借:在建工程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②发生改扩建工程支出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工程物资等 ③终止确认老固资(损益计入“在建工程”) 借:营业外支出 贷:在建工程 ④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入账价值=账面价值-被替换部分账面价值+新增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⑤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借: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
费用化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等
处置 (除了盘亏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其余都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
固定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予以终止确认: 1.该固定资产处于处置状态 固定资产处置包括固定资产的出售、转让、报废或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 2.该固定资产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结合第一章)
非持有待售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2.发生的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3.出售收入、残料等的处理 借:银行存款/原材料等 贷: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保险赔偿的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等 贷:固定资产清理
5.清理净损益的处理 总原则:依据固定资产处置方式的不同
①自然灾害、正常报废(非人为)→营业外收支 净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②出售、转让(人为)→资产处置损益 净损失: 借:资产处置损益 贷:固定资产清理 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资产处置损益 注:筹建期间的,冲减“管理费用”。
持有待售
按照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处置组的相关章内容进行会计处理;(详见第15章内容)
清查
盘盈→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①发现 借:固定资产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②批准后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作为前期差错更正处理
盘亏→营业外收支
①发现该设备丢失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②报经批准后 借:其他应收款 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中心主题
主题
主题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