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商朝大事年线
商朝,约前1600年—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前后相传17世30王,延续550余年。著名的商王有商汤、盘庚、武丁和商纣。著名的甲骨文发现于商朝中后期的都城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
孔庙崇圣祠主祀孔子五代先祖,配享颜曾思孟四配之父和孔子之兄孟皮,从祀周辅成、程珦、蔡元定、张迪、朱松五位先儒。
孔庙大成殿主祀至圣先师孔子,配享颜曾思孟,配祀闵子骞等12哲,共计17位圣贤。
此科三月殿试,中进士者皆为南方士子。明太祖将试官治罪,亲自阅卷,取中六十一人,皆为北方人,并于六月廷试,取韩克忠为状元。故此科共发两榜,世称“春夏榜”或“南北榜”。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商朝大事年线
前1600年
鸣条之战
汤作《汤誓》,与夏桀战于鸣条之野,夏桀败绩。
汤灭夏,还亳(在今河南商丘),作《汤诰》,商朝建立。
前1659-前1581年
传说商朝建立后,连年大旱。汤曰: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朕躬有罪,无及万方。天乃大雨。
前1580-前1561年
河南郑州及偃师均发现商朝早期都城,城内有多座大型夯土台基宫殿遗址。
前1560-前1541年
伊尹辅佐商汤,作《大濩》乐,社会大治。
汤崩,太子太丁早卒,立弟外丙。外丙在位三年,卒。
外丙卒,立弟仲壬。仲壬在位四年,卒。
伊尹立太丁之子太甲。
前1540-前1521年
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言政教应遵汤之法度。
太甲立三年,不尊汤法。伊尹放太甲,摄政。又三年,太甲悔过,伊尹迎之归。
太甲修德,诸侯皆归,百姓安宁,伊尹作《太甲训》嘉之。
前1520-前1501年
太甲卒,子沃丁立。
沃丁年间,伊尹卒。
前1500-前1481年
期间太庚(沃丁之弟)、小甲(太庚之子)、雍已(小甲之弟)、太戊(雍已之弟)先后在位。
雍已之时,商朝国力渐衰,诸侯或不至。
前1480-前1461年
太戊修德,任伊陟(伊尹之子)、巫咸为相,商朝国力复兴
太戊卒,子仲丁立。仲丁自亳迁都于嚣(在今河南郑州),征伐蓝夷。
蓝夷是起源于山东半岛的东夷族的一支,以种植蓝靛染蓝衣料习惯穿蓝衣而得名。
前1460-前1441年
期间外壬(仲丁之弟)、河亶甲(外壬之弟)、祖乙(河亶甲之子)先后在位。
河亶甲自嚣迁都于相(在今河南安阳),征伐蓝夷、班方,商复衰。
祖乙任贤(巫咸之子)为相,迁都于邢(在今河北邢台),商朝复兴。
前1440-前1401年
在河南郑州小双桥遗址发现商代大规模宫殿地基,年代约前1450-前1410年
在河南安阳花园庄发现商代前期大型遗址,年代约始于前1410年
河北邢台也发现有商代前期遗址和青铜礼器。
前1400-前1341年
期间祖辛(祖乙之子)、沃甲(祖辛之弟)、祖丁(祖辛之子)、南庚(沃甲之子)、阳甲(祖丁之子)先后在位。
自仲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争相代立,王室混乱,诸侯不朝。史称“九世之乱”。
前1340-前1321年
阳甲卒,弟盘庚立。盘庚名旬,继位时居奄。
前1300年
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
商民不欲迁徙,盘庚告谕臣民,《尚书》中有“盘庚”三篇传世。
今殷墟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证实商朝盘庚之时已经有成熟的文字系统。
盘庚行商汤之政,国力复兴,诸侯来朝,此后商朝再未迁都。故商朝又称“殷商”。
前1299-前1251年
盘庚之后,弟小辛、弟小乙先后在位。
小乙之时,世子武丁居于河,久劳于外,体察民情,知稼穑之艰难。
前1250-前1192年
武丁盛世
武丁在位时期,勤于政事,任用傅说及甘盘、祖己等贤能之人辅政,励精图治,使商朝国力得到空前发展,史称“武丁盛世”。
武丁之妻妇好(约前1278-前1245年)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女政治家、军事家。
前1192年,武丁去世,庙号高宗,子祖庚继位。
前1191-前1148年
期间祖庚(武丁之子)、祖甲(祖庚之弟)、廪辛(祖甲之子)、康丁(廪辛之弟)先后在位。
祖甲二十四年(约前1166年),重定《汤刑》。汤刑是商朝法律的总称。
后母戊鼎约铸造于此时,因其鼎腹内铭文“后母戊”而得名。“母戊”是武丁之后妇妌的庙号,该鼎应为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前1147-前1113年
武乙(康丁之子)统治时期
期间,古公亶父率周部落崛起,长子泰伯、次子虞仲移居南方荆蛮之地,以让季历(周文王之父)
武乙时,周季历来朝。
前1113年,武乙在黄河渭水之间游猎时被雷击而死,子文丁立。
前1112-前1102年
文丁(武乙之子)统治时期
文丁时,洹水一日三绝。周季历伐戎连胜,来朝献捷,文丁囚禁季历。
季历困而死,子姬昌立,是为西伯(周文王)。西伯敬老慈少、礼贤下士,姜尚等贤者多归。
前1101-前1076年
帝乙(文丁之子)统治时期
帝乙时,东夷日益强大,至帝辛(纣)两代相继以举国之力劳师远征。
国势没落,帝乙迁都于沬(即朝歌,今河南鹤壁淇县)
前1075年
帝辛(帝乙之子)元年
帝辛即商纣王
帝辛材力过人,但宠幸妲己,荒淫无道、拒谏饰非,诸侯叛之。
西伯昌修德行善,诸侯归附。
前1060年
文王羐里之囚
商纣王囚西伯昌于羐里。相传西伯羐里演易,成六十四卦。
约前1056年
西伯昌卒,子姬发继位,是为周武王。
武王继承父志,重用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等人治理国家,周国日益强盛。
前1046年
武王伐纣,决战于牧野,一夜之间灭商,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朝歌。
纣王自焚而死,商灭。